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一块饼干     
那是女儿4岁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丈夫把上幼儿园的女儿接回家后又匆匆赴一个饭局去了。看到一天不见的妈妈,女儿格外亲切。“妈妈,妈妈!”女儿欢叫着扑进我的怀里。我却很不耐烦地推开女儿,“乖,妈妈还要做饭,你自己到一边玩去!”看着我烦躁的脸色,女儿乖乖地向玩具箱走去。忽然,她停下了脚步,想起什么似的,又走了回来。“妈妈,闭上眼睛!”“哎呀,你自己玩吧,妈妈还有事。”女儿不解地看着我,执拗地说:“妈妈,闭上眼嘛!”“好好,就一下,你就自己玩啊。真麻烦!”我佯装闭上眼睛,却看到女儿去书包里掏呀掏,掏出一个小  相似文献   

2.
女儿赵辉现在7岁。她聪明专注、爱好广泛、博览群书、勇敢自信,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精灵。 三岁时女儿会读书了,她百倍地夸奖我:“妈妈你多幸福,你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女儿!”那以后不久她读了我为她记的成长日记,三岁多的小人儿竟眼含热泪地偎在我怀里说:“妈妈谢谢你,我小时候身体那么差,你比别的妈妈辛苦多了。”是啊,女儿5岁前,我一直生活在她可能是个脑瘫儿的阴影里,哪里还敢奢望她能成为一个高智商的孩子。我只求苍天有眼,让女儿长大后能自己照顾自己。 从怀孕一开始,我的身体反应就相当强烈。首先吃不下,十月怀胎我只能…  相似文献   

3.
早晨,我正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地看书。这时,家里来了几位陌生的客人。其中一位阿姨看见我聚精会神看书的样子,对我妈妈说:“你的女儿真乖,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在家看书,真懂事。”听到了这句话,妈妈先是一愣,后来不知和阿姨说了什么。我心里纳闷极了,哪里又冒出个“女儿”来了,家里明明就我一个男孩在啊。客人走后,我问妈妈刚才的怪事,妈妈笑眯眯地说:“你自己照照镜子吧!”说完就递上了一面镜子。这一照,可把我吓了一大跳,头发又长又乱。妈妈在我后面说:“头发这么长,都可以扎小辫子了,难怪别人把你当成是‘女儿’。”妈妈边说边掏出十元钱,让…  相似文献   

4.
《家庭与家教》2006,(11):51
前一阵回老家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让孩子教你?”我更来了兴趣。他说“:是呀,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  相似文献   

5.
在本刊开设的“孙老师热线”中,咨询员曾接到这样的一个电话:一位妈妈非常生气地诉说她9岁的女儿偷拿家里的钱。她是这样说的:“我的女儿9岁,上小学3  相似文献   

6.
女儿小宇今年已经6岁了,上小学一年级了。回想起六年来女儿的成长历程,有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女儿刚刚5岁。有一天,家里挂炊具的挂钩又从墙上掉下来了,铲子、勺子落了一地。我不禁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唉,这可怎么办呢?”我把散落在地上的炊具一一收拾起来,就去忙别的事了。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7.
多丽一直热切地盼望着附近会有一个孩子可以和她一起玩儿。我的女儿多丽今年10岁,是一个在家里活泼好动、见生人又很怕羞、不善交际的小女孩。这天,我和女儿正坐在厨房里吃午餐。透过窗户,我们清晰地看到一辆卡车开到了街角处的那所蓝色的房子前。车停下后,从车上下来了一些人,开始从车里往下面搬家具。原来是新搬  相似文献   

8.
晚上,我和妻在看电视,从女儿的房间传来有感情的读书声,我俩相视一笑,心里有一种幸福感。豆豆,我女儿的小名,学名王沁园,7岁,一年级学生。现在她已经养成了每天睡觉前读半小时课外书的习惯。女儿爱读书是我们俩教育的结果,功劳最大的还是妻。记得女儿三四岁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带她逛书店。刚开始是妻翻着色彩鲜艳的图画书给她讲故事,渐渐地是她缠着我们给她讲,讲了一个又一个,有时感到有些烦,妻总是比我有耐心。睡前一个故事是少不了的,从《西游记》《红孩儿》到《哪吒》。小人书是买了一本又一本,碟片《蓝猫》看了三四遍。到了幼儿园中班,豆…  相似文献   

9.
小蜜蜂     
晚上,我和三岁的女儿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可是,女儿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我悄悄地问:“宝贝怎么睡不着?”女儿奇怪地对我说:“妈妈,有小蜜蜂在嗡嗡叫,它在和我说话。”我好奇地开灯一看:原来是蚊子,女儿的脸上还被咬了一个大疙瘩。我又心疼又好笑地说:“不是小蜜蜂,那是蚊子,快抹点儿花露水。”  相似文献   

10.
女儿上大学后,家里买了一台电脑。春节女儿放假回家对我说:“妈妈,平时我到外地上大学,电脑一闲就是半年,你也来学学电脑吧?你学会了电脑,自己一人在家就不会寂寞了。”“什么,电脑?”让我学电脑?我愣住了。电脑是我这个50岁的老太婆玩的吗?我上网做什么?玩游戏吗?还是上网聊天呢?真是可笑!让人家知道了,该不会说我的神经有病吧!这是做梦也没想到的啊!再说我可是连一个英文字母都不认得,一个英文单词都不会的!看着自己整日里劳作变得又粗又短的手指,键盘怎么能会用呢!女儿并不泄气,仍然搂着我的脖子一个劲儿地说:…  相似文献   

11.
郁兰 《家教指南》2006,(9):62-63
早期教育家卡尔·威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到五六岁时的教育。”我深深地坚信这一点,因此,我把培养女儿的好习惯放在了第一位,并把这看作是送给女儿一生的宝藏。学会分享为了培养女儿同甘共苦的好品德,我从不让她独自一人吃任何好的东西。尽管有时候家里只剩一个水果了,我也硬着心肠和她对半分,让她觉得“分享”是快乐的“,独吞”是可耻的。由此“,一个人吃不开心,大家一起吃才开心”成了我们家晚饭后吃水果前女儿必说的一句话。懂得体…  相似文献   

12.
女儿办家报     
有一次,女儿所在的班级参加学校里的黑板报大赛。因为女儿画画好,班主任老师叫女儿专门负责黑板报的美术构图。女儿从找资料到画草图,里外忙了整整一个星期,结果女儿获得最佳美术编辑奖。女儿获奖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和妻子建议她在家编一份定期的“家报”,这样把女儿的画画付诸实践;另外,写写文章对她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再说,我家无论是编报纸的硬件还是软件都是绰绰有余的。我给报纸写稿已经十几年了,可对女儿编报进行适当指导,妻子是学电脑编程的,毫不费力地为女儿设计了一个专门适合编“家报”的程序。家里又有两台电脑和一台彩喷…  相似文献   

13.
顶嘴     
一直很听话的女儿,开始与我顶嘴了。女儿的顶嘴有时让我感到无奈,有时让我感到汗颜,有时又让我感到欣慰。女儿6岁了,在家里,我总是教导她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平常只要她能做到的事,我就绝不出手。每当此时,女儿虽然很不情愿,也得乖乖地自己去做。当然,只要她做得好,我就会表扬她一番,让她有一种成就感,更加乐意“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14.
女儿刚满2岁时,望女成凤心切的我,制作了一大叠的生字卡片和数字卡片,教女儿认汉字,学数数。一次,我教女儿学“4”。我出示4只鸭子,手把手地从左到右教女儿数了一遍后,满怀希望地问她有几只鸭子,女儿茫茫然地望着我,不假思索地回答:“3只!”我不死心,又重复出示四个手指,对女儿说:“数数看,有几个手指?”女儿1234数过去之后,回答得又响亮又干脆:“3个!”对女儿寄于厚望的我,望着女儿那满不在乎的样子,怒气冲天,“啪!”  相似文献   

15.
晚上,我正在家里读书,涂柳打电话告诉我:“老师,我的作文得奖了!”涂柳是个女学生,现在正读六年级。三年级的时候,她妈妈忧心忡忡地把她领到我面前,说:“龚老师,我这个女儿根本不知道怎么写作文,一写作文就啃笔头,对着白纸发呆,半天动不了笔。这可怎么办呀?”作为一个老师,我不  相似文献   

16.
我刚到美国一年,就生下了我的女儿Breanna,中文名字叫青焰。在生青焰之前,我在美国一所大学读书,为了更好地照顾青焰,我暂时休学,想等到女儿三岁以后再继续完成学业,因此,在家里当起了全职母亲。  相似文献   

17.
岩子 《辽宁教育》2006,(9):52-54
“我更喜欢在德国的学校读书” 我曾问过女儿,德国的学校与中国的学校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在那里读书?为什么?女儿受过整整九年的国产教育,又在国外的洋学校里摸爬滚打了四个年头,应该说,感受深切,颇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8.
8岁的女儿自我意识特别强,在家里或出门在外一点也不知道谦让、容忍。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是先满足自己,根本不把长辈、朋友放在眼里。一天,我从柜子里找出了装有她小时候衣服的包裹,从里面选了一个小肚兜、一条开裆裤、一块小尿布,摆在沙发前的茶几上。“这是什么东西?”女儿凑过来好奇地问。“你小时候的衣服呀。”我说。她饶有兴趣地拿起那条开裆裤在腿上比了比,只刚刚过她的大腿,她很吃惊地说“:我那时候这么矮啊。”她又指着小肚兜问“:这种哪吒的小肚兜我也用过吗?”我提起小肚兜的带子,在她胸前试了试“:夏天太热了,小朋友不能穿…  相似文献   

19.
薛良香 《家庭教育》2004,(2B):27-27
女儿今年5岁了,活泼可爱又淘气。在幼儿园里,老师夸她:样样都好,可就是画画令人不敢恭维。但女儿又偏偏喜欢涂涂画画,家里的墙壁早就成了她的“画板”,就连床单上也有她的“作品”,面对这一切,我经常气得想给她两巴掌,以解心头之“恨”,但作为幼儿教师,我清楚地知道不能扼杀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女儿两岁半的时候。一天晚上,我们全家正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儿童节目。内容是主持人鞠萍访问北京某幼儿园,受访者看上去至少是中班的小朋友。鞠萍逐个向小朋友提问:“你是从哪里来的?”“我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这是绝大多数小朋友的回答。有两个小朋友的回答是“我是猿猴变的”。“我是坐飞机来的。”还有一个小男孩这样说。这时,家里来了两位朋友。我顾不上和他们打招呼,便回头问女儿:“宝贝儿,你是从哪里来的?”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从花里来的,我是小仙女。”顿时,我和妻子都惊呆了。那两位刚进门的朋友则赞不绝口地说,女儿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