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志们:全省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工作会议今天在阳江市召开。这是我厅第一次专门就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工程建设问题召开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积极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各地市教育局网络中心和各地市基础教育专网的建设步伐,重点突破市级教育信息网络建设的瓶颈。这次会议也是一个现场会。会上将由阳  相似文献   

2.
“我们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宗旨,精心谋划,开拓创新,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基础上,下大力加强高中学校建设,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特殊教育进程;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全市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协调、持续发展,为早日建成教育强市做贡献。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因此,基础教育从指导思想到实际工作都不能“滑坡”。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基础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良机,我们要抓住机遇,把发展基础教育当作“根本大计”中的头等大事,切实抓好,不能松懈。 基于这样的认识,1993年地市合并以后,我们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结合邯郸市的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出台了《邯郸市教育事业七年发展规划》,修订了《邯郸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对我市今后基础教育发展作了规范化要求。其中主要指标包括:到1997年市区、县、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  相似文献   

4.
县域基础教育品牌是一县(市、区)基础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具有独特标识、广泛认同度和竞争优势的教育资源。县域基础教育品牌是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县域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是增强县域基础教育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县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树立县域基础教育品牌理念,高位策划县域基础教育品牌,着力建设县域基础教育品牌,有效维护县域基础教育品牌,依托县域基础教育品牌实现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儿年来,邯郫市在大规梗舍“硬件”建设的同时,不断增加‘仪器的标准化配备,全面推进普教育的进程。到1993年,全市斥设备的投资总额已累计5000万所、小学3800余所达到了“普九‘室建设标准,其中近百所学校达邯郸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剪影$邯郸市教委  相似文献   

6.
根据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工程的决定和《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推进计划》,2012年9月10日至11月16日,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有48名教研员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聘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建设督导评估组成员,全面参与了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市、区)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评估工作分六个小组同时进行,分别对辽宁省内23个县(市区)进行“双高”督导评估,对9个县(市区)进行基础教育强县建设督导评估,对11个县(市区)进行基础教育强县建设进行审核预检评估。  相似文献   

7.
王勇 《教育文汇》2023,(9):5-7+11
基础教育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健全教研体系和加强教研能力建设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应具有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上下贯通的责任体系、上下协同的督导评价体系等内涵。随着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相继实施,在课程体系建设等多方面都需要教研提供服务和指导。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夯实教育强国的“基点”离不开教研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持续推进,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韶关市认真落实省公安厅、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切实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技防工作。利用全市教育专网重新组网的机遇,将全市校园安全技防建设全面融合到市基础教育专网当中,依托市基础教育专网原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校园安防视频监控网络系统,实施“市基础教育专网与校园监控网两网合一”建设模式,达到提高使用效益和节省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主要是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四方面展开。为了研究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笔者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对五省二市(以下分别简称为A、B、C,D、E省和F、G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0.
发展基础教育的大好形势努力加强高中建设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当前基础教育的形势空前大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在落实,“两基”重中之重的地位深入人心。国家制定了全国“普九”规划,并正在采取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措施大力推进。中央及各省、市、自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金州区政府督学室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按照国家、省、市对教育督导工作的要求,在巩固提高“两基”实施水平,特别是控辍保学、标准化农村初中建设,以及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中,始终致力于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了各级各类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价标准体系,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教育督导工作,为提高我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推进我区基础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真正起到了激励、导向、规范和保障作用。一、加强教育督导机构与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与运行机制,切…  相似文献   

12.
边吉 《南昌教育》2007,(10):F0002-F0002
2007年10月19日至22日,第十八届全国教育内部报刊协作交流会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内部报刊的45名代表参扰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认真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命脉所在则是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孝义市努力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在规模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以增加教育经费为龙头促进教育事业大发展依法保障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市、乡、村三级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逐步形成了以市财政投入为主、乡村投入为辅、社会助教为补的教育投资机制。市财政坚持“年初预算倾斜教育,年中开支优先教育,年终结余照…  相似文献   

14.
徐光明 《江西教育》2007,(11):39-39
10月20日,赣州市教育局利用双休日组织农村中小学教育讲师团到各县(市、区)送培下乡,教育讲师团由全市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并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中小学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研员组成,送培内容主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是开展师德教育及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这是我省大力加隅农村中小学麴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江西作为我国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立足实际,借力于“农远工程”的实施,积极建设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通过精心打造省级网络平台,有效地推进了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本刊特邀江西省电化教育馆为我们介绍了该省近年来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以南昌市、永修县、新余市渝水区为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江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亮点,以期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提供一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为加快特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提升特教教育教学质量,日前,由河北省邯郸市教育局普教处主办的市特殊教育”新课堂教学模式观摩研讨”活动在市特校举行。市教育局领导及邯郸19个县(市)区的教育科干部、特校领导、教师代表共120多人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2019,(4):88-93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力,是实现教育公平、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一方面通过纵向分析,从五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江苏省N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通过横向比较,找出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差距。文章旨在分析N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为今后更加科学合理地部署与推进信息化工作提供借鉴与决策参考,为缩小城乡区域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差距、协调区域均衡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辽宁教育》2014,(12):12-17
正为夯实教育强省建设的基础,加快全省教育现代化进程,我省于2011年初开启了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工作。开展基础教育强县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搞好民生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是落实《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牵动全省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大道启程,当快马加鞭。三年来,新民市党政联手,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向着基础教育强县(市、区)的辉煌目标迅猛掘进,在三千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的创业之歌……  相似文献   

19.
广西教育学会1995年学刊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广西教育学会学刊《基础教育研究》工作会议,于1995年10月13日至14日在南宁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市、厂矿系统教育学会秘书长,各县(市)主管中小学教育的教育局副局长(教委副主任)和《基础教育研究》通讯...  相似文献   

20.
昌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以党的十六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切实落实我区基础教育“重中之重”,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快推进“投资创业、旅游休闲、生活居住”三个首选之区建设,坚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办学质量为目标,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多元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进程,保证了全区基础教育的大局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