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蓉 《考试周刊》2011,(81):23-24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生态意识,他通过对动植物的灵性描写,以及对人与动植物亲合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其生态整体观。作者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了哈代的"威塞克斯",哈代对自然的关注是他对人类生存状况关注,以及人类生存的意义的一种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2.
哈代的自然诗是其整个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诗中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和谐统一的,也是充满了冲突和矛盾的。哈代对自然的关注体现出他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忧虑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也包含了对人、对社会的前途命运的思考和困惑。哈代在诗歌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然是哈代乡土情结的体现,自然是哈代精神的庇护所和心灵的栖息地,自然是哈代创作的源泉,自然是哈代心中永远的绿洲。自然的回归就是人类本性的回归,自由的回归,自然的回归就是真善美的回归。哈代通过《无名的裘德》反映下层人生存和理想的奋斗,以及自由精神的追求。小说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就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裘德的悲剧也由此而产生。小说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揭露这种冲突,批判维多利亚社会的虚伪和残酷,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回归人性,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中有着独特的生态伦理叙事。他对自然的描写,体现了生态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也控诉了工业文明和人类欲望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他对女性的塑造,表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天然联系,揭示了女性与自然都是男性、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压迫对象;他通过对动物活动的叙述,赋予动物以主体性,提倡尊重动物的权利,认同动物的情感。哈代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复杂,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既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又体现了道德关注的"同心圆"倾向。  相似文献   

5.
哈代了解自然、酷爱自然。他笔下的自然与人的感情息息相通,仿佛具有人的品性。长篇小说中,情节结构、背景和细节的象征意义都是由富于诗情画意的自然承担的,诗性自然是哈代的象征品质。  相似文献   

6.
哈代的自然观与游苔莎、苔丝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以有机的观点看待自然,他笔下的自然神奇、美丽且充满灵性,是与人类平等的相互联系的生命存在。哈代笔下的妇女与自然紧密相连,他用自然世界来反映女性的心理变化,烘托出女性形象;同时也用妇女的悲剧传达出对有机自然逝去的痛心。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及其与游苔莎、苔丝的悲剧关系。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西方人本位主义思想根深蒂固,自然与文化处于对立状态且文化主导自然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生态批评兴起,哈代以其擅长自然描写重新走进批评家的视阈。但是,哈代笔下的自然绝非纯风景描写,其自然美丽富饶却冷漠超然。同时,哈代又非常热爱人类文化,小说中威塞克斯大地处处可见打上了人类烙印的乡土制品和人文景观。然而,哈代的自然观阻止了他滑向文化主导自然的泥淖。威塞克斯地貌书写表明了哈代主张自然与文化相融合、自然主导文化的生态文化观。  相似文献   

8.
哈代以悲剧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人生充满了忧患和痛苦。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塑造了“一个纯洁的女人”的完美形象,反映了他对人类真挚的爱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也是他人道主义的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陶莉 《文教资料》2007,(29):29-30
哈代一生创作了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这些诗反映了哈代的战争观及他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的控诉。本文试图从他内容上只写战争结果、用多重视角分析战争对人类影响、机智巧妙地借助反讽、诗风的朴实自然几个角度来分析哈代战争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张娟并 《考试周刊》2012,(26):32-33
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和批评方法正日趋成熟。本文采用生态批评视角,分析英国小说家,诗人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体现的生态主义思想。哈代的一生横跨了两个世纪,因此他亲身经历了英国工业化的发展对原始手工作业的冲击,以及工业化进程对自然和人性的摧残。哈代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大自然曾经的和谐被破坏,手工劳动也逐步被机器取代,对于这些现象的关注和忧虑体现了哈代对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1.
哈代短篇小说创作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篇小说是哈代全部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其长篇小说一样,哈代的短篇小说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悲观看法。尽管描写的题材多样、主题相异,但是对小人物们悲剧命运的描写与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批判始终是哈代短篇小说的思想主旋律。朴实的叙事手法、曲折离奇的情节、简练的语言和对自然景色的出色描绘则是哈代短篇小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狄金森是美国著名诗人,她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创作了500多首描写自然的诗。她热爱自然又害怕自然。自然成了她创作的源泉,她笔下的自然对人类时而慈爱友善,时而充满敌意,既带给人类愉悦与和谐,又给人类以伤害。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悟读,揭示了这位女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且还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他笔下的自然是人类精神生命的源泉与归宿所在。他的自然观深受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传统及自身经历的影响,他认为自然是人类获得道德净化和灵魂升华的良方,能够医治其千疮百孔的心灵,医治那些和他一样在文化创伤中挣扎着的同时代者及后来者的伤痕。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作家满都麦的创作始终贯穿着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文化建构,使他成为怀有强烈宇宙感的诗人。正是在这一文化层面上,满都麦与普里什文一样,对自然有着“亲人般的关注”。草原的荒漠化是满都麦生态文学的主题之一,自然与人的融合则是普里什文对自然“亲人般关注”的行为方式,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对于自然与人关系的思考已经超越了时空,体现出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和生态道德,开启了各自民族生态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哈代的代表作。作家哈代在英国文坛中享有盛誉,一生中有很多作品。除了小说,他在其他文学领域也有很大贡献。《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为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的故事。苔丝在著作中是一个悲剧角色,哈代对她一生的描写也是当时真实社会的射影。作家哈代除了热爱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外,更关注工业革命环境下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地位。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家托马斯哈代超越时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还乡>中,哈代通过托马辛、克林及游苔沙与荒原之间的种种联系表达了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关注,认为只有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哈代是一位具有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7.
《喧哗与骚动》作为一部深具人文关怀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映射出自然对作家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南方自然的深切关注。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福克纳的这部小说,我们不难发现文本中渗透出的作者的浓厚的生态意识:他对南方大自然原生态的迷恋,对他苦心经营的那个邮票般大的小社会与自然世界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从而引发的对人类与自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这些无不向我们说明,关注人类自身命运的作者,必然考虑自然与人的关系。本文正是要通过揭示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透视作者本人在其所属年代难能可贵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18.
王明娥 《文教资料》2013,(19):15-17
哈代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之中有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没有母亲,并且一直在哈代笔下占有重要位置的田园自然母亲在这部作品中也被忽视。人类个体的母亲形象及整个人类的母亲形象田园自然的双重缺失侧面体现了哈代创作后期的悲观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9.
作为哈代小说封笔之作的《无名的裘德》无愧"天鹅绝唱"之美誉,经世流传,最终被列为哈代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同属威塞克斯小说系列,有别于他作,虽然一如既往地关照自然,关注生态整体的发展,但是此前作品中曼妙田园风光,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早已渺无痕迹,取而代之的是残缺凋敝,混沌模糊的自然书写。他深深眷恋的,赖以创作的田园牧歌"威塞克斯"已被历史车辙碾碎,空留余音,回响着遗憾与无奈。惟有放弃欲望导向的人生,转变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才能融入自然去感受大地的脉动,倾听自然与万物心领神会的交流,尊重自然体验宇宙大生命的美妙与庄严。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7,(4):88-90
华兹华斯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和诗论受到了很多关注。在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文学批评领域新的发展,华兹华斯的作品被重新评价和欣赏。生态批评家们给华兹华斯建立了作为自然诗人的地位。华兹华斯作为浪漫主义学派代表作家,对自然的关注成为他作品中不变的主题。自然在其笔下神圣而美丽。自然也给予他无穷的力量和安慰。从自然的角度下研究了华兹华斯在诗中表达出来的美与力。论述了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分析了华兹华斯笔下自然的美;描述了自然的力量。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经常走出去,去拥抱自然,享受它的美与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