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物理治疗对肺部感染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颅脑重症患者伴有意识障碍合并肺部感染总共564例,符合条件入组92例,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回顾性对给予肺部物理治疗后,在ICU住院天数、呼吸机辅助呼吸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给予肺部物理治疗组在ICU住院天数、呼吸机辅助呼吸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颅脑重症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在既往无糖尿病、肺部疾患的患者中,除了给予抗感染治疗,给予肺部物理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在ICU的住院天数,加强肺部物理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更易更早脱机,同时抗生素的使用天数也会缩短。在颅脑重症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肺部物理治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外伤发生率逐渐增多,颅脑外伤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约占全身各处损伤的四分之一。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事故和工业损伤.此外还有民间斗殴、战事训练、高处坠落等。中度和重度颅脑损伤都应住院救治,而较轻的损伤则可回家治疗观察。也不排除病情较重,而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入院治疗的患者。因此,不论在家治疗或住院抢救,家属、亲友如何做好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标:采用贫血严重程度划分标准,对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患者贫血情况作出分析,可以对贫血患者及早的进行治疗干预,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病人资料分析.结果:102例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中没有以贫血为指征收住的病例;贫血在并存疾病谱中占83.33%,位列第一位,是并存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中度及以上贫血占比为50.98%.结论: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并存慢性贫血较多;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以中度贫血为主,极易因病情变化成为重度贫血;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贫血症状常不典型,病情较隐匿,容易漏诊、漏治.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我院7年间收治的重症腹部闭合伤352例,就其急救、治疗及死亡因素进行分析。重症腹部闭合伤病人以男性为主,平均年令34岁,交通事故致伤占50.2%,多发伤69%,创伤性或失血性休克83.8%,本组死亡88例,死亡率25%。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围手术期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及时果断地剖腹探查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肖贵宝  王峰 《西藏科技》2022,(3):59-61+80
目的 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腹腔镜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并行手术治疗的儿童腹股沟斜疝患者272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272例患儿中3例术中转为开腹手术,余269例全程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长10min~90min,平均(32.4±12.1)min。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61例,住院天数3d~28d,平均(8.2±3.3)d。术后随访6~41月,2例复发,未出现副损伤、切口感染等病例。结论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腹股沟斜疝男性发病率明显多于女性,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技术成熟,疗效可靠,创伤小,复发少,是医治儿童腹股沟斜疝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当今危重病的代表,具有病死率高(10%~20%)、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其主要危害性在于病死率高及青壮年多发。纵观其病变过程,存在两次病死高峰:早期的多脏器功能衰竭与后期的胰腺坏死继发感染。这两次高峰占总病死人数的95%左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7项课题基金的资助下,历时二十年,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难点,运用转化医学理念,以降低病死率为目标导向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原创性地设计了一系列新技术,并提出富有创建性的理论。项目主要完成人有周蒙滔、张启瑜、陈必成、郑明华、洪万东、孙洪伟、徐丹、王维明、金约朋、施红旗、余正平、宋其同、李德泉、孙学成、贾国葆。项目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 P)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笔者在华西医院进修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9例SAP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32例,12例出现并发症,出现并发症患者中6例死亡。手术治疗7例,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并发症患者中3患者例死亡;结论医院相关各科室合作、个体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治疗SAP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可降低SAP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ICU住院患者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月ICU收治的50例无意识障碍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但关于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标准及评价标准的制定问题亦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目目的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辅助用药使用情况,为加强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此院HIS系统根据每月药品用量动态监测的结果,应医院要求抽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对于进入使用金额前30位的第一位辅助用药根据临床科室使用量进行排序,排名前3位的科室每月抽取10份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点评。结果此院2017年9月、10月、11月份居于第一位的辅助用药是人血白蛋白(25ml:5g/瓶);排名前三位的科室分别是:消化内科(药品用量为932瓶,为总用药量的18.3%);重症监护室(药品用量为838瓶,为总用药量的16.5%):肝胆外科(药品用量为680瓶,为总用药量的13.4%)。结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用量大,且其适应证与指南相符率低,需加强人血白蛋白的合理、规范使用,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部闭合性损伤致心肌挫伤患者的护理模式,减少损伤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心肌挫伤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1年5月收住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确诊为心肌挫伤的65例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65例心肌挫伤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和合理、高效及综合的护理措施,63例(96.9%)患者临床治愈,2例(3.1%)死亡,其中1例(1.5%)患者死于心包填塞,另外1例(1.5%)患者死于室性心律失常。结论早期诊断、积极的抢救措施以及合理、高效和综合的护理模式是改善心肌挫伤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高冰洋  王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I0005-I0006
伤口久治难愈是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也给外伤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一份资料显示,我国外科住院患者中,因难愈性的皮肤慢性损伤或溃疡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约占1.5%,其中糖尿病溃疡占36%,且比十年前增加了6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住院血小板减少的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为综合防治HAP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明确诊断为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03例,根据血小板数量分为血小板正常和血小板减少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血糖、血脂、AST、ALT、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情况,观察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及血小板压积的变化特点。结果在103例住院患者中33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占32.04%,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分布宽度较正常组增高(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较正常组增大(P=0.01),大型血小板比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平均血小板压积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住院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约占1/3,并且表现为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大型血小板比率增加、平均血小板压积下降的特点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在评估因非冠心病收入ICU病房患者中的预后作用。方法:对205例非冠心病入住ICU的患者测定肌钙蛋白I,根据肌钙蛋白I最高值将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组、轻度增高组及明显增高组,比较各组间呼吸机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共106例患者肌钙蛋白增高,随着肌钙蛋白增高,患者呼吸机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明显增高,住院时间延长,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及APACHE Ⅲ评分等因素后,肌钙蛋白I增高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增高(OR:1.03,95%CI:1.012–1.05)。结论:肌钙蛋白I增高是ICU非冠心病患者住院死亡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研究西藏地区藏族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资料分析,为本地胃癌患者规范化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胃癌患者16例,收集以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部病例均通过HER2免疫组化染色,判读HER2阳性状态,且对藏族胃癌HER2阳性胃癌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接受HER2免疫组化检测。HER2阳性共16例,阳性率8.79%(16/182),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34~76)岁。最常见的症状上腹饱胀感及伴疼痛14例14/16(87.5%),恶心7例7/16(44%),体重减轻5例5/16(31%)、黑便4例4/16(25%),饭后呕吐4例4/16(25%)。发病部位依次为:胃窦7例(43.7%),全胃2例(12.5%),贲门2例(12.5%),胃体2例(12.5%),胃角2例(12.5%),胃底1例(6.2%);肿瘤分期为:Ⅰ期0例,Ⅱ期2例(12.5%),Ⅲ期3例(18.75%),Ⅳ期11例(68.75%)。NRS 2002营养风险评分<3分,3/16(16%),≥3分13/16(84%...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一些肺动脉血栓栓塞致死的相关病例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探究肺动脉血栓栓塞致死的原因,其中包括其与创伤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存在的关系。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某地区的相关刑事部门提供的42个肺动脉血栓栓塞致死案例(2016年某该地区的由于肺动脉栓塞致死的尸检和病例分析报告)。根据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这42个病例当中,男性占有24例,而女性则占有18例,死者死前的主要症状主要表现出胸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以及晕厥等,其中,分析还得到左侧下肢深静脉是栓子形成的主要部位,而血栓形成的位置主要在左右肺动脉。而这些正是法医尸检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相关病例的主要入手点,通过明确栓子的来源以及血栓形成的位置来确诊是否为肺动脉血栓栓塞,此外,还通过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子与外伤的关系;来找寻导致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原因及具体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因和发病率,并评估血小板数量和其他血常规参数。方法:按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类。结果采用SPSS19统计软件,采用Person卡方检验和多元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性患者多见(性别比男:女=1.3:1)。婴幼儿(2岁以下)最常见,占总病例数的81%。感染是最常见原因,占77.8%,尤其是呼吸道感染(上、下呼吸道,细菌和病毒)。5例川崎病,占总病例的3.2%。同时,恶性肿瘤和化疗后的患者占本研究的3.8%。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无一例发生血栓性并发症。结论:感染是小儿患者的血小板增多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性肺炎,占所有病例的2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是罕见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良性疾病,在儿科患者中更常见。血小板情况在基础条件痊愈后恢复到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7.
袁剑雄  黄新 《大众科技》2013,(5):144-146
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对于PHI患者CT复查时机尚无一权威的科学界定。PHI出现时机体病理生理变化复杂,部分的凝血指标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继发性出血后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因此,早期诊断PHI对于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并可为临床上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和预测转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20年1—2020年12月收治的藏族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EF(射血分数值)平均分为高血压组(EF 70%)和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组(50%EF70%),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结果两独立样本t检验,射血分数、BNP(B型脑钠肽)和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25、-4.953、3.261,P=0.000、0.000、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确定收缩压(P=0.005,OR=4.034)是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定期监测血压,针对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危险因素进行药物及非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 3)-β-D-葡聚糖(BG)检测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科与重症医学科二区住院的9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病情,这些患者被分为真菌感染组、普通感染组、非感染组,每组30例,分别采集患者的血浆和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葡聚糖检测试验,比较三组患者血浆和肺泡灌洗液BG浓度及对真菌感染预测效果。结果:三组患者血浆及肺泡灌洗液BG浓度比较,真菌感染组普通感染组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G试验浓度为66.07pg/mL时的约登指数值最大为0.584,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1.7%;肺泡灌洗液G试验浓度为78.3pg/m L时的约登指数值最大为0.733,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3.3%。结论:肺泡灌洗液G试验较血浆G试验对早期真菌感染的诊断更有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西藏高海拔地区行儿童床旁电子支气管镜(Electronic bronchoscope)技术诊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4年9月至2023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应用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技术诊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查阅并收集患儿住院期间的病例资料,分析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60例,其中男34例(56.7%),女26例(43.3%),年龄3天~14岁。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中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6%;气管支气管异物5例,占8.3%(2例花生米+2例铅笔头+1例瓜子);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和会厌劈裂肿胀均为4例,分别占6.6%,其他包括气管外包块压迫引起气道狭窄、支气管腔内脓肿、支气管粘膜炭素沉着等。60例患儿中36例进行了支气管肺泡灌洗,均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10例存在肺不张,5例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均通过电子支气管镜顺利取出异物。肺炎、肺不张在治疗后平均2天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1例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分子检测结果阳性,1例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炎。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床旁电子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