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扩大队员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今年"星星天"栏目的"诗歌鉴赏"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诗妙对,希望大家喜欢。--编者  相似文献   

2.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鉴赏文学作品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孟子曰:“诵其诗,谈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知其人,还要知其人生活的时代,即社会背景.中学文学鉴赏,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写作技巧,达到语文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鉴赏文学作品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孟子曰:“甬其诗,谈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知其人,还要知其人生活的时代.即社会背景。中学文学鉴赏,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4.
古代诗歌按内容可分为边塞诗、田园诗、登临诗、咏物诗、怀古诗、送别诗、闺怨诗、羁旅诗、题画诗等类型。了解每类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然后看自己阅读的诗歌属于哪一类,再结合审题从容作答。  相似文献   

5.
鉴赏一首诗歌,就必须品味一首诗的语言文字,尤其要注意一字传神的地方,这是我们鉴赏诗歌的第一步,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必须要涉及的考点。因此掌握诗人炼字的基本规律,以及不同词性的词在诗中的不同作用,对我们鉴赏一首诗而言至关重要。我国古典诗歌在语言上经过千锤百炼,古代诗  相似文献   

6.
一、点词读句 帅:这节课老帅带大家学习一首古诗.看黑板,诗的题目是-- 生:<牧童>. 师:上课之前,同学们有没有渎一读这首诗啊? 生:读了. 师:我知道,学这首诗,对你们来说不算困难.因为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字,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那是非常简单的事.今天老师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大家做到熟读--(生:熟读成诵).现在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练习朗读.开始! (生自由朗读)  相似文献   

7.
诗歌作为最早出现也是最早趋于成熟的文学样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喜欢.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人都能正确鉴赏诗歌.即使是水平较高的文化人,想获得好的鉴赏效果,也不能没有必要的训练和指导.鉴赏诗歌第一步要弄懂"诗家语",接着是以意逆志,进入意境,最后注意品尝诗歌的韵味.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1.从诗词专家的论述和其鉴赏实践看,讲究章法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 著名语言学家、诗词专家王力先生在讲析《望岳》等三首唐诗的章法时指出:"因为诗有跳跃性,有时候读者摸不清来龙去脉,初学诗的人还是应该先讲究章法。我们今天不鼓励大家学写诗,但要欣赏诗,就得从章法上来欣赏。”  相似文献   

9.
贬谪诗摭谈     
贬谪诗顾名思义就是被贬谪的人写的诗,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诗人的身份。2013年江苏高考考了唐庚的贬谪诗《醉眠》,学生觉得好陌生。此前,学生只在中学课本读过东坡的贬谪诗《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所了解的只是东坡先生豪放的词风和旷达的心境,而对于素有“小东坡”之称的唐庚却一无所知。其实,学生面对考题的这种陌生与茫然更多的源于平时诗歌鉴赏知识的积累和储备的不够。在平时的阅读鉴赏中,我们要进行专题性阅读,善于总结整理同一类题材的诗词中共通的因素,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知一通百的效果。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品读鉴赏“贬谪诗”。  相似文献   

10.
我们把近两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作简单梳理后可以得出,鉴赏的诗歌,朝代不出唐宋,诗为绝句,词是小令,作者有著名诗人,也有相对陌生的。但题材主旨都是最常见的易于理解的思乡诗和写景诗。考查内容,重点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涉及意象、细节、对偶、比喻、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语言鉴赏涉及炼字、语言特点。由于2005年古代诗歌鉴赏增加了分值,命题形式也由一题两问改成两题两问或三问。一般第一题是理解确认,第二题是赏析。由此师生可以大体确定复习训练的范围:唐诗宋词中的小令和绝句依然是重点,即使…  相似文献   

11.
情知互动教学的"知"是指认知.这里既指感知、记忆、想像、思维的心理因素,又指感觉--思想--知识、智慧的心理过程,即知的心理过程.情知结合教育的"情"是指广义的情,即情意.这里既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心理因素,又指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心理过程,即情的心理过程.情知结合教育就是从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出发,把情和知两个客观过程统一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品德、智能、情意统一的教育,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重认知,又重情意,以情促知,以知促情,情知交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滋味 ,诗学鉴赏论诗的鉴赏是诗评的先导 ,没有鉴赏 ,便不能将诗评引向深入。但是在具体诗评中 ,鉴赏和评论往往融为一体 ,同步前进。如果说诗评着眼于理性的判断 ,那么 ,鉴赏则是侧重于感性的直觉 ,是鉴赏主体艺术感觉的升华 ,是浮沉于诗的形象世界所唤起的一种特殊感觉精神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诗评是净化了的鉴赏 ,诗评的提高 ,有赖于鉴赏的深入。但是诗的鉴赏作为精神生产的一种传导手段 ,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往往渗透到鉴赏主体的心灵深处 ,引起强烈的回响 ,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审美的愉悦。诗的鉴赏如同品尝美味。陆机《文赋》云 :…  相似文献   

13.
第一步:读诗应知诗家语古诗词鉴赏的第一步就是应该读懂诗歌,诗歌的意思读不懂就谈不上鉴赏。例如上海某年的高考题要求考生将杜甫《秋兴八首》中的两句诗按一般的语法结构加以调整,这两句诗为“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乍看起来,这两句诗既没有生僻的字眼,也没有古奥的知识典故,可是连读起来就是不知所云。其实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倒装的句式,按照一般的说法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杜甫在这首诗里主要是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稻是被鹦鹉啄余的香稻,梧桐是被凤凰栖老…  相似文献   

14.
面对诗歌鉴赏试题,有的同学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从何说起,答非所问。在此,笔者将高考的诗歌鉴赏题型进行归类,并针对各类题型谈谈解题对策。第一类题型:语言鉴赏型常见设问方式:①你认为这首诗中某联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②某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为什么?③某字(词)是贯穿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④某字(词)是什么意思?在表  相似文献   

15.
<正>核心素养视域下,我们该如何让古诗教学发出熠熠的光彩呢?我觉得可以实施"知人论世""知诗论诗""知世论人""知言论诗"的教学策略。下面就结合《声声慢》的相关教学片段,作一些简要分析与阐释。一、知人论世——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知人论世的方法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语文教学要根据学情来确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鉴赏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审美活动。对诗歌的鉴赏虽然没有“秘诀”可言,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本文拟结合今年的语文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略举一二言之。第一,鉴赏诗歌应从感受形象出发。任何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离开了形象,便无所谓文艺;离开了对形象的感受,便谈不上对艺术的鉴赏。对绘画作品,我们是通过感受它的形象进而领悟它的内蕴;对音乐作品,我们是通过感受它的节奏和旋律进而领会它的情感。诗歌也是形象感特别强烈的艺术形式之一,鉴赏诗歌也必须首先从感受形象入手。赵师秀的《约客》一诗,既有自然形象——雨、青草、池塘、蛙;又有人物形象——待客不至  相似文献   

17.
名诗鉴赏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喜。首联中一个“好”字含情,盛赞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生命和情感。颔联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相似文献   

18.
读一些饱含哲理的小小诗歌,是一种浓缩的享受,可以从多个角度启发写作灵感。下面笔者收集了一些微型诗,大家一起来鉴赏。  相似文献   

19.
家乡的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些都是赞颂我们南方水果--荔枝的诗.广东省茂名地区是全国有名的荔枝生产基地,我们每年都是在五六月间采收成熟的荔枝果实.  相似文献   

20.
初唐王勃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大家耳熟能详。古往今来理解、赏析它的文章也很不少。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是目前比较权威的阅读欣赏唐诗的参考资料,该书第22页对该诗作了鉴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