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儒家以"诗教"、"乐教"为凭借实施"艺术教育",培养君子人格的艺术精神,以期养成"圣贤气象".艺术精神的养成对个体的发展与完善意义重大,儒家"诗教"、"乐教"的艺术教育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诗歌创作>课程教学通过对传统"诗教"方式进行"扬弃",把传统"诗教"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弥补传统教育上的政治教化的目的,并通过诗歌品读欣赏、亲身创作的感性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其审美、创造、想象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先秦孔子以"诗"为教,言修身当先学诗,强调诗的政治教化作用,即为"诗教". 后世推尊儒学,奉《诗》为经,"诗教"思想遂传承久远. 探其广传之根源,其一,"赋诗言志"[1]对春秋时期"诗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极好的推介作用;其二,"独尊儒术"是"诗教"思想极盛于汉的重要原因;其三,封建科举取士制度是隋唐及此后"诗教"思想在士子阶层广为传承的根本原因;其四,宋元明清时期话,本小说、杂曲百戏等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艺样式,也使"诗教"思想得以在市井细民之间广泛传承. 及至近代,虽因读经之衰落而致"诗教"思想沉寂良久,但今人若能在继承古之"诗教"传统基础上,假之现代科技之条件,丰富创新"诗教"之传播方式,必将有利于"诗教"思想之复兴,有助于"诗教"兴国之大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诗教"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而如今,诗歌不受重视,诗情消融,应试教育只重视用理性的逻辑的方式把握世界,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理想、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进行诗教,就是要弥补人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塑造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把校本教研的重点放在了"文本"研究上.以"文本"为载体,以"课堂"为研究平台,把"教"与"研"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集体在校本研究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德潜"温柔敦厚"说继承儒家诗教传统,并加以具体化."温柔敦厚"说涉及人格、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表现方式三个层次:主张人格为先,这是"温柔敦厚"说的前提与基础;在诗歌内容方面要求言之有物,有补于世道人心;在诗歌表现方式上,主张含蓄蕴籍、渊涵婉曲.沈德潜提倡"温柔敦厚"说,是清初以来诗坛重倡诗教、重整儒家诗学传统的必然结果.此种学说之所以招致批判.主要原因在于其存在严重局限.  相似文献   

7.
自居易的<琵琶行>一直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笔者曾多次教过该诗,对"寻声暗问弹者谁"一句一直没有过多注意,直到今年再次执教该诗时,学生提出了"自居易到底在问谁"的问题,引起了我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设计说明] 一、这是一节为刚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设计的诗歌导引课,试图体现"语文教育民族化"的教育理念."诗教",用诗来教化人,是古来的传统;但遗憾的是,这一传统被当代语文教育所抛弃.  相似文献   

9.
"着眼国民诗教,着手校园诗教,着力社会诗教"是当代中华诗教的总体架构。而校园诗教是国民诗教、社会诗教的基础环节和潜力工程。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进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是摆在我们中小学学校教育面前的当务之急,而通过对传统中华诗词学习,可以培养人的理想志向、道德品质、爱国情感、公正诚信、关爱他人、奋发进取等人文素养,这对于陶冶青少年的性情,培养气质、塑造完美人格将起到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新潮诗"运动曾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对新潮诗进行艺术形式及意义内容上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新潮诗"虽然锐劲十足,却缺少传统的支撑,显得"没有意义".尽管理论界从后现代主义为它找理论根据,它还是很不争气地匆匆衰落了.这一现象说明,文学艺术的生长和存在是有其自身的文化土壤和艺术规律的,盲目模仿或故弄玄虚,都不可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杨千成先生的"诗化教育"探索,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可谓开当代诗教之先。他的"诗教"具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体现出"格高、情真、意美"的境界;核心是"美学意蕴"和"育人功能",阐扬的是"大美育观",倡导"诗化校园"。"诗教"的指向是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峻杉  张敏  武枫智 《教育研究》2021,42(10):83-92
我国古代思想语境下的"文—化"与当代汉语中使用的"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差别.追溯先秦时期"化"的思想,有助于"唤醒记忆"式地激活其本源力量并启发当代本土"文化"的教育意涵.先秦典籍中对"化"的使用主要可以归纳为天道化生万物以及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两类,这是《说文》所谓教行之"化"的形上学观念背景.而先秦时期教行之"化"的思想则以《易传》中的顺天应人之"化成"、儒家经典中的仁义礼乐之"教化"、道家经典中的道德无为之"自化"等为代表.与当代"文化"之教育意涵相联系,这项先秦"化"思想的梳理和挖掘,展现了早期"化"的创造性动态所拓展的"文化"意义空间,以及"化"的深刻性效果所内蕴的深度教学的旨趣.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全面实施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本文以"L-36簧笙"为研究对象,将文献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论的基石,结合音乐史学、音乐传播学以及音乐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L-36簧笙"在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笙音乐文化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厘清"L-36簧笙"与中华优秀传统笙音乐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当代笙音乐文化生存状态、对社会教学与乐器传承发展以及对当代笙音乐作品创作的意义,拓展和充实"L-36簧笙"与传统笙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视野,为"L-36簧笙"的社会功能价值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与个案实践文本,让更多的人关注笙音乐.  相似文献   

14.
马一浮的诗学有诸多新见,他提出"六艺之教莫先于诗"说,将诗视为真善美一体.他一方面认为"诗以感为体",强调"境不自生";另一方面又认为"心能描境",认为"玄者诗之本".马一浮重视儒家诗教观,认为,"诗教主仁".他将"仁"理解为"大公",并将其理解为宇宙奉体.马一浮以内圣外王解释六艺,认为六艺是可以互为其根的,前至为圣,后至为王."礼乐并摄于诗,则诗是内圣,礼乐足外王".马一浮的诗歌美学代表厂当代对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三十--四十年代,在艾青创作的系列怀乡诗中,由"农民"和"土地"组成的意象,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现代知识者在生存价值的选择上所流露出的情绪特征,抑或是人类学意义的抉择.这种文本阅读的跨界思考,同时揭示我们,只有在更加广泛的学科空间的比照研究下,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价值才能得到关怀.  相似文献   

16.
"诗教"是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范畴,中国新诗建设者曾对它的历史不足严加批判。但是,"诗教"的事实在新诗中依然存在,传统"诗教"理论中的核心意识"天人合一"其原型是中国的"化生"神话,而中国新诗将其演化成了一种"生生"生存诗教,应对着中国现代的"苦难"历史语境。通过对"化生"神话与中国新诗的"生生"生存诗教之间关系的梳理,对中国新诗的民族性考察以及重建中国诗学话语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诗>是礼乐文化的载体,隐含着潜在的教化功能.儒家以孔子肇始,至汉代<毛诗序>形成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体系.<孔子诗论>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诗>论专著,"以色喻礼"是其提出的重要<诗>教观点,它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诗>教理论,并且与子思学派的"性"、"情"思想有直接的关系,成为连接孔子"礼乐"教化与汉代<诗>教理论的中间环节.通过系统梳理汉以前儒家对<关雎>题旨的解读,可以反推儒家<诗>教思想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诗歌教育要从诗教传统中寻求根源,使诗歌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人才成长培根铸魂。新时代诗歌教育要在促进传统诗教与现代诗教的融合中切实做到“以诗教”,即将“修身”“育心”作为诗教的内核,充分应用中华优秀诗歌作品文本资源、中华诗歌文体资源,紧攥诗歌教育融入时代的美育特质,创新诗教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9.
袁新洁的<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研究>一书,探寻和总结了中国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历史经验,对当代的舆论思想、新闻精神富于启发.  相似文献   

20.
在多元语境中,诗教传统仍得到了隐性绵延.当语教理念成为独尊并罢默多元之后,语文教育的诗魂就进一步迷失了.在"大一统"的格局中,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不可能异彩纷呈,更不可能形成流派.尊俗敌雅的偏颇不仅降低了语文教育质量,也降低了全社会的语文水准.在商业驱动和畸形评价的双重挤压下.语文无法不急功近利.语文教育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到常识,续接传统.并在诗与语之间找到平衡,使雅与俗达成交融,全面实现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