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学生的作文存在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是不愿写、怕写,而是不善于观察,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所以我们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相似文献   

2.
<正>多年来,学生的作文存在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是不愿写、怕写,而是不善于观察,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所以我们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相似文献   

3.
朱建波 《语文天地》2012,(16):46-49
学生怕写文章,究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作文中"写些什么",也就是在写作素材的选择方面遇到了困难。笔者对七、八、九三个年级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近80%的学生怕写作文,其中苦于没有素材的情况占75%。尽管教师一再要求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善于写自己耳闻目睹所思所历等等,但无论是平常的作文训练,还是考场作文,因"材料问题"而导致"无米之炊"的现象仍旧极为普遍。归纳起来看,这些作文在选材方面暴露的问题主要在于要么雷同相似乏善可  相似文献   

4.
提到作文,如果班里有不少学生说“没什么内容可写”“不懂从何下手”,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深刻反思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当作文成为闭门造车的“应试作文”“教室作文”时,学生视野狭窄,自然写不好作文。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写“生活作文”,才能真正让他们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5.
一、养成留心观察 的习惯写作源于生活,鲁迅先生说过:“静默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如思,一挥而就。”可见,要使写作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学会观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事物,洞察入微,善于从生活的长河中捕捉具有深刻意义的浪花,并通过这朵浪花,把具有普通意义的内容深刻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梁君 《生活教育》2014,(10):40-41
有很多中学生害怕写作文。常听我的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作文也就那么三、五百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平时积累的素材不够,不善于观察生活,不善于活学活用,阅读量有限;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很多学生的普遍感受,也是语文教师面对的一大难题。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不喜欢———望文却步;咬笔头———无从下笔;数字数———无话可写;写空话———凭空杜撰。造成小学生作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学生不善于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不善于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不善于把自己的生活写进作文。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多方面挖掘写作资源,善于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的殿堂,去聆听、去感悟、去体验、去观察。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情形:一宣布上作文课,学生便唏嘘连声,甚至叫苦不迭;一布置写作文,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学生怕作文。怎么使学生不怕作文?我的经验和做法是:一、以说促写。不善于作文的学生多,而不善于说话的学生则较少,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机会很多,而说和写实为紧邻,写不过是用笔,用文字来说而已。因而,在作文课中引  相似文献   

9.
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不知道"写什么",面对作文题目往往是咬烂笔头而生搬硬造,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作文内容有生活气息、情感自然真挚、立意有一定深度,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写什么"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写作成长。教师常常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美的慧眼。从写作理论的角度上  相似文献   

10.
刘丽华 《宁夏教育》2008,(12):47-47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是内容空洞,写不具体,造成此毛病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小学生在观察时存在见大不见小、注意力不集中、不分方向、次序、主次等弱点。若能以课文为范例,让他们掌握各种观察方法,则会促使他们认识周围丰富多彩的生活,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形成积蓄在头脑中的生动具体的形象,就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对学生行文的方法作了越来越细的指导,可谓绞尽脑汁。但事与愿违,结果学生还是觉得思维萎缩,不会作文。究其原因,教师只是给学生作写法指导,却没有从内容人手,不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生动地表达出来呢?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很多初中生的作文中常常出现内容空洞、缺乏素材应用、胡编乱造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从而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与生活联系不紧密,导致作文水平不高,另外还有教师很少从生活中来指导学生写作,而一味的注重格式、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传授,以至于学生的作文与实际脱节,因此,让作文教学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针对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沙鸥 《吉林教育》2009,(4):81-81
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优秀的作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学生不善于关注现实,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不善于发挥想象等原因造成的。针对以上问题,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有些学生写作文,叙事写物常常不够细致,显得大而空,这是缺乏观察力而导致的。作文作为一种生活的反映,其内容主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只有学会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素材,作文才有东西可写,也才能写得生动、具体、形象。“如无闻见,则无所状”(王充《实知》),所以观察力是作文的一种重要的基础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已成为语文教师热切关注的难点,许多教师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学生难作文、怕作文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激发和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表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命题作文,学生们不敢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不敢倾吐真实的感情,怕“偏题、离题”,怕老师批评立意不高,不积极。他们不懂也不善于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具体地告诉别人。可儿童纯洁、天真、新颖大胆的想象,鲜明独特的个性语言几乎又是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17.
李元静 《小学生》2011,(6):52-52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个难点,大多数学生认为写作难,怕写作文,而能教会学生写作文更是难上加难。学生们怕写作文原因有很多,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缺少生活体验,繁重的课业压力令他们不善于观察思考,缺乏感悟能力等,教师方面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批改不当、指导形式单一等等,都导致了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后果,今天我就从作文教学的系统性的缺失上谈谈作文教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常听学生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怕作文似乎成了学生的一种慢性病,也成了教师的心头病,长治却久不愈。分析学生怕作文、认为作文难的原因,不外乎有三点:一是不想写,二是不知写什么,三是不知如何去写。三个原因中最根本的还是第一个。所谓不想写实际就是缺乏相应的写作需要或动机,学生自  相似文献   

20.
浅谈观察     
张庆军 《河北教育》2007,(11):43-43
社会生活是小学生写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生活中获取习作素材,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观察。不善于观察,写出的作文就空洞、干瘪,细致观察,才能使作文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