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贯穿于各学科长期教学实践之中 ,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独特的个性思维 ,挖掘人的潜能 ,开发人的大脑资源。数学课堂教学中联想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必不可少的环节。联想能力强的学生分析问题就会思路敏捷开阔 ,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进而有所创造。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一、注重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 ,为学生构建联想基础联想就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  相似文献   

2.
英语联想教学法是通过相关、类似对比联想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探讨了联想教学法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依据,并具体阐述了联想教学法在英语词汇和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联想是指由一种心理过程而引起与之相关联的另一种心理过程的现象.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本文试图阐释联想对于数学教学的重大意义。以及教学中运用“联想”这一心理现象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去获取与之相关的新的知识、经验的途径,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帮助学生探索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法学知识的零散性、庞杂性和相近性,需要用联想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和清晰化。文章分析了联想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各种联想方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联想学习能力,从而使得法学知识的识记变得简便、轻松,且记忆更加精确与长久。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空白”艺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消化吸收、自主发挥、发现探索,联想驰骋,休息调整,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发展的目标。一、课堂“空白”艺术的操作课堂讲授新知识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空白”,并在“空白”中及时予以指导,提供信息资源,为学生自学铺路搭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控,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把握。具体操作如下:存疑设问——激发学生思维。在新课讲解中,教师应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或故意留下一些未完全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也是人脑最高层次的心理机能,而联想正是这种心理机能的重要体现。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不同的输出,很可能会发生转换作用;辐合思维则在于对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正确”答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相似文献   

7.
归纳与联想是人类最自然的活动之一,归纳与联想教学法是调动和释放出我们自己及学生的归纳和联想的思维潜能的一种方法.本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归纳与联想教学法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这种归纳与联想活动中,能够归纳出自己的理解,联想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使多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8.
赵琨 《山东教育》2009,(12):43-43
“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概念多,易混淆,结构分散,亮点不多。怎样才能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呢?怎样才能把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互动空间,让孩子们乐于参与呢?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号开展了一系列数学游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从事计算机教学中,总结了一套“形象化联想”的方法。所谓“形象化联想”——就是对课堂上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概念,用一些浅显易懂、活灵活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实例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疑难问题的理  相似文献   

10.
联想教学法的运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青林 《职教论坛》2003,(20):37-37
在自然科学中,许多物理过程是在大量实验和实践基础上被发现和得以验证的。教学中,由于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等客观原因,我们难以对它们一一演示或实验。高等职业教育中这类问题更为突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弥补这一不足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联想教学法,选择适当的诱导因素,激起学生的思维想象,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一、联想教学法的运用及举例1.用物理过程的相似性启发学生联想热电偶热电现象的微观过程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讲课时可抓住“扩散运动”这一关键,对气相、液相物质进行演示:先用酒精或气味浓烈的物质在课堂上作气体扩散…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思维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上 ,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并且“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新颖的、独到的 ,而不是对已知方法的模仿与重复”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一个好的、新颖而有创意的设想或解题方法 ,常常来自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知识背景之间的联想 ,或者新旧问题之间的因形式相似或内容相关而产生的联想。一、相似联想童年时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 ,把天空中漂浮的云朵想象成各种动物的嬉戏追逐 ,这就是因形式相似而产生的丰…  相似文献   

12.
王权清 《甘肃教育》2001,(10):23-23
一、比较联想比较联想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事物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的联想。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是千差万别的,它们既有相同的属性,也有相异的属性。在教学中,可通过相同属性进行联想,总结规律,形成概念;通过相异属性进行联想,找出差别,明确概念。如在长方形概念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书页、桌面等实物的观察,进行比较联想:相同点:①有四条边;②相对两边长度相等;③相邻两边构成直角等。相异点:大小、位置等不一定相同。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相同点进行抽象、概括,得出长方形概念。对有些意义相似、学生易混淆…  相似文献   

13.
要想让孩子们把一两页的课文读成厚厚的一本书,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链接”的基本素质。阅读教材时,教师要能够联想到并迅速寻找到与主题、与课文文本相关联的知识内容,并能抓住课堂“链接”的人口,巧妙地对学生进行“链接”引导。如何链接呢?  相似文献   

14.
技工学校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能否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知识系统化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一种以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为目的的新教学方法——联想教学法,以消除知识的“孤岛效应”对学生认知能力造成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他们具备现代化科学文化素养 ,这将成为衡量面向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 ,我深感责任重大。下面 ,想结合自己的化学教学实践 ,就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些初步的思考。一、转变观念 ,努力帮助学生消除“思维界限”1、要确立“学生为本”的观念。课堂是双重主体型的构成 :学生是学习主体 ,教师是教学主体。在课堂这个半封闭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受教”具有客观被动性 ,教师理应站高…  相似文献   

16.
联想与想像是写作的“双翼”,学生写好作文离不开联想与想像。联想能够使学生作文不拘泥于所写的狭小范围,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把要写的事物表达得生动活泼。叶圣陶曾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课堂上,教师可以从生活习性、情绪体验等方面,启发学生进行相关甚至反向联想,调节学生生活和知识积累,串连他们的知识,培养其联想能力。如教《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让他们联想一下本地的冬天以及到过的旅游地的冬天,然后与课文比较,从而了解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体会作者选材角度的独特。想像越丰富越奇特,就越能让作…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在碰到稍难一些的数学题时会觉得“无从着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中一个很突出的原因就是不善于“联想”。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不易产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想象力是借助联想培养起来的,联想是由某种概念引起其它相关概念的心理过程,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联想。有意识地训练“联想能力”可以增加学生头脑中思维的内在模式,又能增强思维的敏锐性。数学解题中的联想就是由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以及要求的…  相似文献   

18.
陈跃月 《成才之路》2009,(17):66-67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材发生很大变化,学生的学法将从被动、机械的方式转为主动、合作、探究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法,以教法的改变带动学生学法的改变。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常遇到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不注意形成知识体系的现象,从而使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是科学联想。具体应从引导学生对旧知识点的联想、引导学生进行学科间的联想、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事例的联想、在习题中重复对知识点的联想等,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一种语言学习策略。文章例举了一个联想策略培训课程的开展情况,具体地从联想策略的有效性、如何去联想、如何利用联想策略教学三方面探讨了这一策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单个词汇可以从词的音、形、义去联想,两个以上的单词可以通过相邻法、相似法、相对法进行联想。联想策略的教学可以融入平时教学中,也可以开设培训课程、讲座等,从而让学生经常使用联想法把枯燥的词汇学习变成新的愉悦体验。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而“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恰恰说明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应是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开发智力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引探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古今中外不少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对此倾注了无数的精力进行探索、加以研究、寻求规律让学生自主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呢?一、指点方法,教会思维。一代宗师陶行知先生说过:给学生几把钥匙,“让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这就可以看出,我们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在一次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