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绪论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和任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 ,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 ,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 :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相似文献   

2.
绪 论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和任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 ,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 ,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 :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  相似文献   

3.
绪 论一、 思想道德修养 "课的性质和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绪论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和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任务决定了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李金 《文教资料》2014,(14):168-1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重要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和引领“基础”课教学全过程,是“基础”课课程性质和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基础”课教学体系整体性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现状,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大学生健康成长问题为主线,以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为重点,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问题,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他多学科知识,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一直以来,该课程在帮助大学生转变身份角色、适应大学生活、解决思想困惑和加强自我约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课(以下简称“修养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修养课”要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融汇到现实生活中,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认知,做  相似文献   

9.
周军 《辽宁高职学报》2004,6(6):119-121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不仅依靠理论教育,而且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从而做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0.
李生敏 《教育与职业》2007,(18):107-108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