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大脑皮质内140亿个神经元通常有效工作的才有7亿左右,只占总数的5%。如果能“开动”10%,人就会变得相当聪明;如果用上20%,便可以称为天才了。能否将所有尚未利用的资源都开发出来,让一个常人变成天才呢?专门研究脑颅内容物的俄罗斯神经生理学家自有他们的看法。彼得堡人脑研究所的神经生理学家率先在活人的脑颅里找寻人人都想找到的“天才按钮”。据现任“大脑”中心科学顾问纳塔利娅·别赫捷列娃院士称:在一次刺激大脑皮质下的一个细胞核时,她的工作人员曾亲眼目睹一名试验对象“聪明”了两倍…  相似文献   

2.
蒋薇 《教师博览》2004,(7):42-42
目前.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大脑皮质内140亿个神经元通常有效工作的才有7亿左右.只占总数的5%。如果能“开动”10%,人就会变得相当聪明;如果用上20%,便可以称为天才了。能否将所有尚未利用的资源都开发出来,让一个常人变成天才呢?专门研究脑颅内容物的俄罗斯神经生理学家自有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脑部结构经过加拿大神经学家剖析,发现他的大脑负责数学运算的部分比常人大15%。多少年来,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脑科学家们公认,人的大脑功能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据报道,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该理论称:练习一万个小时,你就能成为某领域的世界级大师。别无他法,如果你想成功,那就必须得练一万个小时。那么,你要把这一万个小时花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5.
林泉 《教师博览》2005,(12):24-25
一个人的非凡才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勤奋的结果?不久前,科学家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从而告诉人们:天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关键是如何去唤醒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天才对世人来说一直是个莫测的谜。它从何处产生,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最近,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育研究员本杰明·布鲁姆和他领导的小组完成了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对象为120多名被称为“超级明星”的人,内有奥林匹克游泳高手、网球名将、钢琴家、雕刻家、“世界级”的数学家和科学家。研究发现,“天才”并非天生使然,而是后天培育的结果。布鲁姆有一个著名的观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课堂上,每当学生答对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操作时,常听教师表扬说:“真聪明。”“聪明”往往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评价用语,也几乎成为某些教师表扬学生的惟一词汇。笔者曾在一堂课内进行过统计,全班被教师夸为“聪明”的学生就达21人之多。何谓“聪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聪明”词条的解释是:“智力强,天资高。”可见“聪明”是个褒义词,谁愿意人家说自己“笨”呢?尤其是少年儿童,被人夸为“聪明”确实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然而,“聪明”毕竟是对人天赋秉性的一种评价,能被老师夸为“聪明”固然可喜,未能获此褒…  相似文献   

8.
人会饿,人饿了可以吃饭、吃面包、喝牛奶……那天上的星星会不会饿呢?银河系呢?如果它们“饿”了,又会“吃”什么呢?天文学家新近发现了一个离我们最近,大约在2.5万光年之外的星系———大犬星系,这是一个较小的星系,只有大约10亿颗恒星,比起拥有上千亿颗恒星的银河系来说,真是微不足道。科学家发现,大犬星系中的恒星和气体正被比它大得多的银河系所牵引,并被弄得趋于支离破碎。天文学家认为,目前的银河系正处于成长阶段,它也会“饿”,而且当它饥饿时,会吞噬它附近的其它弱小的行星。据斯特拉斯堡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尼古拉斯·马丁的计算得知,…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脑科学家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天才按钮”。米勒对72名因各种原因使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某个领域的天才。”比如,一名九岁的男孩在部分大脑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位五十六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绘画天份,成了一位大画家。米勒博士认为这是受损神经元坏死后,大脑“天才区”被压抑的天份被…  相似文献   

10.
“超常”或“天才”儿童,通常习惯上就是指那些聪慧过人的儿童。而“超常”儿童的科学界定,则需要借助于智力测验的结果来进行评判。例如,就某一个同年龄群体而言(如所有10岁的儿童),智力水平有高有低,智力测验结果表现为一个近似于正态分布的曲线,每个人处在正态分布中不同的位置:有的人处于高端,有的人处于中间位置,也有人处于底端。这其中,极优者(智商IQ超过130)约占同龄人的2.2%,即通常所说的“超常”或“天才”儿童;优秀者(IQ在120~129)约占6.7%,所谓“聪明”;中上者(IQ在110~119)约占16.1%;智力中等水平(IQ在90~109)约占50%;中下…  相似文献   

11.
让自己的人生有所成就 ,是每一个人的愿望。而对于那些有所作为或少年得志的人 ,人们总是叹之曰 :“天才呀天才 !我怎么就没那份天赋呢 ?”而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 ,人们又禁不住异想开天 :“既然人的每一个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如果给我移植天才基因 ,那不就都成为天才了吗 ?”那么 ,到底是否存在天才基因呢 ?专门研究天才的人 ,绝大多数都认为天才具有某种特殊的基因。然而 ,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心理学家阿里克森博士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经过 10年的训练 ,都…  相似文献   

12.
最近,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大脑起搏器”。利用这种装置刺激大脑,能成功地让精神沮丧的人重新变得快乐起来。6名自愿接受试验的病人都在报告中描述了他们接受实验的感受。有的人说“感觉整个屋子突然一下明亮起来”,有的人说“空虚感突然消失”,感觉自己“不再孤独”。在实验中,患有长年无法治愈的精神抑郁症的病人首先接受全身麻醉。通过磁共振成像引导,科学家将两根末端带有电极的金属丝植入病人脑中与控制情绪相关的大脑皮层连接,并在皮下植入起搏器。金属丝和起搏器共同作用,不断刺激大脑。这一实验的结果简直可以用“奇迹”一词来…  相似文献   

13.
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那么人的大脑聪明在哪里呢?先让我们来比一比大脑的大小吧!人脑的平均重量是1300克,这个数值比起许多动物来都要大得多,但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脑科学家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天才按钮”。米勒对七十二名因各种原因使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某个领域的天才。”比如,一名九岁的男孩在部分大脑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位五十六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绘画天分,成了一位大画家。米勒博士认为这是受损神经元坏死后,大脑“天才区…  相似文献   

15.
任秋凌 《科技文萃》2000,(10):98-100
多少年来,人们对天才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天才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造成的:也有的人认为,天才是后天努力的结果.为了彻底解开"天才之谜",英国科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最近终于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聪明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具有“超剩余性”   其一,现代脑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大脑具有 100亿个细胞,一生中储存的信息量可达 1千万亿个信息单位,而人类仅利用了自身潜能的很小一部分,即使最杰出的科学家,也只不过用了大脑资源的十分之一。为此,“根据大脑的生化研究的现状和大脑具有 100亿个神经细胞的潜在能力,我们有理由设想:如果人脑由于受到更加有利的条件、新型的教育活动和优良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益处,那么,人脑就能把它的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不可想像的高度。” (《学会生存》 )  其二,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在《心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人的记忆容量究竟有多大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预测:如果一个人一生勤奋好学,则其一生储存于大脑的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当时该图书馆的藏书超过1000万册,照此推算,人脑可容纳大约5亿多册书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8.
人,被称作万物之灵,好牛哇!咦,想想看,人跑跳不如马、力大不如牛、灵敏不如猫、游水不如鱼、挨饿不如狼……可人类为什么还能稳坐地球上“老大”的宝座呢?嘻嘻,秘密就在于人类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大脑还分男女哦。  相似文献   

19.
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聪明,聪明从何而来呢?不少人认为聪明是天生的,华罗庚不这样看,他经常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以他求学、立业中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20.
人的记忆容量究竟有多大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预测:如果一个人一生勤奋好学,则其一生储存于大脑的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当时该图书馆的藏书超过1000万册,照此推算,人脑可容纳大约5亿多册书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