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个乐队组合进行演出的时候,我们通常能看到演唱者、吉他手、贝斯手、鼓手、键盘手等角色。纵观这些角色,贝斯手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把控全场的律动节奏,他是整个乐队的中坚力量,他把乐队演奏中的节奏与旋律巧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是整个乐队的灵魂;键盘手则是很重要的后备力量,为整个乐队的演奏起着修饰完善的作用[1]。一个好的贝斯手和键盘手,需要对自己所用的乐器进行很好的了解,需要有技巧的演奏乐器,而如何使演奏技巧获得进步,则需要不断的有效的练习以及学习。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研究旨在通过对中班幼儿掌握常见乐器难易程度的探讨,把握中班常见乐器教学规律。我们选择的乐器为: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筒、串铃和三角铁,实验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分别向幼儿介绍每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小铃:左右手各拿一个,互相碰撞,听音乐合拍演奏 停止演奏时,往两侧怀里一按 铃鼓:演奏办法有两种:①  相似文献   

3.
为幸福奠基:守望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说了一段非常精辟的话:校长,形象地说,是一个特殊乐队的指挥,这个乐队是用一些极精细的“乐器”——人的心灵来演奏.校长的任务就是会听,而且会听到每个演奏者发出的音响,要看到并从心底感受到每个教育者在学生的心灵里留下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哈佛大学内的隆基音乐学校有个做法挺特别。就是把学习不同乐器的孩子组合成一个乐队.先让他们共同演奏一个小时的交响乐.然后再分组练习。学生们乐此不疲,追问缘由,答日:“很喜欢听其他乐器不同的声音,有意思,很好玩。”天真的回答让人为之一震:作为教育者.我们会否关注孩子们的类似感受,能否包容教师的多样化教育行为呢?  相似文献   

5.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有些老师还经常十分熟练地运用成语中那头“愚笨”的牛来比喻那些“笨孩子”、“傻孩子”、“呆孩子”,好像这个成语是专为他们而造的。果真如此吗?这个比喻确实恰当吗?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出自汉代牟融《理惑论》,大体内容是:古时有个非常有名的琴师叫公明仪。有一天,天气很好,公明仪带着琴到野外去演奏。弹了一会,就有一些蝴蝶小鸟被琴声引来,围着公明仪翩翩起舞。突然公明仪发现在山脚下柳阴里有一头黄牛正在低头吃草,十分悠闲自在,他马上弹了一支十分高雅的曲子。可那…  相似文献   

6.
《成才之路》2011,(30):I0002-I0002
在布达佩斯有个刚刚16岁的孩子,大器早成,显露出演奏钢琴的非凡才能。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孩子与其音乐老板发生了矛盾而遭到冷落,陷入了毫无用武之地的困境之中。 那时,正逢李斯特的最后一个学生、著名钢琴家冯·索尔先生来到布达佩斯。纯属偶然的相遇,冯·索尔先生要求这个孩子为他演奏一曲钢琴曲。  相似文献   

7.
指挥家     
说他在维也纳学指挥同时,还在乐队里拉倍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先前是拉大提琴的。当前大指挥罗斯特罗波维奇更是大提琴界教授级人物,这是都知道的。托斯卡尼尼离开米兰斯卡拉剧院后的继承人意大利指挥萨巴塔在乐器演奏上算得上奇才。他能演奏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圆号、单簧管、长笛等各种乐器。他还是个背谱能手,吕金藻先生编的(传略)中说他不仅在演出时背谱,连排练都不看总谱!想必与他精通各种乐器有关。李希特是少见的吹圆号出身的大指挥家。他比萨巴塔更有演奏才  相似文献   

8.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两位专家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据传,两年前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即放弃了演奏。杨荫浏先生听说后,立刻为阿炳购买了二胡和琵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阿炳终于同意了演奏。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里练上三天再演奏吧。”三天后,两位专家录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少儿学习乐器的热潮经久不衰。但如何提高少儿器乐的演奏水平,如何才能持之以恒,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愿与这方面的老师及家长共同探讨。一、认真解决好孩子们在学乐器时的精神状态问题。“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至理名言。孩子若爱上了他所学的乐器,就会产生极大的积极性。激发诱导孩子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美妙的乐器声打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经常听名家演奏的乐曲和观摩较高水平的演奏会,能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为之苦练的积极性。学习乐器是种艰苦的意志磨练,一些基本功练…  相似文献   

10.
小提琴是现代管弦乐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室内乐演奏对每位专业小提琴演奏者来说是都应具备的一种演奏能力,其对独奏,管弦乐乐队的演奏都是有益处的。小提琴独奏与室内乐演奏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非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个活泼好动的儿子,名叫达纳,今年10岁。我一直喜欢音乐,因此,在儿子8岁的时候,我就送他去学习乐器,至今已经有两年了。 一天,儿子放学回来,高兴地告诉我,他加入了一个乐队,是几个爱好音乐的同学一起组建的。我听了很高兴,觉得这样儿子就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交流学习了。我相信,儿子加入这个乐队以后,音乐方面一定会进步很快的。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民族乐器中,胡琴类乐器是一个大乐器家族,在实际应用中为民族乐队编制的基础。皮膜震动的胡琴类乐器以音质柔美、气质内敛为传统民族乐队所看重,但是时间一长,在气候气温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使皮质发生变化而产生塌陷、声音变质,而且普遍发音量小、声音穿透力弱。不仅会导致乐队演奏立体和声效果不理想,也很难与管乐和木质发声原理的其他乐器音量相平衡。  相似文献   

13.
于慧慧 《师道》2005,(10):43-43
近日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故事,颇有感触。故事说的是一个推销员在纽约街头推销气球,生意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中飘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又会好一阵子。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换颜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望着他,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气球,会不会上升?”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小孩,就以一种同情、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孩子,那是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恭喜这个孩子,他碰到了一位肯给他的人生指引方向的推销员。  相似文献   

14.
合唱团、乐队在演唱或演奏时都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带领大家把歌曲唱好、把乐曲演奏好。这个人就是指挥。人们俗称“打拍子”。在音乐课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先是集体为一支歌“打拍子”,教师从中发现打的较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在合唱或乐队演奏时,当小指挥。具...  相似文献   

15.
一个班级五十余名学生,性格各异,情况不同,每一名学生犹如一个乐队中演奏不同乐器的乐手.特别是到了高三,"乐手们"面临着"演出"(高考)前的种种压力,如何发挥好每个乐手的作用,这就需要高三的班主任来当好这个"乐队"的"指挥".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在描述他的学生如何愚笨时说:“七只小蝌蚪,游走了三只,还剩几只?他竟然不知道。唉,你们说这孩子笨到什么程度?”真是孩子笨吗?不是的,只是因为这个数学问题远离孩子的生活,甚至有些孩子连蝌蚪的样子都没有见过,他又如何能在头脑中形成鲜活的表象呢?类似这样的现象作为一年级教师恐怕不少见,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  相似文献   

17.
单簧管在乐队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音乐的表现力上有着丰富的情感、情境表达能力,它独特的演奏表现能力并不能用其它乐器代替,支持独奏、也可与其它乐器配合演奏,是对乐曲的点缀,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烘托整体的音乐氛围,其在乐队中的音乐地位不可置否。  相似文献   

18.
范崇嬿 《下一代》2015,(3):16-18
陶陶的学校有一个小云雀乐队,那里有笛子、琵琶、古筝、二胡、唢呐,还有一个特别好玩的葫芦丝,那是在小葫芦上插上一个小竹管制成的乐器,吹起来声音可好听了。每次乐队排练,小嘎逗就坐在窗台上听得入迷,他多想也学一种乐器呀。一次他对乐队指挥邱爷爷说:"邱爷爷,我也想学乐器。""你想学什么乐器呀?""我想学葫芦丝。""好  相似文献   

19.
常言说: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同样是流行音乐的灵魂。爵士鼓是节奏性乐器,也是情感性乐器,自然爵士鼓也就成为流行音乐乐队中的核心。爵士鼓不仅仅在乐队中协同其它乐器——电吉它、电倍司、键盘等在演奏乐曲时起稳定作用,而且还具有塑造、渲染、烘托和丰富音乐形象,表现个性和色彩的作用。爵士鼓在演奏节奏型、速度、力度等方面要比其它乐器更胜一筹,即决定了爵士鼓在乐队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作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爵士鼓手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深厚的艺  相似文献   

20.
大提琴是一种低音乐器,具有音域宽和音色厚的特点,在乐队当中担当着低声部演奏的职能。虽然大提琴是一种西洋乐器,但是在我国戏曲艺术的表演和发展当中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大提琴是戏曲乐队当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虽然在开始的引入阶段并不顺利,甚至是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不过在大提琴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戏曲乐队开始接纳大提琴这一乐器,并积极发挥其重要的伴奏作用,辅助乐曲的情感表现。本文首先对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如何提高大提琴演奏者在乐队当中的作用,提升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