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世界》2005,(6):59-60
5月10日.广电总局社管司相关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向记者证实:“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文广传媒”)获得的IPTV牌照为39号令生效以来的首张牌照。”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文广传媒可以开办以电视机、手持设备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传播业务。  相似文献   

2.
9月5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三档全新栏目——《新闻早点》、《新闻快报》.《新闻超视》先后登场.以崭新的面貌亮相荧屏.接受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检验。节目开播以来.观众普遍反映,改版后的节目.无论是节目内容、表现手法、主持人状态.还是与观众的互动,都让人“耳目一新”.新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新闻超视》短信互动量每天都有大幅增长.短短几天已是“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3.
郑阳 《记者摇篮》2005,(12):35-36
“新闻力量”是最近一个时期各种媒体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宣传语,尤其是媒体自我包装时就更加常用了。如:《新闻晨报》:新闻力量.优化生活;辽宁电视台《新北方》节目:致力民生,新闻力量,等等。那么,怎样理解“新闻力量”?  相似文献   

4.
许承勇 《视听界》2002,(3):28-28
《南京零距离》定位为一档直播的“新闻与资讯”节目。作为主创人员之一,我“对观众的信息服务”这一观念主导下,找到了一块全新的天地。求新求变出奇制胜出奇制胜首先要有“奇招”,尽管  相似文献   

5.
曾逸芸 《声屏世界》2010,(10):37-38
央视新闻频道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自2008年3月24日开播以来.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仅赢得了收视率也赚足了业内的口碑。《新闻1+1》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赢得如此好成绩?它能否逃出以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困局而获得长久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解析央视《新闻1+1》节目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加减法”策略.即从对节目的优缺点分析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诞生的标志是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开播,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法制节目已经成为中国极具社会影响力和独特价值的电视节目类型。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目前全国开办法制节目的卫星频道有33个,各地的电视法制栏目有六七十个,法制类电视节目以专题类节目10%的播出量占据了19%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7.
9月23日至24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南京广电集团联合在北京举办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讨会。会议以南京广电集团《大刚说新闻》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节目内容、节目形式、节目运作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使广播电视节目办出个性,办出特色.壮大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阵地,使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的主力作用。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07,(1):65-65
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和发展改革研究中心近日在北京发布《上海真人秀节目产业价值链研究报告》:东方卫视的“四档真人秀”——《加油!好男儿》《我型我SHOW》《舞林大会》和《创智赢家》节目品牌商业价值达38.45亿元,对社会经济的未来可预期贡献超过百亿元。  相似文献   

9.
2000年6月19日晚上8:10.重庆电视台全景式日播法制节目《拍案说法》正式开播。目前,《拍案说法》在重庆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周一至周五21:30首播。《拍案说法》栏目自创办之日起,就确定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风格上要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
周岩 《声屏世界》2006,(4):43-44
从1998年至今,国内对“说新闻”这一节目形态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产生了一批有吸引力的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晚间播报》《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中央电视台的《现在播报》等。这些节目的出现、发展乃至收视率的提高,证明了观众接受它、认可它、喜欢它。但是,随着“说新闻”在全国各个电台、电视台以铺天盖地之势统领新闻播报天下的时候,很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形成了现在“说新闻”节目发展中的瓶颈。播报如何口语化“说新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解说词的口语化。“说”出的新闻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1.
在台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新闻中心高扬改革的旗帜,在节目形式、内容以及管理机制等各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力打造名牌节目。《阳光热线》入选全国首届新闻“十佳”栏目,《河北新闻》在尼尔森几次收听率调查中都遥遥领先,位居全台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头节目”,《今日焦点》、《全省新闻联播》等节目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回顾这两年的品牌运营,许多有益的尝试都成为孕育名牌节目的沃土。  相似文献   

12.
《第一时间》是辽宁电视台卫星频道的一档早间新闻节目.播出时间每天早晨6:30.全长45分钟,属于信息总汇类新闻节目。内容包含24小时重大新闻回顾.本地社会新闻.报纸新闻和国际新闻.以及各种服务类信息,如彩票信息.观众关心的问题反馈、当日重要信息备忘等。节目推出后.收视率迅速攀升,平均8%,最高14%.到现在《第一时间》稳定地运行了五年.目前在辽宁省内的平均收视率在6%左右.  相似文献   

13.
南京广电集团于今年3月开办的《大刚说新闻》是一档以“说”的形式为自身定位的新闻性栏目,“说”是它的特色.是它的核心。正如中广学会常务副会长李丹同志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讨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所指出的.《大刚说新闻》创办半年来,始终突出一个“说”字,紧紧围绕“说什么,怎么说”做文章.不断在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10,(1):66-66,71
新闻评论的定义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解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这个转引自国家广电总局编印的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广播电视业务》中的定义,对新闻评论的界定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5.
朱光 《记者摇篮》2006,(10):9-10
《关注》节目是沈阳电台经济频率早间6:00直播的新闻咨讯节目。开办13年来,收听率和满意度较高.在沈阳市各界干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04年被评为全国经济台“十佳”节目。 所以能够获得广大听众的认可,这和编播人员精心选择经济新闻,画龙点睛评论经济新闻,审阅把关提高点评水平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相似文献   

16.
冯必瑜 《声屏世界》2009,(12):44-44
改进节目结构,扩大节目影响力。近年来.都昌电视台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在农村节目的结构设计上,通过《都昌新闻》栏目开设“三农”专栏;在新闻节目中加大了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同时在《走遍都昌》栏目中加大了对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以及发生在农村的奇闻趣事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赵剑云  肖山 《新闻传播》2009,(8):137-137
2008年,《新闻快车》开播九年了,再创省城太原新闻节目收视率新高。很多人说,《新闻快车》好看,“导视”是这个节目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I0005-I0005
《大刚说新闻》为2004年3月1日开播的新闻直播节目时长32分钟每天17:48—18:20播出。该栏目以内容健康有趣主持形式轻松活泼为最大特点.在节目形式上有较大的创新.被江苏省广播电视局专家评议组称之为“南京地区新闻栏目同质化竞争中奋力跳出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19.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就《意见》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群众对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反映强烈问:最近,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在国内电视界出现了“说新闻”这个新名词。实践证明 ,“说新闻”这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亲和力强 ,很受观众欢迎。中央电视台的《现在播报》、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等新闻节目 ,都在采用“说新闻”的方式 ,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视率。一时间 ,“说新闻”成了许多电视台改革新闻节目的目标。但不少“说新闻”的节目与传统新闻节目的不同之处仅仅是解说词的口语化。例如 ,把“据悉”等书面化的语言改成“据了解”等大众化的语言。笔者认为这种改变没有真正理解“说新闻”的内涵。“说”与“播”虽然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