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懒得举手     
《小读者》2004,(10)
“现在有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摆在你们眼前,请最懒的举手。”老师对站在他面前的20个学生说道。立即有19双手举了起来,而平时最懒的汤姆却没有举手。“你为什么不举手呢?”老师亲切地问道。“那是因为我懒得举手呀。”汤姆答道。懒得举手  相似文献   

2.
迪迪:吉吉,几天不见,你又在玩些什么好东西啊,教教我,好东西大家分享嘛! 吉吉:没有什么啦,好东西是不少,就怕你贪多嚼不烂,什么都半斤八两! 迪迪:你也太小瞧我了,哼,你不告诉我,我自己来找。(迪迪说着就打开了吉吉的电脑。)  相似文献   

3.
语言课上,我提了个问题要求小朋友回答,许多小朋友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请了平时不大开口而当时也举手的陈春小朋友回答。她站起来后竟半天不说话,经过再三启发还是一声不吭。我因陈春小朋友胡乱举手而失去耐心,不自觉地说了声“狗屎”(当地方言“笨  相似文献   

4.
神秘的一夜     
这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夏日之夜。咪咪应邀来到了迪迪的家中,刚进门,便问道:“迪迪,这么晚了,你找我来有什么事?”“我发现了一份神秘的邮件……”迪迪有些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5.
又到了5月,又要放长假啦!去年这个时候,迪迪还是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正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找工作找得焦头烂额,五一黄金周对我来说是拥挤和恐怖的人才市场地狱……(--!就业竞争激烈呀!)这个5月呢,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的迪迪,应该可以尽情地放个大假,玩到爽了吧!《英雄传说6》、《古墓丽影7》……我来也!“醒醒,醒醒!别流口水了,编辑部里就你的稿子没交啦!抓紧!”老编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做了N长时间白日梦的迪迪面前,面无表情地催稿……我@#$#%#%,这个五一,为了让读者快乐地看杂志,驰迪迪,继续痛苦吧!加班万岁!爱你没商量……(丢丢、西西看着手舞足蹈的迪迪,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一位被加班摧残的疯子诞生了……而那边,已经连续工作了几天的八爪鱼正试图将自己的8只手编成辫子……)恐怖、疯狂、痛并快乐着的黄金周!  相似文献   

6.
拿着海的作业本;看看上面几乎清一色的大叉。又翻看了前面的几页,却全是红钩。我不由得沉思起来:成绩刚刚有点起色的海为何又回到从前了?还有他平时经常来问我问题,可最近几天他竟然一次也没有来过,他这两天没有什么问题了?可他本子上这么多的错题无声地回答了我,前段时间上课举手答问最积极的  相似文献   

7.
有一年,我担任了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开学才几天,一个叫芳芳的小女孩就哭着找我说,小刚要她的五彩橡皮,她不给,小刚就打她。看着满睑委屈的孩子,我把小刚找来批评了一顿,并让他给芳芳承认错误。没出两天,芳芳又哭着找我,这次是因为另一名叫小强的孩子揪了她的小辫子。我仍然安慰芳芳,批评了小强。随着芳芳一次又一次地来“告状”,我币得不留意起了这个怯生生的女孩子来。我发现,在同学们中间,她似乎是一个天生的“弱者”,平时不多说话,课堂上不敢举手,调皮的男生欺负她,她也总是哭着找老师,却从没有一点反抗。其实,要说六…  相似文献   

8.
杂志看到这里,想必“淀粉”们早就从西西、女巫迪迪嘴里知道编辑部发生的大事了。没错,暴暴蓝也得到了一台和女巫迪迪配置相同的“超级”电脑,不过没迪迪那家伙命好,“偶”的显示器只有一台——17寸宽屏液晶显示器。自打有了新电脑,我和迪迪、丢丢经常趁中午休息时间联机玩《极品飞车》,爽的很呀!好了,不说废话啦,下面是迪迪以她的豪华双显示器为模特,为大家写的稿子!(迪迪:“暴暴蓝,我的稿费……啥时候能给我呀?”)  相似文献   

9.
朱丽华 《广西教育》2013,(37):8-8,16
在听课或上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低年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把小手举得老高,嘴里还不停地叫着“我……我……”到了高年级,他们却不爱举手了。出现这种变化,除了学生年龄增长带来的害羞心理因素外,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否存在问题?笔者对此展开了调查,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你平时爱举手发言吗?如果不爱,原因是什么?在怎样的情况下你会举手?从反馈的情况看,高年级学生把举手当成一种负担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因为害怕。  相似文献   

10.
感受成功     
林春阳 《班主任》2003,(4):44-44
(一)小华是个不求上进的孩子。一天,公开课上,我刚提第一个问题就卡了壳。我知道,借班上课常常会这样。于是,我不慌不忙地笑着说:“我知道大家都很聪明,就是不好意思举手,那么老师就等着你们中最聪明的同学举手。”等了一会儿,终于有几个同学举手了。这时,我找了其中的小  相似文献   

11.
奖品     
记得那是四年级的事。那时,我刚来上海读书,平时在课堂上并不怎么举手发言,即使这一道题我会做,但我仍然不敢举手。因为我不敢说,生怕说错。那一天,田老师说:"下周我们要上一节语文公开课,你们回去要好好准备啊!如果谁积极举手发言,即使说错了也有奖励!"听了这话,我想要得到奖励,可是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不可能的,我不敢举手呀!反正我也不会……"我这样对自己说。上课前,我却情不自禁地翻书看  相似文献   

12.
开学初,在一节数学课上,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我向学生提问时,发现班里平时表现最差的一位学生也跟随其他学生一起举起了左手。然而,当我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他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了,如果我不举手,大家会笑话我  相似文献   

13.
前哨站     
大家一定发现了吧,本期杂志小编们换了一个形象!大家对我的新形象感觉如何呀?我头顶那只黑猫叫“冰棍”,嘻嘻,和迪迪养的猫同一个名字——不过家里的是一只油条颜色的黄猫……忙完1-2期合刊,迪迪利用这段休整期,结结实实地放松了一把。打着“游戏编辑可以在工作时同玩游戏”的旗号,迪迪把早就安装在电脑里,但是一直没有时间玩的游戏玩了个遍,好好过了一次瘾!《极品飞车10:卡本峡谷》也出啦,迪迪已经迫不及待地将它请到了电脑里,不过……责编侠客:“咳咳,迪迪同志,第三期的稿子,可就剩你没交了……”迪迪:  相似文献   

14.
《梦幻西游》除了有丰富的游戏内容,官方还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次我就为大家来详细介绍一下十二门派闯关的活动!女巫迪迪的话:自从迪迪在第九期"我在网湖漂"广发英雄帖之后,迪迪的电子邮箱也和西西一样,每天都是满满的啦!很多游戏迷都热情洋溢地把自己的大作发给迪迪感到遗憾的是——符合刊登要求的不是很多!大家说一下投稿要求吧,希望大家以后的努力不会白费不多于3000字。附带8~15张分辨率不低声明一下,来自在网  相似文献   

15.
任可 《贵州教育》2013,(14):46-46
平时上课时,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举手,然后教师也就自然而然地请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答对了就出示下一个问题,答错了再请别的同学说。在这不经意间,我们忽视了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我们不清楚他们怎么想、遇到了什么困难。在一节练习课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比2/3大、比3/4小的分数有无数个,请写出3个。题目一出,大家眉头紧锁,停顿一分钟过后,只有四、五个同学举起了手。可我不再请这些举手的同学说自己的想法,而是转换策略,说:"看来这道题同学们困难很大,你们都遇到了什么困难,能说说吗?几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举手了。生1:我想先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小数,  相似文献   

16.
留言板:又是一年春到来,迪迪这里把年拜。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好活动。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迪迪热线已经开通两年了。两年里,大家给了迪迪热情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无比感动。谢谢啦!*^-^*还记得我们的口号吗?“新鲜不打折,动感一百分!”今年,迪迪将继续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更新鲜、更动感的话动。期待您的投稿,也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一定要联系我呀!迪迪热线:zhaodir@eyou.com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下午幼儿离园时,有位家长愤愤地说:“你们这里什么都好,就是下午打扫太早。孩子小,身体不高,扫地时灰尘飞起来,都被孩子吸进去,这会影响他们的健康的。”这话引起了园领导的重视,她们对提意见的家长表示了真诚的谢意,并及时提出了改进措施。第一次看到幼儿园老师给在小小班学习生活了一年的儿子写的评语,我实实在在地吃了一惊。评语是这样写的:小林樾,你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每天早上总是笑眯眯地来幼儿园,亲切地叫“老师早”。平时你很会讲一些有趣的事情,可是为什么一上课,你就跟小朋友玩,从不举手呢?希望你上课也跟平时一样爱动脑筋,好吗?  相似文献   

18.
沈松明  关磊 《教书育人》2004,(12):22-22
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平时活泼好动。可是,开学没多久。老师捎话来了:“你家孩子上课时一声不吭,不愿意举手发言!”我一听纳闷了,怎么会这样呢?他平时可不是这样的啊!问是怎么回事,孩子回答说:“以前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我常常不举手就回答,老师就批评我乱插嘴,不遵守课堂纪律,所以,我现在上课就不讲话了,免得挨批评!”原来如此,看着孩子一脸委屈的样子,我一时竞不知说什么好。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往往从小班开始就要求幼儿遵守一个常规:回答问题时要"先举手再发言"。幼儿如果不举手就抢答,即使答对了,也往往会被教师再次要求"先举手再发言"。久而久之,那些平时爱举手发言的幼儿,会被教师看成是"能干"的孩子,而那些平时不怎么喜欢举手发言,特别是在观摩活动或某些"重要"场合不能"积极配合"的幼儿,则常常被教师看成是"不给力"的幼儿了。然而,最近一位富有幼教经验的园长向我表达了她的困惑。她对自己园内的某些幼儿进行了一项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些在幼儿园期间  相似文献   

20.
胡安锋 《山东教育》2008,(11):20-20
一日班队会,我总结完毕后问道:“同学们,谁还有什么事吗?”这时,两名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下午我们参加学校的方队训练,不能值日了。”我点头表示同意,然后问道:“同学们,谁愿意替她俩值日?”竟没有人举手。我提高嗓门又问了一遍;仍然没人举手。说实话,我有些生气了。刚想发火,终于有学生举手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举手的竟是平时经常欺负同学、惹是生非、几乎每天挨批评的小洋和小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