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下丘脑的作用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高。2.分泌:在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调节:①体温、血糖、渗透压的调节中枢;②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激素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2.
1.对水平衡的调节下丘脑中的饮水中枢和神经分泌细胞(能产生激素)来调节水的平衡,具体调节过程如下: 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神经冲动,传到饮水中枢,产生兴奋,作作于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另一方面刺激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导致尿量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当饮水过多或盐丢失过多,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脏排水增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相似文献   

3.
水盐平衡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在高中新课标中有所体现,内容介绍比较简单,而这方面内容较为复杂,在高考中也有所考查。1.水盐调节的基本过程说明:图解中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之间的+一做增加(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解释。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之间的+一做增强(对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弱(对下丘  相似文献   

4.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CO:、血红蛋白、H+B.HZO:酶、抗体、激素、H:() C.乙酞胆碱、Ca,+、载体D.Na十、HP以一、葡萄糖、氨基酸2.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D.A液中的O:进人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石乡耍者岌.兮于一”液袍棍巴炼2馨是‘3.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中错误的). A.感受: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抓体渗透压升…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起人体产生渴感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B.K+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不利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5分)1、当动脉血中CO2分压升高而使呼吸加强,主要是通过刺激   感受器而引起的。2、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3、构成肾脏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主要溶质是   。4、幼年时期缺乏生长素患   症。5、当细胞外液中K+浓度降低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将   。6、肌紧张和腱反射的实质是属于   反射。7、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或抑制集中,其神经之间以   式联系。8、将血由静脉取出置于试管中,血液发生了凝固,这种凝血属于  性凝血。9、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  相似文献   

7.
83年版初中《生理卫生》第111页在论述体液调节时,把CO_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列为体液调节的范畴。1990年版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二册在论述体液调节时,也采用了这一传统观点。对于教材中论述笔者有些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机体血液中CO_2增多并不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而是对分散的、尚未确定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产生作用。现代生理学研究认为,血液中CO_2能够透过血一脑脊液屏障而进入脑脊液中,与脑脊液中H_2O结合成碳酸,碳酸解离出来的H~+对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起刺激作用,这种感受器对H~+  相似文献   

8.
地震时产生超低频声波(次声波)。次声波人耳听不到,但器官能感受得到。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在次声频率范围内,次声波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一致时会产生共振,这时就会出现头晕等反常感觉。另外,地震时耳朵内部的位觉感受器感受到了人所处  相似文献   

9.
许晓 《生物学教学》2006,31(10):32-33
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中,有两处涉及到渗透压的问题。一处是必修第一册中介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另一处是在选修本中介绍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时。但教材中对于溶液渗透压的产生及其相关的变化并未做进一步的分析,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难度较大。笔者试就溶液渗透压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学必修课课本第 90页及高中生物学选修本上第 9页都提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起着拮抗作用的两种激素。胰高血糖素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其主要作用与之相比较 ,正好相反。这两种激素的调节关系是 :胰岛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教师教学用书第 11页上有这样一段话“当人饥饿时 ,血糖含量降低 ,于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当血糖含量降到 50mg/dL时 ,胰高血糖素分泌大量增加 ,同时胰岛素的分泌大…  相似文献   

11.
"手感"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看:手感就是指人的手及手臂肌肉中的本体感受器对外界的客观刺激产生的感觉,并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使大脑产生的主观感受。本文论述了对手感的概念和建立手感的意义,同时阐述了自己对手感培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凡是能感受刺激,并转变为传入神经冲动的装置,统称为感受器。各种性质的刺激都必须转变为神经信号,才能向中枢传递,而这种最初的转变作用就称为换能作用。各群感受器换能作用机制可分为三类:即化学的、机械的和光的换能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 1 正常人体容易缺钾盐还是钠盐?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钾盐,理由是:钠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而钾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所以认为正常人体更容易缺的是钾盐。诊断:这是只考虑了盐的排出特点而没有考虑盐的平衡特点,体现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解析:应从两个方面分析:(1)人体容易缺的盐可有两种情况,一是需要量大的盐,二是容易丢失的盐。从需求看,正常人每天要通过饮食摄人6g~10g 食盐,从食物中摄取2g~4g 的钾盐,因此需要钠盐多;从丢失看,钠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钾盐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但钾盐是不吃也排,相对而言,钾盐更易丢失。(2)从盐平衡调节看,在血钠降低或血钾升高时,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从而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主动  相似文献   

14.
运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18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其情绪调节方式的情况及特点。结果显示:(1)初中生总体上感受正情绪快乐、兴趣的较多,负情绪感受悲伤、厌恶的较多,恐惧最少。不同性别、年级的情绪感受有所差别;(2)初中生在感受正性情绪时出现比较多的增强调节(重视和宣泄),在感受负性情绪时出现比较多的减弱调节(忽视和抑制),同时更多地通过原因调节(忽视和重视)来调节自己的情绪;(3)初中男女生在负性情绪的宣泄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更多地采用宣泄的调解方式;(4)情绪调节方式在年级上存在差异,表现在对负性情绪的重视调节、宣泄调节上。  相似文献   

15.
血糖是指血液中含有的葡萄糖,正常血糖在一定范围中波动:空腹血糖(3.4~6.2)mmol/L,饭后2h血糖不超过7.8mmol/L.葡萄糖为人体所必需,但血糖过高或过低都将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甚至是终身的、致命的,因此保持适当的血糖浓度,才是机体所需要的.经多年研究发现,一些非糖类药物可引起血糖升高,而各种原因引起血糖升高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出现渗透性利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周围循环衰竭,血粘滞度升高.高血糖还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和能量代谢而发生脑缺氧、脑水肿.故维持机体正常恒定的血糖水平十分重要.以下就多种非糖类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物理、生理和心理学,在讨论感受器及其一般特征,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编码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眼睛只能感受“可见光”,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分布和感光功能,以及听觉、声强和声强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张守国 《生物学教学》2007,32(10):72-73
人体内充满了溶液,如细胞液、组织间液、血液、各种腺体的分泌液等.不同浓度的溶液具有不同的渗透压.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处的渗透压是相对稳定的,如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 .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才能使人体各种组织细胞形态正常,内环境才能保持稳定,人体才能保持健康.若人体不同部位的渗透压发生变化,形成高渗、低渗溶液,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赵金莲 《考试周刊》2011,(38):183-183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还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因此功能较多,较复杂,主要有四个方面:作为神经中枢,感受和传导功能,作为效应器,影响情绪反应和控制生物的节律。  相似文献   

19.
在生物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在观察现象中,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皮肤与汗液分泌"时,我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具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  相似文献   

20.
杜亚松 《生物学教学》2009,34(12):47-48
组织水肿是内环境失调的一种表现。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产生水肿的现象。水肿可生于局部,称局部水肿,如肺水肿、脑水肿;也可波及全身,称全身性水肿,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心性水肿、肾病或肾炎时的肾性水肿、肝脏疾病时的肝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时的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