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专业化产业区尽管已经有大量研究,但该现象并未得到充分认识.专业化产业区在中国普遍存在,并具有类似于意大利式产业区的地方劳动分工与社会网络.可我国的产业区一直难以走出"低端道路"的困局,近期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本文以产业区的竞争力差异为分析基础,重新认识意大利式产业区.指出意大利式产业区的竞争力为产业区内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产业区形成的创新环境.以此为启示,以深圳金饰产业区为例,提出了以中国元素的工业设计为核心、以产业区创新环境建立为根本的产业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产业区布局受到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文章在基于城市产业区布局的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外部成本的视角分析城市产业区布局,并结合两者提出了新经济条件下的城市产业区布局的新设想。最后,运用这一新的设想分析探讨了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与产业区布局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1)
我国产业区发展正在不断的加快,风貌规划以及相关工作也受到十分广泛的重视,对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关注,同时对产业区风貌规划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文章以某开发区临港产业区风貌规划为例,着重介绍了如何对产业区进行总体风貌规划及控制引导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李林 《软科学》1989,(2):69-70
<正> 高技术产业区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信息密集地区,被誉为“立足于科学的工业区”、“未来战略产业的摇篮”。目前,全世界的高技术产业区正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出来,我国北京、南京、上海、沈阳、深圳、武汉等地也在纷纷创办高技术产业区。为了办出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区,有必要充分认识我国高技术产业区的功能,笔者认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功能。一、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高技术产业区内,有众多的联系紧密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易于将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创意产业区的不断形成与发展,使得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基于发展视角观察,创意产业区正在向复杂的共生系统发生。立足共生单元聚集、共生界面及模式构建、共生关系拓展3个阶段,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共生单元的不断博弈,创意产业区必然会朝着有利于共生系统发展的正向前进,整个系统会逐渐趋于平衡发展与自主进化。从创意产业区共生系统基本理论框架分析入手,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通过对798创意产业区构建研究以及中国创意产业区比较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作出有益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创意产业区的不断形成与发展,使得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基于发展视角观察,创意产业区正在向复杂的共生系统发生.立足共生单元聚集、共生界面及模式构建、共生关系拓展3个阶段,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共生单元的不断博弈,创意产业区必然会朝着有利于共生系统发展的正向前进,整个系统会逐渐趋于平衡发展与自主进化.从创意产业区共生系统基本理论框架分析入手,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通过对798创意产业区构建研究以及中国创意产业区比较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作出有益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7.
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通常定义为一种由小型独立的企业组成的地方生产系统,这些企业专致于单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在产业区中人们积极地合作,促进创新(Sforzi,1999)。学者们研究得最多的当代产业区是以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专业化集群为特征的意大利产业区,又称“第三意大利”(王缉慈,2001)。“意大利式产业区”(Itali-armte industrial district)定义为一种地理上高度集聚的企业集群,这些企业直接或间接地为同一个终极市场工作,其文化环境特征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共享知识,企业在一种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综合体里相互联系。产业区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相似文献   

8.
"创意产业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空间形式,成为城市新经济的增长引擎和源头,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重塑和社会生态的完善的全面创新.创意产业区代表着城市创新和功能空间转换的重要方向.对创意产业区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创意产业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将对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取向提供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9.
借助分工理论、网络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高技术产业区创新网络的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分析.在企业层面上,高技术产业区创新网络有效地打破了传统层级组织和市场组织中的企业疆界及其造成的创新瓶颈;在区域层面上,高技术产业区创新网络有利于保持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陈晔 《软科学》1989,3(4):41-45
<正> 一、搞好事业规划。纵观国内外高技术产业区的建设,可以发现,成功的高技术产业区无一不是经过精心规划、精心设计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的速度和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英国艾思顿科学园就是因为规划、组织、管理得法,才能够在三年的时间内取得剑桥科学园十年方取得的成绩,从而后来居上,成为世界著名的高技术产业区。高技术产业区发展的事业规划主要包括选择创办地点,确定主攻方向,明确阶段目标三大内容,现分述如下:1、选好办区地点。高技术产业区建设需要大批高质量的科技人员支撑,因而需要临近高校,科研机构聚集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11,(10):47-51
枣庄市是国家《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七大煤化工产业区中苏鲁豫皖产业区的核心区,是山东省鲁南经济带运河经济区中重点规划的煤化工区。近年  相似文献   

12.
借助分工理论、网络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高技术产业区创新网络的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分析。在企业层面上,高技术产业区创新网络有效地打破了传统层级组织和市场组织中的企业疆界及其造成的创新瓶颈;在区域层面上,高技术产业区创新网络有利于保持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肖雁飞 《预测》2009,28(6):13-17
创意产业区的发展源自文化和人脑创造力的投入,因而比一般产业区更具竞争优势。本文从系统演进特征角度探讨了其系统演进动力机制、路径、形态和生命周期演进特征等问题,所得出的系统演进模式图表达出创意产业区具有自组织增强和无限创新等特征,促使其不断更换创新类型,带来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长期性,展现出了一种新经济形态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具有耗能少、规模小、产值高、利润大的特点。高技术产业区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地区,是一种集教育、科研、生产、贸易、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共生结构,是高技术产业的孕育和成长基地,被誊为“立足于科学的工业区”、“未来战略产业的摇篮”。随着世界上第一个高技术产业区——美国硅谷的巨大成功,世界各地一大批高技术产业区相继涌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与协同管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硅谷的成功为契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区快速发展并取得可喜成绩,集群化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文章根据萨克森宁和波特的著名理论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协同网络进行研究,力图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江苏浦口科学工业园自1987年12月创办以来,已经历了近两年的发展过程。1988年我们在南京浦口区一块空地上白手起家,至今已创办起了8个开发实体,已创收几十万元。回顾整个创业过程,借鉴国内外高技术产业区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要创办出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区,应努力抓好五大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世界发明》2009,(8):1-1
近几年,各级政府在中央政策的驱动下,都在所属行政区域内,把创意产业区的建设作为政绩目标去积极推进与实施。但在今天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所有创意产业区都在接受前所未有的考核,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特别是那些在构建中缺乏创意,人才和市场定位失准而匆匆上马的创意园区,很可能遭遇“早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3,(12):27-27
<正>近年来,内江经济开发区采取五大举措助力台商工业园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科学合理布局。内江台商工业园按照"绿色、低炭、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进行统筹规划,重点发展计算机关键设备,培育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整个园区按照"一园五区"(即:产业孵化区、电子信息产业区、精密机械产业区、高端技术研发区、生活配套区)进行功能分区,围绕"产业集群优化,投资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总体要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内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五举措,积极助力台商工业园发展。一是科学合理布局。内江台商工业园按照"绿色、低炭、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进行统筹规划,重点发展计算机关键设备,培育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整个园区按照"一园五区"(即:产业孵化区、电子信息产业区、精密机械产业区、高端技术研发区、生活配套区)进行功能分区,围绕"产业集群优化,投资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总体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PPP项目"SH市能源重化工工业园XLR产业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定量、定性分析,对该项目的建设财政承受能力进行论证,分析了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