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亮  陈波 《内江科技》2010,31(4):90-90,116
本文分析了IPV6的推广前景,得出IPV6的推广将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IPV6的普及与发展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IPV4与IPV6共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当前,对如何解IPV4和IPV6共存的问题,人们发展出了许多技术。NAT—PT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NAT—PT技术实现IPV4网络和IPV6网络的互联。  相似文献   

2.
徐利 《大众科技》2008,(9):53-54
IPv6以其丰富的IP地址资源、安全性、网络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必将成为替代IPV4的新一代网际协议。由于IPv6协议不能完全兼容IPv4协议,因此IPv4协议向IPv6协议过渡的过程,将利用现有IPv4互连网络资源,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进行,CNGI网络(即下一代互联网)作为采用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与目前的IPV4网络共存。  相似文献   

3.
在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时期,NAT—PT技术是实现两者之间通信的关键技术。但是随着IPv6的不断发展,对NAT-PT翻译网关地址转换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址映射表查找算法是NAT-PT技术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伪C代码来实现地址映射表的建立、搜索、修改、删除,此方法可以成功地将NAT—PT技术应用于IPv6网络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网络重编号技术原理的研究,依据支持网络重编号的主要技术之一,即IPV6DNS对IPV6地址的正确解析,设计实现了一个IPV6DNS服务器,能够实现IPV4、IPV6地址的正确解析,基于该DNS服务器并伴有DHCP6服务器以及IPV6路由器可实现大型网络重编号以达到对IPV4、IPV6网络的正确访问,实现IPV6网络的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IPV6协议相关知识,IPV4协议与IPV6协议的区别,近而论述了IPV4和IPV6转换地址技术,隧道技术,双堆栈功能。  相似文献   

6.
IPV6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IPV6的发展背景,IPV6相对于IPV4的新特性;IPV6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两种网络协议IPv6与IPv4作一些比较,并分析了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的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8.
IPV6(第六代互联网协议)具有从IPV4的32位地址扩展到128位的足够宽广的地址空间,满足下一代互联网络对网络的安全、质量和移动性的要求.应用于IPV6网络的互联设备应该对IPV6有着良好的支持,本文研究了IPV6协议对互联设备路由器的要求,报告了我国的标准化网络设备现状并加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
基于IPV6的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利民  周震 《科技通报》2012,28(4):114-115,140
主要研究了一种基于IPV6入侵检测技术。首先介绍了传统IPV6网络的几种网络协议,然后提出了一种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的IPV6网络入侵检测算法。与传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对比,得到的实验数据突出了本文提出的改进型算法,有较高的优势,不管在时间上,还是在识别率上都得到了较好地提高,误检率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 的产生、特征和优势,及从IPV4到IPV6过渡的几种技术,并对IPV6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产生、特征和优势,及从IPV4到IPV6过渡的几种技术,并对IPV6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IPV6协议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将取代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V4。于是浅析了IPV6协议的推出的原因及其特点,简单说明了核心交换机IPV6应用的基本配置。  相似文献   

13.
内容分发网络是近年来用于解决响应速度、提高服务质量的互联网上的应用。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本文描述了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的设计原理,研究了支持IPV4/IPV6双协议的模块的实现方法,并在项目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宋超 《科学大众》2013,(8):106+180
本文从IPV6的作用出发即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讲述了基于IPV6的两种动态路由协议RIPng和OSPFV3,结合思科的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完成三个教学实例,在设备有限的条件下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今后的教学实例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IPV4在实际应用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本论文参IPv4向IPv6升级的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简单分析了IPv4的应用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IPv6的应用,并详细分析探讨了IPv4向IPv6升级的关键技术,从双协议栈和隧道技术两个方面论述了IPv6的实现方案,对于进一步提高网络向IPv6的转变与应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林  辛爱莉  王艳丽  耿敏 《中国科技信息》2009,(15):119-119,121
IPv4以其出色的技术特性在互联网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短期内不可能被IPV6完全取代,二者将在网络中长期共存.本文所做的工作均针对典型的局域网环境,对目前主要的IPv4/v6共存和互操作机制及技术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下一代IPv4/v6综合局域网络的实施策略、部署模式.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决IPv4到IPv6过渡的兼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4地址空间的耗尽使得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实施势在必行。现行基于IPv4的互联网络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部过渡到基于IPv6的网络。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IPv6网络将和IPv4网络共存。如何实现IPv4向IPv6平滑过渡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IPV6技术特征和优势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IPV6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IPV6技术特征和优势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IPV6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4G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第4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和要求,重点讨论了4代中的关键技术OFDM、MIMO、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IPV6技术,最后对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