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象似性特别是句法象似性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象似性可以解释语言的共性,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符合英语习惯的汉式表达可以从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上得到解释。象似性也可以解释语言的个性,不符合英语习惯的汉式表达可以从认知策略差异、文化差异、思维模式差异方面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象似性特别是句法象似性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在讨论句法象似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探讨句法象似性在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象似性指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其表达的内容之间有某种象似关系。语言的这种象似性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使用中,在英语语法中也大量存在。本文从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三个视角来探究其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广大英语教育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汤丹 《考试周刊》2012,(12):60-62
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把象似性原则,如: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隐喻象似性,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方符号的任意性和功能主义语方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的社会背景以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任意性与象似性等重要,在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矜持的哲学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7.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与任意性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主要论述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分析各种争论焦点,并在认知语言学原理的指导下,论证了任意性普遍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上,而象似性普遍存在于符号组合(语言结构)中。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汤丹 《考试周刊》2014,(72):31-33
象似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普遍存在于文学语言之中,在诗歌语言中尤为突出。在篇章层面上,象似性具有重要的表意功能,对语篇有衔接连贯作用。文章从顺序象似性、视觉象似性、对称象似性和心理象似性分析象似性和诗歌语篇连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象似性指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其所表迭的内容之间具有一致性的关系.语言的这种象似性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使用当中,在文学作品和包括演讲词在内的各种体裁的语篇中也被大量使用.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象似性广泛存在于演讲词的音系、词素、句法结构和语篇中.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角度,以象似性为理论基础对演讲语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在创造科技新词时,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使新词更有理据。因此,在翻译时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观为基础,从象似性的角度考虑英汉语的符号对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从英汉词汇重叠入手,在象似性理论的框架下,对其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所体现的象似性进行初步分析,展现其在英汉两种不同语言中和具体语言层面中的象似性方式和程度差异,论证象似性在两种语言中的普遍性规律,进而为英汉词汇重叠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 ,国内一些语言学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 ,甚至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本文肯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出任意性普遍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能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上 ,而象似性普遍存在于符号组合 (语言结构 )中。  相似文献   

13.
称呼语能够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本文以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为基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称呼语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探索称呼语与特定的社会或文化之间的相似或理据关系。从一个较新的角度系统地论证了语言符号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象似现象,从而丰富了称呼语及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语言界十分关注“语言与现实、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即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象似的还是任意的”这一话题,并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看到语言现象的多样性,承认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本文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社会性、依存性和开放性基本特质的分析,对词语的基本特性及其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象似性作为语言的一种特征,不仅广泛存在于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而且也存在于语篇层面。从语篇层面来研究象似性,有助于人们更加系统、全面地认知语言象似性理论;从象似性角度来解读语篇,则有助于人们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语篇的内涵。因此,本文试图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依据,以隐喻为基础,分析隐喻性语篇中的映像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以及各自在语篇中的文体功能,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象似性理论来分析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国内语言学界对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看法,主要分为三派:全盘接受或是大体接受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倾向于支持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原则;持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语言符号既是任意的、又是非任意的。实际上,任意性和象似性是对立统一的,任意性是象似性的基础,象似性是语言发展的方式和动因,由于一方的存在而完全否定另一方是不可取的,应该将二者辩证地统一在语言研究和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语言象似性的研究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一个课题。它是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最大挑战。象似性的多种原则体现于语言的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层面。本文主要讨论象似性在词汇层面的体现及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象似性是现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反映了语言的所指与能指之间的一种自然关系。语言的这种象似性被当做一种修辞手段,不仅运用于文学作品,还大量运用于演讲这一类特殊体裁中。本文将从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及标记象似性四个主要的句法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句法象似性在英语演讲中的修辞效果。通过对各类英语演讲文本的解析发现,句法象似性原则的使用能够增强演讲文本的感染力与表现力,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19.
象似性是语言结构形成的基本机制之一.象似性、标记性与前景化的关联性为有标记句式象似于额外意义,用于特定的情景语境.象似性是翻译时语际转换的心理认知基础,以象似译象似是再现有标记语篇文体特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语言象似性研究是国内外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对广告英语的象似性研究还很薄弱。广告英语的象似性主要表现在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对称象似性等方面。在广告语言中灵活运用象似性理论,可以有效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广告的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