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计算器的使用与运算能力的发展两方面进行了探索.我们认为应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计算器,打破那种"使用计算器会使学生能力退化"的偏见,将计算器引入中学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合理地使用计算器学习数学,不是单纯地进行数值计算或数据处理,主要还是借助于计算器,对已有的结论给出验证、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对求知的规律进行探索、形成猜想、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提高课堂效益永远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图形计算器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活动线索和丰富的数学活动机会,为学生数学学习构筑了起点.对使用图形计算器学习初中数学的3名学生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工具对学生的学习、个性培养以及教师的观念转变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数学教学中要发挥图形计算器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实验数学思想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2001年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会使用计算器,因此计算器首次进入了新课标的实验教材,同年,部分地区的中考开始允许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辅助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会使学生形成对计算器的过度依赖,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如何在教学和考试中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计算器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考试题的角度出发,分析计算器环境下的中考试题的命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计算器早已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在教育者和普通大众中,对于计算器在数学教学中的角色及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例如,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计算器会导致学生在禁用计算器的考试中处理计算问题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中专的数学教学要求学生“有能力根据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所提供的条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有能力根据有关的数学软件完成必要的计算、分析或判断”,数学训练不再以数值计算为重点,从教学角度讲,初中毕业生对一般的运算法则已熟练掌握,他们具备了较强的数值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中专学生使用计算器不会影响其运算水准,只会减少学生在心算、手算较繁琐的数值时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现在函数计算器功能已很完备,学生要掌握这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在初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器完成复杂的数值计算,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下面就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多功能计算器,举例说明其在初等数学运算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引入了“计算器的使用”的教学内容,引发了一些值得商榷和思考的问题。譬如比较敏感的:学生考试时要不要使用计算器?这个问题也曾引起我校数学教师的争论。正方认为:知识的力量在于运用,既然小学数学教材引入了计算器的教学,就应该学以致用,并且计算器的使用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特别是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有很大的帮助;对待考试,他们提倡使用计算器。反方则认为:教材中虽然引进了计算器的教学内容,但大多数小学生在学习上有较强的惰性,计算器的使用会让他们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口算能力和计算技能…  相似文献   

7.
计算器的使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会使用计算器乃至计算机正成为各类人才的一个必备技能,但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此,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对计算器的使用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计算器的使用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积极推进使用计算器的教学。一、计算器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影响及对策1.计算器对计算教学的影响及对策新课程标准对笔算…  相似文献   

8.
科学计算器是适用于教学的现代新型计算工具.教育部制定的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对中学生使用计算器提出了明确要求.<大纲>中规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要提倡广泛使用科学计算器.""要在教学和考试中广泛使用计算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河北省教育厅下发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应用科学计算器教学工作的通知>(冀教办[2003]28号),对应用科学计算器,搞好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允许科学计算器进入2004年的中考和高中会考.计算器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它具有价格低廉、功能多、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点,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最为基本的数学能力之一,运算求解能力始终为高考所关注、所重视。与此相伴随的一个问题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允许学生借助微型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的情况下,不允许学生使用微型计算器的高考究竟该如何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显然,上述问题也是基于考试而主张高中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然而在考试中到底能否使用计算器,或在多大程度上使用计算器等问题却一直是国内外数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比较了中外不同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计算器使用的要求,并通过比较2007年和2008上海高考卷和IB低水平考卷中计算器的使用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考试中除了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应考查学生在计算器的使用中所展现的信息技术素养及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使用计算器计算方便、快捷,而运用笔算则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所以学生喜爱计算器不难理解.如果教师一味明令禁止,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好的办法是宜"疏"不宜"堵",与其限制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不如引导学生对笔算产生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笔算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在小学阶段开展计算器教学,一直以来就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持反对态度.认为运用了计算器,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另一种则赞同使用,认为由于计算器的使用,会让学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发展学生的能力。实践出真知,在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安排了计算器教学的内容。虽然争论暂告一段落,但在实际教学中.关于计算器影响学生计算能力发展的担心还是存在的。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谈一谈如何运用好计算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曾经,不少教师也向我提及计算器的使用与笔算教学之间的矛盾现象,部分学生借助计算器来"偷懒".教师生怕影响这些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此,我们通过师生间的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计算器教学时,不妨渗入"三知"意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现代新型的计算工具———科学计算器进入教学领域,已成为一种必然。然而,由于部分教师认识有局限,使其作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此谈点看法。一、教师对科学计算器使用的认识与做法在认识方面:第一,部分教师对运算能力的认识存在误区,把运算能力等同于笔算能力,认为借助科学计算器作运算,不利于运算能力的培养;第二,认为科学计算器的广泛使用会影响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三,认为科学计算器的广泛使用会影响学生学习耐心和毅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与科学计算器有关的内容简单,笔算就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毛振新 《江西教育》2004,(13):70-71
计算器的使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会使用计算器乃至计算机正成为各类人才的一个必备技能,但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此,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对计算器的使用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计算器的使用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积极推进使用计算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图形计算器的使用使教师所教的数学发生了改变,也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图形计算器强大的功能为教学创设了活泼、生动的情境,学生在使用它进行问题探讨时,可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探究与合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瑞才 《云南教育》2001,(17):44-4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提出:“在中高年级可以介绍和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或探索有关规律。”如何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计算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使用计算器的实际意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应该会用社会上已普通使用的计算器,这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一些大数目的的整数、小数运算,用笔算比较繁琐,运用计算器则显得比较容易,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算理。   二…  相似文献   

18.
情理相融的数学课堂的设计要体现整体性。以"用计算器计算"教学为例,让学生认识计算器,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势,以及能够合理使用计算器,利用计算器探究数学规律。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促进了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也深刻地改变了数学的教与学的方式.TI图形计算器具有代数运算、函数图象、统计回归、图形变换、编程应用等功能,使得信息技术随时随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TI图形计算器,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器,使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我们有必要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加强教学内容与计算器的整合,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计算器学习的开展,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辩证地看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器?我想需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什么情况下不使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什么情况下可以兼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