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荒漠化系指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所导致的农田、草原、牧场、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下降以至丧失等后果十分严重。因而荒漠化和严重干旱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10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它的发展现已影响到世界1/5的人口和全球1/3的陆地,给全球环境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以至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并  相似文献   

3.
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中国1/4以上的土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540亿元。调查显示,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范围,即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范围总面积33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4.6%。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  相似文献   

4.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即为荒漠化,辽宁省西北部荒漠化主要类型为沙质荒漠化和水蚀荒漠化,零星为土地盐渍化,防治措施就是对于北部半干旱风积沙地防治区,实施封沙、育林种草等生物措施,利用先进技术固定流动沙丘。实行限制放牧、轮牧,局部地区禁牧政策。采取合理的人为恢复措施,如节水灌溉、覆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等技术方法以使天然植被逐渐恢复;南部冲积平原防治区以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科学确定农、林、牧各业比例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荒漠化是世界性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1 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荒漠化的新概念 ,即“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并列入“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 /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以下简称新疆 )干旱区面积占 88.7% ,绿洲面积仅占 4.2 5 % ,且基本上处于荒漠的包围之中 ,现有耕地中 80 %是中低产田。新疆的生态系统独特 ,是“荒漠 绿洲生态系统” ,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再造荒漠化的重要因素。大面积的流动沙漠 ,加之古尔班通古特固定、半…  相似文献   

6.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我国荒漠化地区人口增长与土地荒漠化的反馈关系,并以甘肃民勤县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模拟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开垦面积增加及其对荒漠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似的人口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扩展速度要比干旱地区更快。模型灵敏度分析表明,决定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开垦并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人为因子是人口数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状况,这三者又是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和土地管理政策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开垦对荒漠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宏  孙保平 《资源科学》1999,21(5):71-75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我国荒漠化地区人口增长与土地荒漠化的反馈关系,并以甘肃民勤县和内蒙古伊镏金霍洛旗为例,模拟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开垦面积增加及其对荒漠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似的人口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扩展速度要比干旱地区更快。模型灵敏度分析表明,决定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开垦并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人为因予是人口数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状况,这三者又是与神经经济水平、人口和土地管理政策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新世纪世界各国对于防止土地荒漠化工程都十分重视。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据全国总面积的1/3左右。植树造林和种草作为恢复植被的主要途径,也是防止土壤荒漠化的最佳途径,但是由于在种植中受到干旱地区地表土层浇水困难的影响而效果不佳。为了解决干旱地区存在的这一现象,人们在工作中不断的引进新材料,黏土引水体材料作为一种新的化学结构材料在干旱造林工作中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应用。该材料的应用对于提升干旱地区表层地下水水分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从而保障了苗木的成活率。本文就层柱粘土引水体材料概念分析,利用土层下潮湿的土层为基础研究了如何将水分有效的提升到植物根部,以保障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我国沙漠化的态势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沙漠、沙漠化、荒漠化 在目前论及沙漠和沙漠化的著述中,常常见到“沙漠”、“沙漠化”、“荒漠化”以及“沙化”等名词,且有混淆,为了研究问题,有必要给如上的词汇以确切的含义。 1.沙漠 所谓沙漠,是指干旱地区地表为大片沙丘覆盖的沙质荒漠,也包括了沙漠化土地和半干旱地区的沙地。我国沙漠总面积130.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部及内蒙古西部等。 我国沙漠自然布局有如下特点: (1)地区的分布,多深居我国内陆。乌鞘岭和贺兰山以西,沙漠戈壁总面积的90%。除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外,绝大部分以流动沙丘为主,占该地区沙漠面积的75%左右。该线以东,沙漠戈壁分布较为零散,面积也较小,仅占全国沙漠戈壁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10.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经济贫困,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陆的最大威胁。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介绍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成因,并介绍防治土地荒漠化的一些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干旱地区,降雨稀少,气候干燥,由于缺乏水分,一般情况下作物不能正常生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根据干燥度(年降水量与蒸发能力之比)将全球干旱地区分成:极端干旱、干旱、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四类地带。本文参照此标准,将我国干旱地带划分如下: 1.极端干旱地带。干燥度小于0.03,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相当于我国最干旱的荒漠地区。包括新疆古尔班通古特、塔克拉玛干、内蒙古巴丹吉林等沙漠、新疆准噶尔、塔里木、青海柴达木盆地、藏北羌塘地区。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天,北京地区严重的沙尘暴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荒漠化问题的关注。然而,荒漠、沙漠、沙地等概念经常被混淆,至于究竟何为荒漠化、沙漠化或者沙化更是说不清楚,以至于我们在荒漠化防治中走了不少弯路。荒漠化与沙漠化荒漠化关键在“化”字,就像我们常说的现代化、城市化一样,强调的是过程。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土地变成荒漠的过程。因此“,荒漠化”主要是指非荒漠地区,如绿洲或草场,由于人为作用或自然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原来的耕地或草原,逐渐演化为荒漠的过程。1990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召开的荒漠化评估会议上,明确指出荒漠…  相似文献   

13.
沙漠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漠化(Aeolian desertification)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科学是将风沙活动为主导灾害现象的区域作为完整的生态蛳环境蛳社会蛳经济综合体,开展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科学。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沙漠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期沙漠化科学研究的主导学术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以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过程中对北方沙漠化防治、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应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快速评价土地退化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不同时相的TM 数据,采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方法,对内蒙古中西部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进行了以快速评价为目标的研究.在选用沙地、裸地、农耕地、牧草地作为基本组分的基础上,提取了反映土地退化的定量指标.相比其他遥感定量提取的方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土地快速分析和评价上,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分析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东南沿海的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大量农田被占用,我国历史沿革上千年的“南粮北调”,已经逐步演变为“北粮南运”。据《农经》记者掌握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未利用土地面积39亿亩,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全国可开垦的6448万亩耕地,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毫无疑问,从长远看,我国农业增产的希望和潜力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据新华网2019年6月17日报道,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3 6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4。更为严峻的是,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根据我国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荒漠化作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经过长期积极的探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全国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已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了2个监测期的"双减"(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由于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基数较大,形势不容乐观,防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破坏情况严重,土地荒漠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正常农业生产的进行,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这一情况,沙地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被广泛应用。在实施过程中,为缓解环境问题,改善气候条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任亚宁 《科协论坛》2007,(4):408-409
我国土地荒漠化问题由来已久,已经严重制约、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后果。本文在分析荒漠化成因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当前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法律资源及提出完善相关法律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土地退化非常严重.本文利用80年代末及2000年两期TM影像,通过合成、增强、镶嵌、纠正等图像处理过程,解译和分析了库伦旗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十年动态变化数据,提出了相应防治政策.  相似文献   

20.
马里共和国是受干旱与沙漠化威胁最严重的萨赫勒国家之一,防治沙漠化是其重要的国家战略决策。马里又是第一批制定国家级沙漠化防治计划的国家之一,并签署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沙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沙漠化公约”,承担起参与全球荒漠化防治的义务。1987年,马里政府制定了“防治荒漠化和沙漠前移”的“马里绿色屏障计划”。1988年,应联合国开发署和马里政府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派专家赴马里,与该国专家一起,对马里“绿色屏障”规划可行性进行了考察和论证。1995年11月,国务院副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