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不变的课题。当今素质教育更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课上成一堂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乐于接受,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有三心。所谓三心,即要有一颗童心,一颗强烈的事业心,一颗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爱心。  相似文献   

2.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此,教育的本质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这就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在教学中给学生多一些的灵魂牵引、心灵导向,充分关注学生情感与兴趣,用心灵去呵护心灵,达到个体生命不断的快乐与激扬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教师保持一颗童心,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挚情感的心理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动力之源。拥有一颗童心,才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甚至形成不可逾越的代沟。这样就需要老师常怀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真正地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他们像一条管道,源源不断地为学生输送着知识的养料,演示着做人的道理。而一颗颗年幼不经世事的心其实更需要教师真挚的赞扬和关注,这是学生力量和信念的源泉。因此,我们教师应学会鼓励和赞扬,让它成为一种习惯,去温暖一颗颗渴望爱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正>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沃土,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面对初入校园的一年级学生,教师心里时常五味杂陈:这些可爱的面孔将要接受什么样的知识,他们又要形成怎样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一颗爱心是教师应该秉持的道德和人性光环,一颗童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的彩虹之桥,一份理性是为师之道睿智与创新的源泉。在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中,教师要用爱心和智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并引导学生用他们的热情和纯真打开魅力无限的语文殿堂之门。一、逐韵而歌,随舞赋词一年级学生乐动好玩,尤其对于韵律感十足的韵文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以韵文为主,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教师师风的角度提出,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核心之一。认为以爱育人就应该做到爱岗敬业,以身作则,赏识学生,关心和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7.
柯长平 《教师》2012,(30):104-10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同时,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与激发,使直接兴趣发展到间接兴趣,最终形成乐趣。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是依赖兴趣"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有无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显的很重要。下面本人对如何培养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的学习兴趣,方面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热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课内外都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如果学生能够由衷地理解和信任教师,对教师充满了敬  相似文献   

9.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时刻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适时提出改进措施,以及时矫正他们随时会出现的偏差。教师要以一颗循循善诱的心去感化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要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学生为本开展日常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简单谈谈自己如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公平是学生的主观感受,而不是一种客观状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手中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教师对学生的偏爱普遍存在。不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是不同的公平,并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教学公平相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社会公平取向下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均衡模式和市场公平取向下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极化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要求教师在公平与偏爱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是要消除公平与偏爱之间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是对孩子的爱。育人要有一颗爱心。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还要有一颗爱学生  相似文献   

12.
兴趣,就是对某种事物积极的情绪。兴趣的产生,往往源于成功。因此,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呢?一、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让学生成功的环境(一)要学会欣赏。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即使学生作文在教师看来是优秀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得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那么,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呢?一、游戏激趣学生愿意玩玩具,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语文"玩具",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应该像陶行知先生的诗句所写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让我们捧着一颗爱心,去沐浴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去照亮每一个学生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兴趣,将兴趣作为教学一种手段,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力量是强大的,尤其是对于英语学习而言。学生面对那些陌生的单词和句子,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自然不愿意去接触,从而直接影响到英语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英语水平。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兴趣"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教师,自然就会喜欢他所  相似文献   

17.
陈子仪 《师道》2007,(6):47-47
理想的德育,是无痕的、是智慧的。这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它要求教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灵,一颗比天空更宽广的心灵,一颗懂得教育艺术的心灵。教师的教育应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似文献   

18.
物理课堂提问是抓住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力,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提出富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就会恰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中,激起学生思维上的涟漪,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伟大事业,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灵魂,是学生走向何方的向导,还是素质教育的先锋官。作为班主任,我们每天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更是一颗颗等待滋润的稚嫩的心灵。怎样才能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又如何才能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茁壮成长?这就要班主任具有独特的班级管理能力,及时发现学生之间出现的种种问题,更需要有解决这种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培养学生干部,让学生认识到班级就是自己家的能力。在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十年里,不仅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更感受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纯洁的友谊和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时的那份喜悦及幸福。  相似文献   

20.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不是单纯的教师"教"与学生"学",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开启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是不同年龄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