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影响着中国画坛面貌。古代中国美术对“陌生化理论”是既从形式上顺应又从文化根基中拒斥的,而新时期中国美术对“陌生化理论”的实践则是在世界现代、后现代思潮中形成的,与本土美学哲学的关系淡化,缺乏原创精神。本文提出重新解读“陌生化理论”与中国美术的深层联系,发掘出中国民族文化的语言特质,确立民族文化的世界平台。  相似文献   

2.
课堂效果的优劣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课堂语言又是保证课堂效果的关键。本文从“陌生化”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提高和改善外语教师课堂语言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如何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陌生化又被译作"反常化"、"奇异化"、"反熟悉化"等。其基本意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叛或变形、异化。莱蒙托夫是俄罗斯文学史上仅次于普希金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歌颂自由、反对暴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试图运用陌生化的手法从语言的陌生化、叙述视角的陌生化和主题的陌生化角度对莱蒙托夫的诗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课堂效果的优劣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课堂语言又是保证课堂效果的关键.本文从"陌生化"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提高和改善英语教师课堂语言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如何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经验的界限即存在的界限、生活的界限.本文正是以此为视点来观照晚生代文学语言陌生化这一审美现象的.晚生代文学语言陌生化即生活的陌生化,具体表现为创作主体、创作意象与创作风格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安德森短篇小说中的语言陌生化、叙事视角陌生化以及情节构造陌生化创作策略并指出陌生化创作策略的使用是其短篇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文斌 《南平师专学报》2011,30(3):49-52,75
广告语言陌生化是广告成功的关键。广告语言陌生化不限于语言诸要素形式上的"局部陌生"。运用礼貌原则策略,在广告语言和广告商品之间形成必要的矛盾和张力,可以取得广告语篇整体陌生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英美文学中会存在一些陌生化的语言,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就是指用不同的语言模式来对英美文学语言进行改变,这样文章就更加注入活力,不会显示出死板、无趣。对于不同的作家对陌生化语言的改变也是不尽相同的,表现方式也各有差异。语言陌生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对文章的感受更有意蕴,理解更加透彻。本文将进一步分析陌生化语言中的精华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作为一种文学技法,意在延长人们对描述事物的审美过程,增加审美感受的强度。在《毛猿》中,奥尼尔充分运用陌生化技法来塑造人物和揭示主题。有着独特发音、拼写和语法的口头语言的使用,用描写动物的词汇来进行人物描写,以及重复的使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塑造陌生化的人物,揭示陌生化的人物命运。从而更加深刘地揭示剧本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陌生化策略指的是借用诗学概念中的陌生化理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语言中的陌生元素,让学生在熟悉的文本中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育学生的理趣,涵养学生的情趣,让课堂变得好玩起来,让学生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11.
《杏花》这首诗是劳伦斯的诗集《鸟·善·花》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在这首诗中,劳伦斯以拟人、象征、比喻、对比、类比等修辞方法,新颖奇特的意象,陌生化的语言以及一系列的奇思妙想,去感受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杏树和杏花世界,巧妙地在物与我之间建立起了密切联系,顺利实现了诗意人生的隐喻式书写.  相似文献   

12.
将艺术创作中的陌生化理论引入英语教学,认为对传统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进行陌生化处理,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  相似文献   

13.
陆烨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7):114-117
大学专业英语写作课程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实质是汉译英能力的提高,其表现不仅是字字对应的直译,还关系到其思维模式的转变:由浅层的形式转换到深层次的格式塔心理的构建.为了使写作更符合地道英语的语言规范,需要“陌生化”处理,以避免中式英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从话语的角度来探讨隐喻,就必然涉及到隐喻与主观性、多义性、虚构以及隐喻的语言形式。隐喻表面的语词形式与逻辑并无多大关系。隐喻的不合理的语词并置本质上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与语言输入输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着眼于课堂互动与语言输入输出,旨在了解课堂互动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以便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是课堂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形式,使课堂成为交际的场所,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应尽多地创造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相似文献   

16.
许多研究表明,语言课堂里的互动通过影响课堂气氛、课堂中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语言学习的好坏。本文着重介绍了良好的课堂互动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以及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状况。  相似文献   

17.
就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模式和教师话语两个方面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十名高中英语教师展开了课堂现场观察研究,结果显示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主要为启发反馈跟踪(IRF)模式,互动频繁,且成功率高。教师常用问题启动交互,采用意义协商、及时反馈、元语言和体态语等来维护和平衡交互。但互动内容多为语言操练,缺乏真正意义的语言交际,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和习得。  相似文献   

18.
王若谷 《海外英语》2012,(5):39-40,44
Classroom interac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It involves both the teacher-students,and students-students.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vital significance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with the emphasis placed on the students’ involvement in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furthermore,to discover whether the peers small-sized group work is a beneficial and irreplaceable form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9.
课堂互动理论与ESL学习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课堂互动与英语作为二语(ESL)学习的关系,介绍了国外对课堂互动研究的成果以及实施课堂互动的任务型教学的成效,指出了课堂互动教学实施的条件极其局限、以及具体实施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外语教学的课堂互动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阐述了课堂互动的理论基础,探讨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类型及模式,分析影响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