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军校都普遍反映做学员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难,效果也不如经前理想。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多方面的。尤其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但从我们自身来说,不能很好地根据学员不同学习阶段的思想心理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致使教育内容、方式与学员的思想需求和心理渴求相“错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军校学员本科四年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并提出了教育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办教育要按教育规律办。什么是教育规律?它的范畴多大?我们认为,教育规律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教育规律的社会性;其二是教育规律的对象性;其三是教育规律的科学性.所谓社会性,即办教育必须适应其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机会供给的现实主体是中等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高中;而目前国家的政策定位以后者为主,前者被置于边缘位置。这就造成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定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不相适应、与农村高中教育供给能力不相适应、与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相违背的错位现象。为此,必须扭转我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错位现象,实现农村教育的三大转变、完善一大体系、制定有效措施,以牢固确立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中的客观、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4.
斯文 《安徽教育》2012,(5):30-32
<正>综观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可谓问题多多。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按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的说法,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谓"上不着天",是说我们的教育科研不能影响决策,不能为制定教育政策服务。所谓"下不着地",是说我们的教育科研无  相似文献   

5.
一、贯彻<职业教育法>是搞好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保证 1.贯彻<职业教育法>有利于高职院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搞好高职院校建设应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高职教育必须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规律,产教结合的规律等.但是,目前有许多高职院校及其教职人员还不能较好地掌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或不能自觉地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办事,这就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关键要靠贯彻<职业教育法>依法治教来解决.因为<职业教育法>的功能就是用法律的主观规则去反映教育规律的客观法则;使人们可以透过法律来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被法律固定下来后,人们依照<职业教育法>办事,实际上就是依照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办事.这就把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发行为转化为必然行为,从而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按照高职教育规律办事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2002,(1)
第一,更好地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参加教育科研必然要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并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第二,更好地做到两个“适应”。一是与国际上教育改革需要相适应;二是与国内更新教育观念需要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用思想行走的事业.所有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无不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践行者;一切成功的教育改革,无不发轫于教育理念的创新.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经常吸纳先进的教育思想,他终将与优秀无缘;一个区域的教育改革,不能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指导,那将会影响区域内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孩子的幸福生存.理念的创新程度,决定着教育教学创新的力度,决定着教育改革推进的广度与深度.区域教育改革必须把武装教育思想和转变教育观念摆在先导地位,并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8.
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教职工年终评优优秀等次的人数不能超过教职工总数的15%,大多数教职工与优秀无缘。这种现实情况,一方面,容易导致教职工之间的无序竞争,一些教职工为了获得优秀等次而不择手段,造成教职工之间的不团结;另一方面,也打击了部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致使部分教职工不思进取,影响学校工作的顺利推进。笔者认为,年终评优要真正起到促进教职工成长和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作用,就需要遵循教育规律,设计出较为全面、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多方面、多角度公正、客观地评价教职工。  相似文献   

9.
现在研究企业教育产业化,首先应该明确它的定位,其次应该明确它的定义,最后才能给它以明确的定向。企业教育应该如何定位呢?企业教育的历史定位(时间定位)是现代教育。它应该按现代的发展规律办事,特别是在我们国家,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既不能超越阶段也不能倒退回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无疑,在这种前提下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在其中,企业教育产业化也不  相似文献   

10.
论高职教育"错位发展"战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职教育与本科院校错位发展,是战略思想的创新。高职教育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即培养职业岗位的银领和高技能人才。它不能将培养目标放在学术型、工程类人才或“专升本”上面。高职教育必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结合。当前解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可以使高职教育按照错位发展战略更好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的事实 ,意味着WTO的原则和规则在中国必须得到严格的遵守。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构架、运行规则 ,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教育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其中表明高等教育系统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 ,不可能游离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 ,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竞争原则等 ,也必将作用于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 ,研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如何促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变革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主体教育实验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教育实验经过前主体教育实验阶段、起步阶段、发展壮大阶段三个阶段的发展 ,催生、丰富和深化了主体教育理论 ,自身科学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今后它将克服现有的不足 ,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它给教育实验的发展带来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制到法治,是世纪之交中国法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法治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要求我们加深对两个概念内涵的研究和探讨;法制侧重于静态的制度描述,法治则追求法的理念、精神和原则;法制的价值取向不明,而法治则执着地表明和追求其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离不开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弘扬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开发几个环节最为关键。首先,没有传承,创新和开发无从谈起。文化传承,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让教育变成"化民成俗"的教化,寓教育于社会、生活中。其次,文化创新,不能脱离生活,生活是创新的源泉。最后,文化资源开发,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教育转换为主导。  相似文献   

15.
蒲蕊 《教育研究》2006,(6):34-40
评估型政府的形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一个共同特征。对“评估型政府”概念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政府管理教育职能的改变,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政府如何在放权的同时保持对公共教育的强有力的领导。在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评估型政府的形成与发展意味着政府与公共教育关系的重建。在我国,公共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出现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的政策思路和改革路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政府管理教育模式与新的政府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6.
物理科学泰斗的执教风范与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就数位诺贝尔科学奖荣膺者的教育思想及其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风范作一简要的论述.籍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为促进当今我国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一个十分难得的借鉴和参考,以及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bes the extent to which education can be identified as a factor in rural depopulation.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Scottish Hebridean island of Raasay which has seen significant population loss since census records began in 1841. In this study the post-school destinations of all pupils enrolled at Raasay School 1901–2000 have been plotted. In addition, a sample of school pupils from 1941–2000 have been questioned about their decision-making in relation to post-school destinations. The study shows that a remarkable 86% of school pupils left the island during that century. Further education was the main reason respondents gave for migrating after leaving school but the data also suggest that it is lack of suitable employment that keeps them away.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while education is implicated in island depopulation, of more significance is suitable employment, much more so than aspects of infrastructure such as transport and housing.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several surveys conducted since the 1990s onward,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that in terms of the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class differentiation is far starker than that of urban/rural income in contemporary China.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that focused on students enrolled in 37 universities, the chance of farmers children to have a higher education is 5.6 times lower than that of nonfarmers. If we compare the chance of government and party officials children with that of farmers children, the ratio will rise to nearly 18:1. More seriously, the recent boom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not lessened but, in fact, worsened the structural factors of this inequality. The skyrocketing tuition fee constitutes an escalating fence that keeps the children from low-income, marginalized families away from acquiring higher education. Translated by Chen Xinqin from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5, 3  相似文献   

19.
认真剖析目前我国行政违法之现状,有利于我们从整体战略上把握行政违法,透过表面现象,挖掘行政违法的社会、历史、心理根源等;从而找到预防和矫治行政违法的良方,并相应地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规范、监督行政行为,减少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并使之合法合理,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20.
J.M. Breuvart 《Interchange》2000,31(2-3):279-292
Whitehead and Weil have both written books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helping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Kant's moral philosoph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is question in the light of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s in Whitehead's philosophy between cosmological and ethical law an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Kantian morality is thinkable in terms of Whitehead's understanding of ethical law. It will then consider whether Weil's views in Logique de la Philosophie would be helpful in revisiting the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the teaching of citizenship is the most urgent task which any and every educator faces today since the ideals of civilization which promote morality cannot be realized without the power of the st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