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打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一股清新而又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点击选文——关注人类情感教材以8个主题单元呈现选文,共有32篇课文,加上另外8篇自读课文,40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选文  相似文献   

2.
冯爱婷 《师道》2007,(7):54-55
与其给予学生整个世界,不如为学生插上人文翅膀。 到底什么是人文?我觉得简单,人文,一个是关乎人,一个是关乎文。关心人类,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打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一股清新而又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点击选文——关注人类情感教材以8个主题单元呈现选文,共有32篇课文,加上另外8篇自读课文,40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与自我”“人  相似文献   

4.
《学周刊C版》2016,(26):169-170
小学语文教材充满了人类丰富、美好的情感,每一篇的选作课文,童话、说明文、小说、诗歌、剧本都流露出人类应有的美好情感。文以载“道”,文以载“情”,则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才能理解课文内容取向、知识取向和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新课程标准,必须把握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认识具有教育的实际操作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小语教材人文内涵的特质主要有“人的自我意识”、“人与人”、“人与自然”三大类;具体则可分为“献身人类与科学事业,实现自我价值”、“表现爱国爱乡情感”、“讴歌人类智慧”、“关爱之心”、“表现正直、宽容、幽默……良好个性品质”、“对生态环境的关心爱护”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和学生“谈恋爱”——高中语文爱情题材课文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教育,自古是谈“情”色变,说“爱”语钝,爱情话题最为忌讳。因为许多生硬的教材太强调知识性、政治性,而缺乏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教师只能戴着镣铐跳舞。上海初中语文教材首次设立“爱情单元”可以表明现在的教材改革重视人性,重视人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题材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是为当前教育补充了“情感与人文”的元素。  相似文献   

7.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正是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培养。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本着这一核心理念,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据教材丰富、有趣的内容,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感内涵,通过精心导课,创设情境,真情体验等环节,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情感得到不断的升华,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8.
当前,以课程文化创新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通过用教材教(改变过去“教教材”),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从这三个维度强调了新课程是塑造人的教育。它归还思维于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它归还过程于学生,让他们在探求中去感悟,去体验,去点燃创造的火花;它归还本质于学生,让他们把对学习的良好情感内化为一种品质,不仅学会学习,还要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终身学习。由此可见,用“教材教”就意味着教材既不是“圣经”,也不是终极目…  相似文献   

9.
冯爱婷 《师道》2007,(8):54-55
与其给予学生整个世界,不如为学生插上人文翅膀.   到底什么是人文?我觉得简单,人文,一个是关乎人,一个是关乎文.关心人类,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实质上要求教师调动自身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形成和谐共鸣的过程。因此这三者的共鸣融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语文教学中,教材的情感是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基点。我们知道,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情文并茂、耐人寻味的佳作。这些文章或表达人与人…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国著名学者朱小蔓教授认为:“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国著名学者朱小蔓教授认为:“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一、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往我们的老师视自己为教育的“救世主”,把教材奉为“圣经”,捧着不放,忽略了对学生各方面的关注,只是用自己最大力量把教材上的知识灌输给学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人的心理体验.情感教育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教育促其成长成熟的过程.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以及情绪,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自尊或者关注每个学生能否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统一协调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情感教育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顺应”人的情感需要、“激活”个体生命潜在的情感需要、“生成”个体生命新的情感需要、“提供”个体生命的情感需要满足与否的条件.情感教育的任务是改变和影响人们的情感生活状态及其内容,变消极情感品质为积极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材分析"关注自己的健康"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第24章健康的生活,教材是在第23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的影响。一个人的健康,与自身的认知、情感、食物、医药、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莹 《小学语文》2014,(10):38-42
《珍珠鸟》足语义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人类的伙伴”,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的同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份浓浓的情意。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首先是“人”学,人是历史活动的核心,就更应在教材中关注人的活动及影响。马克思论及历史学时就曾多次强调:“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总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爱因斯坦论及教育时也主张“仅仅关注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注‘人’的本身才是主要目标”。历史教育要面对的不仅是渴求知识的现在的人———学生,也有过去的人———历史人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面对的是现在的人,教材则阐释的是过去的人。一个历史人物本身优良品格对学生的吸引与影响,对中学生来说肯定要超过一些结论和一些所要求达到…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七年级课本按照人与自身、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思路来建立整  相似文献   

19.
靳红梅 《甘肃教育》2022,(12):86-89
教材是知识、方法、情感的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运用好教材中的素材,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而落实新课标。本研究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分析了基本素材的创造性运用研究现状,提出了创造性运用小学数学教材基本素材的策略。本研究认为,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必须关注教材的“开篇”内容、“章头”内容和“结尾”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明确提出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地理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对教材进行情感分析,发掘利用教材中含有的大量的情感资源,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是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重要渠道;利用地理教材中蕴藏着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成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的人,是地理教师作为“人师”的基本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