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是承载着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先贤智慧以及智慧的表达,是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学材。在关注文言的同时,从文言文中挖掘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元素,引导学生关注史实的真实性表述,先贤智慧的现实性价值,观点的批判性思考,思辨智慧的表述方式等,让学生依托文言学文章、文化、思想,让文言文教学超越应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当下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低效高耗现象屡见不鲜,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改善这一问题。在人物传记教学中发现,"形象祛蔽"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改善文言文教学低效高耗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应该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对学生加以熏陶,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要人为地把"文"与"言"割裂开来,以致于使文言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4.
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适时创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机会,为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材,打破思维定势,独立思考,并利用史料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激励评价机制,对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批判性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学习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这是改变文言文教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现象的需要,也是新教材改革及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内在呼唤。通过探究文言文批判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史实,关注先贤智慧的现实价值,提升思辨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将批判性思维教育课程化,是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产生学习的根本问题是问题意识,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深入思考,真正进入学习的状态。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且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7.
批判性思维是高中生必备的思维品质,文言文教学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提升自身教学技能,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前提下,交给学生必备的工具书夯实文言知识基础,落实群文阅读在质疑探究中将学习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于问题判断的能力。同时学生自身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是建立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的,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非常有必要,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及方式进行总结讨论,谈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从拓展学生思维境界、挖掘学生思维深度、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必要性与必然性。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应当遵循隐性培养的思路,"只做不说",确保学生能够在批判性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能力。在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基于质疑与实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答司马谏议书》教学实践为载体,探索文言文阅读中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路径。通过引导学生聚焦文本驳论,梳理逻辑思维,依据助学材料,开展质疑探究,借助辩证分析实现对驳论的审视,达成理性认识,有益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培育批判性思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历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来对学习的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理性的看待和分析。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需要教师积极探究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教学思维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公共教育学(简称"教育学")教学面向未来教师,培养批判性思维具有长远的意义。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精神的人格特质可以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强化。围绕教科书的观念和言说,教育学教学可以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思考教科书文本,发展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李洁刘捷 《时代教育》2014,(11):180-181
景观设计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是景观设计教学的重点。批判性教学有利于带动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生成对问题的新见解。本文就景观设计教学中如何开展批判性教学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对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创新的基础应具有批判性思维。本文论述了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以及其意义,探讨了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引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佘蜀强 《师道》2013,(5):24-26
语文教学中,培植批判性思维,是非常显要的教学旨归。笔者始终认为,培植批判性思维,要源起于教师,终究,要显效于学生。为便于问题聚焦,笔者将以教师如何培植"批判性思维",教师又该如何养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两个话题开展讨论。一、开源方有活水:教师批判性思维的培植"开源方有活水"。欲想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首先,教师自然要秉持如此的思维品质。然而,提及语文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始终,我们感言渺不可及。王荣生教  相似文献   

16.
高中历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思考和评价能力,以及促进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发展。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多变的历史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聚焦于“审辩式思维”的深度学习方法。审辩思维强调思考、推理和论证,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和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本文将通过分析历史教学中的审辩思维培养策略,探讨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发展审辩思维,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面对这些经典的文言文,如何让学生在经典面前依然拥有自我,独立判断,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经典篇目时获得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成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将经典的文言文教出新意,刷新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让语文课堂生成出新的思考和意识,这需要教师敏锐捕捉其中的教学价值。《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篇目中一篇著名的政论文作品。作者苏洵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并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载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造成了语言和文字的割裂,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此,文章将文言文教学和思考能力有机结合,探寻四条有效路径:在情境中激发思辨兴趣;在问题中培养思辨习惯;在思维导图中强化思辨训练;在文与言的结合中深度挖掘思辨内容。这些做法旨在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质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人类最重要的高级心理活动,历史教学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认识等在质疑、思考和建构基础上进行客观评判。但是,会质疑并不等于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可能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自我中心或公正。公正的思维要求我们一视同仁地质疑一切主张,历史教学应立足于思维公正性。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具争议的改革,结合这一课教学内容探讨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设置问题、进行思维训练以涵养学生思维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20.
缺少批判性思维是抑制大学生综合能力增长的不良因素之一,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是提升大学教学标高的时代要求。大学教学必须适应这一时代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创造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环境条件,健全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渗透机制,建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贯彻模式,确立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考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