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找呀找呀找朋 友,找到一个好朋 友,敬个礼呀握握 手,你是我的好朋 友。” 这首《找朋友》 的儿歌,不知在多少 人心中留下了永恒 的记忆。沟通与交 流,是人与人交往不  相似文献   

2.
儿歌三首     
浮萍娃娃浮萍娃娃。水上安家。风也不怕,浪也不怕,她在水面搞绿化。三个娃娃差别大。冰雹怕热偏爱夏,开在寒冬是雪花,最活泼,雨娃娃,一年四季见到它。棉杉长小拳头,握了一夏,秋风一吹,张开啦。哈,像玩小魔术,变出白云一大团。儿歌三首@田建国  相似文献   

3.
寻春     
记得我小暑假唱过一首儿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随着岁月流逝,童年已远走,而那寻找春天的儿歌,却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  相似文献   

4.
回归季节     
这首题为《回归季节》的诗写了春天时“我”回到家乡的愉快心情。首节两次使用“那个季节”,却不点明是春天,而是用“布谷鸟”、“柳树的花絮”等春天特有意象来暗示春天。第二节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的快乐,而是借“人们”、“潮水”、“牧童”、“短笛”等意象来表现自己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春天     
随着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孩子们也非常愿意交流他们的新发现,“王老师,柳树上都长小芽了”,“我看见龙潭湖上的冰都化了”……怎么引导孩子们把他们的发现用更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呢?我决定选择一首春天的儿歌,让孩子们在感受、表现、创编儿歌的过程中,进一步表达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同时发展他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春娃娃来了     
春娃娃来了,他带来了风姐姐。小河说:“欢迎,欢迎!”春娃娃来了,他带来了雨妹妹。禾苗说:“欢迎,欢迎!”春娃娃来了,他带来了小燕子。柳树说:“欢迎,欢迎!”。春娃娃来了,春天来了。宝宝说“:欢迎,欢迎!”春娃娃来了@刘淑娟 @雏菊~~  相似文献   

7.
春天,是四季中最富有生机的季节,也是花的季节、诗的季节:古代有许多咏春、颂春、描春、盼春、游春的美妙诗句,令人心旷神怡。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绝句《春晓》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意思就是说,春天夜短,又因风雨声少睡,故即眠而不觉晓,直到闻啼鸟才知觉;诗人回忆夜来的风雨,为花木担忧。这首诗画面优美,意境新鲜,  相似文献   

8.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儿歌想必同学们都会唱。最近,这首儿歌在网上引起不小的争议,因为这首名为《一分钱》的儿歌在部分音乐书中被改成了《一元钱》。据了解,编者修改歌词的原因是现在的孩子们在生活中很难见到一分钱。但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样的改动是对原作者的不尊重,还有网友在网上“哭诉”:“水果涨价我忍了,汽油涨价我也忍了,青菜涨价我也忍了,看到这个我真的崩溃了,儿歌居然也涨价了,从一分涨到一元,真忍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9.
李清霞 《父母必读》2020,(1):132-133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里也许藏着不少找朋友的“秘密”。儿歌、游戏来帮忙引导孩子学会体察他人的情感。“找朋友”的儿歌通常是配合游戏一起进行的,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走走停停,最终才停在一位小伙伴面前,算是找到了朋友。可以告诉孩子,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我们观察别人的过程。孩子虽然小,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故事阅读、动画片、游戏等多种方式教他学会通过观察小朋友的表情、动作来认识情绪变化。  相似文献   

10.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是一首歌,就这样唱着来到了我们身边。春天是一首多彩的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瞧,果园里桃树姑娘的花瓣在微风中舞动着,有的是粉红色,有的是深红色,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相似文献   

11.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对于王维这首诗中首句所言的“桂花”,一般人往往理解为常见的“秋桂”,可是第二、四两句点明了季节是春天,于是,有人就把诗中的“桂花”解释为“月光”。一九八○年七月,  相似文献   

12.
一首好听的儿歌,足以让人铭记一生。儿歌以短小的形式、明白浅显的内容、琅琅上口的韵律,表达出不同的情趣,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但是我们却发现,目前像“小小少年,没有烦恼”“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等脍炙人口的儿歌在孩子们中间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成人的流行歌曲、情歌和一些不健康的“歪”儿歌,有些孩子竟唱“我去上学校,背着炸药包”之类的经过改编的“儿歌”。童言无忌,通过童谣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种自我防御机制,能借此使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据一家杂志社举办的座谈会称,没有一个孩子认为传唱这样的儿…  相似文献   

13.
我自己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它的名字叫《ZCS》。要是你们喜欢,我就背给你们听听:ZCS,真淘气,从不和ü做游戏。它们和ɑ是朋友,做起游戏拼一拼。妈妈说:“这首儿歌是不是人家教你的?”我说:“不是的,是我自己编的。”妈妈说:“那我帮你记在语文书上吧!”我对妈妈说:“别写别写,写了,龚老师要批评的。”妈妈笑着对我说:“没关系,你编了一首很棒的儿歌,告诉龚老师,龚老师还会表扬你呢!”我这才放心了。我会编儿歌了$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二年级@施澍芃  相似文献   

14.
<正>春天来了,万物苏醒,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天也是多情的季节,文学名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之大抒雅怀,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朱自清的春天是生机活力的。在《春》中,朱自清用六幅美丽的图景,描摹了春天的景色。最后连用三个比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  相似文献   

15.
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这是一首在小学校园里流传的儿歌:秋天到了,小鸟恋爱了,蚂蚁同居了,苍蝇怀孕了,蚊子流产了,蝴蝶离婚了,毛毛虫改嫁了,年轻的你还等什么呢?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首儿歌里却没有丰收的喜悦;小动物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这首儿歌里却没有童年天真烂漫的友谊。儿歌中的“同居”“怀孕”“流产”隐含着现代社会中的色情意味。当家长们睁大两眼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往往会忽略这些不健康的文化垃圾对孩子的影响与危害。下面是中学教师周树成的来稿,他沉痛地提醒家长们注意———徘徊在孩子中的黄色幽灵近年来,一种64开本或小36开…  相似文献   

16.
溪流娃娃     
据说我有一个学名是抓髻娃娃,也有人叫我喜庆娃娃。听奶奶说我是十月出生的,那是稻谷扬花的季节,所以很喜庆,我便得了这名儿。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学名和大名都很少被小读者记住,她们或者他们总是叫我“溪流娃娃”。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语文兴趣课上,蒋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一次关于春天的游戏,让我们写“春”字开头的成语、含“春”的词语、新春的对联和巧填春花。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巧填春花”。“巧填春花”就是在五首古诗中的空格里,分别写上春天开的花朵名称。第一首诗是《春游湖》,在第二行中就有两个空格让我们填。“夹岸□□蘸水飞。”应该填什么花呢?我的脑子不停地思索着。突然,沈卓彦举手了,他说:应该填‘桃花’,夹岸桃花蘸水飞。”“对呀,桃花!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自言自语道。第二首古诗有两种春天的花要填。诗的名字叫《春日》。“有情□□含春泪,无力□□…  相似文献   

18.
在统编教材小班《语言》上,我觉得《花儿好看我不摘》这首儿歌挺美,也挺有教育意义。但是,“公园”对于农村小班幼儿来说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我看许多老师在教这首儿歌的时候,把很多的脑筋都放在设计的公园上,进行情境教学。由于“公园”在农村幼儿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所以教学实践效果表明:公园是什么样子?公园在哪儿?孩子还是不知道。  相似文献   

19.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年)的春天,居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诗的首联,是对夜间春雨适时而来的高度赞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春雨,对农作物生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春天不下雨,庄稼就无法播种,不能生长,也就谈不上收成了。所以历来就有“春雨贵似油”的说法。诗人称这场适时的春雨为“好雨”,并对它有“喜悦”的感情,正是着眼于农事,——这充分反映出诗人关心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进步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20.
一字之改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着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长期以来,许多幼儿教师和家长都用这首儿歌来教孩子,且市面上的儿童读物内也用大字赫然套色印着这首儿歌。有一天,我正领着小朋友们起劲地念着,突然一个孩子冒了一句:“松鼠是小动物,不可以随便打。”我听了心里一惊,脑子里一闪念:是呀,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们“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还带着孩子们到野生动物园体验和动物相处的乐趣……这首儿歌虽然耳熟能详.但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连孩子们都意识到了。而且当前,“老虎”在野外生存的数量越来越少,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毋庸说“打老虎”了;松鼠虽说多一些,但同样需要关爱和保护。试想如果有一天松鼠被消灭之后,这首儿歌又该怎么念?显然,这首儿歌已不再是适宜的教学内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