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伟大领袖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发表,是我国文艺界的一件大事。它对诗歌以及整个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毛主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毛主席把形象思维提到诗歌创作规律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三次提到形象思维:(一)“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二)“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三)“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这些论述,明确地指出了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如何认识这一规律必定影响到语文教学。因为研究语文教学的目的、原则、方法不能不涉及到形象思维问题。下面仅就形象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讲读教学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文学艺术是形象的科学。艺术创造的思维特征,就是形象。《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在这封信里,毛主席三次提到“形象思维”,明确地教导我们:形象思维是艺术创造的思维形式,是一种思维规律,如果违背这种规律,那由此而创造的艺术作品,只能会产生“味同嚼腊”的后果。在我国古代,并无“形象思维”这一术语。形象思维究竟是指什么呢?在《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公开发表了。学习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光辉指示和教导,心情是多么激动和喜悦啊!这不但对于诗歌创作和文学创作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同样具有巨大的意义和深刻的启示。毛主席在这封信中三次强调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并且指示我们由于“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他老人家把“形象思维”作为诗  相似文献   

5.
在抓纲治国初见成效、文艺战线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正在引向深入的时候,经华主席、党中央批准,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一九六五年七月廿一日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公开发表了,这是我国文艺界的一件大事。毛主席在信中三次提到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指出“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昧同嚼腊”,并指示我们写新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毛主席在这里谈的固然是诗歌,但它对整个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毛主席不仅肯定了形象思维的存在,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这对于否定形象思维、极力兜售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反动文艺思想的“四人帮”是致命的打击,同时,也必将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总结了文学史的经验,明确提出:“诗要用形象思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毛主席关于形象思维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十分深刻而又概括地说明了诗歌创作与形象思维之间的关系。诗象其他  相似文献   

7.
宋诗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仍是聚讼难决的公案。从南宋直至现在,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尊宋派认为“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清吴之振《宋诗钞·序》)。甚至认为“宋诗岂惟不愧于唐,盖过之矣”(都穆《南濠诗话》引刘克庄语)。今人傅璇宗、刘世南等认为:宋诗是唐诗的发展,它继承了唐诗的优良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创造,所以能和唐诗并峙,形成古典诗歌史上的又一艺术高峰。 贬宋派却认为“宋诗河汉不入品裁”(屠隆《鸿苞集》),甚至说:宋“一代无诗”(五夫之《姜斋诗话》)。明代后七子首领李攀龙选录历代诗歌,编成《古今诗删》,对于宋诗只字不录。当时言诗大都“尊唐而黜宋”。今人五水照说:“宋诗的艺术成就之所以远逊于唐诗,就在于它的大多数作者违背了形象思维的创作规律。”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关于诗的一封信中也认为宋诗之弊在于缺乏形象思维。周寅更据此认为宋诗“味同嚼蜡。” 平心而论,宋诗紧接唐诗之后,处境十分困难,“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意味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根的境地。宋居唐后,宋诗就难免有后难为继的窘困。所以蒋心余在《忠雅堂集》卷十二《辩诗》中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宋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又说:“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这就第一次明确地把形象思维定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说明形象思维是诗歌及其他各种文艺创作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要提高文学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就不能不认真研究形象思维的特点,并在创作实践中自觉地注重这些特点。最近翻阅梁上泉同志的《山泉集》,其中《匠心》一诗有这样几节:  相似文献   

9.
古小诗品味     
春回大地,何时而回?谁人捕捉到了“春回”的具体时刻?晋人谢灵运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有如卧床多日之病夫始出外界,见春已迟于他人。宋人王安石观察曰“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唐人韩愈比之捕捉得早,说“草色遥看近却无”(《呈张水部》)。宋人苏轼偏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但鸭知水暖春回已是“竹外桃花三两枝”(同前),为时已晚。中唐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  相似文献   

10.
多数论者根据宋人有关记载将宋代“说话”解释为四家,“说参请”为其中一家,除了皮述民先生在《宋人“说话”的商榷》(《北方论丛》八七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出异议外,几可成为定论。但“说参请”内容究竟何指,它是否可以在当日勾栏瓦舍中单独演出,是否有“说参请”话本传世,以及“说参请”与“说诨经”区别何在,历来研究者多疑似之词。回顾在小说史的研究中人们对“说参请”的认识,也有助于我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发表,对于文艺界、学术界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许多同志学习了毛主席的这封信,从各方面对形象思维问题作了探讨。本文想从语言、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来谈一点学习的体会。一、要说明语言和形象思维的关系,首先要说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什么?马克思说:“语言……是社会产物”。①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又指出:“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毛主席关于形象思维的科学论断,不仅阐明了诗歌创作的特点和规律,而且概括了整个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创作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文艺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它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都具有极其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州师范学院吴汝煜选注的《刘禹锡选集》即将由齐鲁书社出版,要我写一篇序。我和汝煜十年来便以讨论关于《刘集》的问题,成为文字交,曾在成都会见,“同志曰友”,遇到这样的同志,当然要讲友谊,于是率尔走笔,斗胆应命了。 唐人留下的诗文别集,有的出于作者自编,也有的出于故旧,门人搜辑。许多集子,虽经宋人传刻的窜乱,失去本真,但总还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一些旧时编制的影子,方回曾说:“每读刘宾客诗,似乎百十选一,以传诸世者,言言精确。” (《瀛奎律髓》卷三)这个话怀疑《刘集》经过筛选,值得注意,其实《刘集》传世的本子,已经不全,其《外集》是宋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先生在《咬嚼字》一(高语二册)中阐明了“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并“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推敲”的典故最早当见于唐人韦绚撰《刘公嘉话录》(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又见于五代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宋人计有功《唐诗记事》、阮阅《诗话总龟》。阮阅之言最为简洁:  相似文献   

15.
比喻与比拟都是很常见而且很重要的修辞手法。毛泽尔同志说过:“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这里所谓“比”,即我们现在听说的比喻与比拟那种修辞手法。主席是谈诗,故说诗不能不用比兴。事实上比喻与比拟是形象思维的核心,运用形象思维的地方大都是离不开它们的。正因为如此,对比喻与比拟进行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水乡小桥多     
大家都说江南好,生在江南,也一直没有深究江南究竟什么好,只知道唐人说"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宋人说"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曾经有幸看到一位被骗来常州搞传销的西部打工仔骗同学也来常州搞传销的信,  相似文献   

17.
新乐府是相对古题乐府而言。新题乐府与古题乐府的区别在于,古题系陈隋以前所制,为唐人所拟作,新题乃唐人根据内容所自制的诗题。关于这一点,明代研究唐诗的大家胡震亨说得非常清楚:“乐府中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者;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宋人郭茂倩收集了丰富的历代乐府诗,编辑了《乐府诗集》。集中云:“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歌也。以其词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提出了“诗要用形象思维”的科学论断,既肯定了形象思维,又总结了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对于文学艺术工作者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于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更是不可估量的动力。多年以来,“四人邦”在我国文化领域里放肆横行,否定形象思维,扼杀形象思维,把形象思维看作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理论,造成了文学艺术、甚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思想混乱。现在,经华主席批示发表的毛主席的这篇光辉文献,是我  相似文献   

19.
浅论柳永词的适俗性黄小蓉冯梦龙在《古今小说》中曾说过:“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唐人小说,作意好奇,深受文人的爱好;而宋代小说,通俗易懂,普通群众非常欢迎。冯梦龙通过唐宋两代小说的不同特点及其所吸引的不同读...  相似文献   

20.
科举文体的发展,对文学的发展也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汉人的写赋的热情、唐人的交往和心理描写、宋人的“以文入诗”中,都可以看到科举文体文化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