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卷纸又称衍纸,是将细长的纸条卷起或折叠,按色彩和图案排列,再用胶水拼贴,制作出一幅幅风格奇丽的衍纸。这些充满想象和生活情趣的卷纸,真让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化学     
《中国科技奖励》2014,(12):10-11
这组作品源自一个名叫"美丽化学"的拍摄计划。在这些作品中,原本艰深玄奥的化学反应也流露出浪漫的情怀。圈外人很难想象,当不同的化学物质互相接触后,竟然会幻化出如此绚烂的色彩和纹理,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现代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3.
绘颜绘色     
<正>春天,小草开始发芽了,四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季节是一切美好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汇总,本期给大家展示的8幅绘画作品中,有学习雷锋精神的,有植树造林的,有山上绿草茵茵、野花飘香的……春天的美好画不完,画眉姐姐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顺风顺水,身体棒棒,学习更上一层楼,创意多多添新画!2023年我们一起加油吧!  相似文献   

4.
人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物质世界中,经过长时间的生活积累,对各种物象的色彩产生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如:红花、绿叶、蓝天、白云、青山、碧水……。这些物象的色彩,便是我们通常说的“固有色”。 “固有色”的产生,是与光和不同物体的不同物质构成分不开的。我们知道,光,经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而不同物质在接受光的照射时,对各色  相似文献   

5.
《荷花》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作品,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的荷花图,课文同时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教学中,要借助课文内容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并在想象中进一步领会、学习课文的语  相似文献   

6.
一幅色彩画,需要具备色、形、景、情等诸方面的因素,才能成为一幅优秀的作品.色调是色彩的整体效果;形是色彩的依据;情景相融使色彩画具有生命感染力.所以将诸因素融于色彩写生课堂教学之中,才会描绘出完美的图卷.  相似文献   

7.
房子是孩子司空见惯的建筑,这幅作品是由一次美术课《我们的幼儿园》生成的。小作者利用水粉与油画棒结合。采用块面的构图形式,展开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图画,体现了一个孩子内心的色彩世界。  相似文献   

8.
窗外,是一片苍翠的绿色。 室内,是一幅幅色彩班斓的幼儿自画像,那跳动着的色块与大自然的秀色交融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如果你未身临其境,很难相信这些画居然是五六岁的孩子画的,这些作品就诞生在刚逝去的两小时内。 “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我们色彩启蒙班的最后一堂课了。老师想保存一幅小朋友的作品留作纪念,愿不愿意啊?”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伍尔夫大量借鉴使用了许多艺术手法,使用了光线和色彩,以更好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作者认为光线和色彩是理解该小说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伍尔夫正是通过频繁使用色彩和光线来增强小说的想象空间,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之间.  相似文献   

10.
何峰 《辅导员》2012,(33):77-78
新课程标准提倡尽可能利用地方艺术资源及废弃材料进行美术课教学。我们生活中就有许多的废弃碎布料,这些碎布的来源质地、花纹、色彩更为广泛,若将这些材料进行积极性创意组合,拼贴后即成为一幅有着独特肌理、丰富色彩的作品。各种布质材料蕴藏了可观的形式之美,提供了许多可开发的潜力.我们将这些布质材料融入到美术课中,使  相似文献   

11.
孔庆萍 《学周刊C版》2014,(12):225-225
色彩,总给人鲜亮、醒目的感觉。所以,诗人和画家都喜欢运用色彩表现生活,但手法却不尽相同。画家是在画纸或画布上直接用色彩表现,给人直观的美感;诗歌却通过语言描写色彩,唤起读者的联想,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或烘托气氛,增强诗情画意;或提供丰富的想象余地,激发人的情感,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大胆奇特的想象,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天姥奇梦的画卷。一、色彩之奇。天姥之梦的梦境,主色是明朗的,而梦境中闪耀的是缤纷的色彩。这里有荡漾的“渌水”,彩霞托出的红色?“海日”,多色的山花,青色的长天,水面的淡淡薄雾,飘曳的七色霓衣,耀  相似文献   

13.
第一课时 一、交流故事,激发想象 1.饱含深情激发兴趣。(上课开始,伴随着轻松活泼的音乐,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比现实更美丽、更可爱、更奇特,甚至涂上大胆幻想色彩的图像。)随着画面的出现,教师模仿  相似文献   

14.
在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上了一幅甚至多幅插图。它们以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低年级小学生尤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被直观形象的插图所吸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插图,有利于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轻松地识字、释字、学文,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玩色活动是培养托班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的有效手段。我们在了解托班幼儿绘画心理的基础上,从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着手,使玩色活动成为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的切入口。活动的开展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用喷画的方法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将颜料按一定比例调匀倒在喷壶中(喷嘴松紧可调节)。幼儿可拿喷壶对着瓷砖或白纸任意喷画。喷出的画散开的犹如一朵大烟花,细长的如同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这些大块的色彩给孩子的视觉以强大的冲击,激发了他们对色彩的兴趣,为玩色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写作既需要通过现象去获取材料,通过丰富的想象去丰满材料,又需要自己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安排材料.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将想象训练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只有进行合理的想象,才能使文章成为一幅幅"绘画",一张张"相片".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想像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也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穿越时空,给作文插上飞翔的翅膀,写出充满奇异色彩,有个性、创意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正色彩,总给人鲜亮、醒目的感觉。所以,诗人和画家都喜欢运用色彩表现生活,但手法却不尽相同。画家是在画纸或画布上直接用色彩表现,给人直观的美感;诗歌却通过语言描写色彩,唤起读者的联想,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或烘托气氛,增强诗情画意;或提供丰富的想象余地,激发人的情感,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古人写诗时,很善于运用色彩这种绚丽的视觉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如用明亮而轻快的色  相似文献   

18.
海底狂欢节     
这是一幅立意明确,构思完整的作品。饱满的构图,有趣的细节,表现出小作者较强的创作能力。整幅画色彩丰富,线条流畅,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意象色彩是中国传统美术在中国哲学思想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色彩文化体系,是艺术家用色彩创造出的心物相契、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色彩运用体系。中国画的色彩经历了一个由色墨并重到水墨为上再到色墨并举的演化过程。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我们应该明确意象色彩的价值,色墨并重、随情赋色应是当代中国画的色彩之路。  相似文献   

20.
《太原大学学报》2017,(3):90-92
位于太原市的娄叡墓是一座北齐晚期的大型墓葬,保存下来的彩绘壁画71幅200余平方米更是堪称南北朝时期绘画的代表作。壁画以构图的层次、人物的形神、马匹的动势、精美的线条和浓淡相宜的色彩等营建了完美的空间感和时间感,使观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栩栩如生的宏大场景,更给了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