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大量的事实证明,一切学识渊博、才智出众的人都有大量阅读的习惯,可以说,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我校自开展家校立体读书工程以来,走过了一段难忘的阅读岁月,读书已渐渐成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黄巧艺 《考试周刊》2014,(84):43-43
<正>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中近八成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热爱阅读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根据这一理论,阅读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之一,阅读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受益终身。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孩子读书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只要让孩子对他从事的阅读活动产生兴趣,他就能积极地、热情地完成这项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存储知识,明天提取智慧,读书成就梦想"。这是太原市后小河小学每位少先队员的2014年的新年梦想。为推进全民阅读,尤其是在少先队员中倡导阅读风尚,学校在2014年新年隆重推出"我的一本课外书"达人秀活动。此次活动是少先队开展的一项梦想助推活动,让人人爱上阅读,让读书长知识,让读书增智慧,让读书促养成,让读书树理想,让读书育人格,让读书成就梦想,让阅读成为少先队员精神意义上的存储;此活动也是少先队员进行的一次书香校园建设的普  相似文献   

4.
品味书香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它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它,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美国作家阿西莫夫对读书更是推崇备至,他说:"无法想象,有什么东西能像阅读那样,人需要多少,它就赐给你多少;更想象不出,有什么东西像阅读那样,不多不少地把整个宇宙给你." 读书,不仅是一种"知识哺乳"的过程,更是一种锻炼思维的运动,是智力体操、精神按摩,更是心灵抚慰.塞缪尔·斯迈尔斯说: "人如其所读."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不仅能促进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更能对你们今后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制定阅读计划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林语堂先生在谈读书时说:"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享受读书的乐趣。"这里的"自然"就是喜爱读书的习惯。同学们应  相似文献   

6.
<正>书是传播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朋友。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好学生的爱好可能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读书。通过读书可以获取知识,获取智慧,获取前进的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吸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相似文献   

7.
<正>营造阅读氛围,推荐优秀作品,激发阅读兴趣,教授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一、活动宗旨1.培养中小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作品的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取向,让中小学生在经典文化滋养中成长。2.引领中小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语言储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人文素养。3.在中小学校园中掀起"经典日常读"的浪潮,营造"书香校园""书香中国"的浓厚氛围,让中小学生在阅读经典中接受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营造阅读氛围,推荐优秀作品,激发阅读兴趣,教授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一、活动宗旨1.培养中小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作品的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取向,让中小学生在经典文化滋养中成长。2.引领中小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语言储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人文素养。3.在中小学校园中掀起"经典日常读"的浪潮,营造"书香校园""书香中国"的浓厚氛围,让中小学生在阅读经典中接受文化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是成长的基石,读书是创新的基础。它能引导人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全民族思想素质的大事。很少有这样一种活动能同时给予人如此众多情感的交集。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基本宗旨,就是让人们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交流信息的形式,让世界上没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般认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说:"我相信许多人在回首往事时会和我有同感: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读书,相比之下,课堂上的收获显得微不足道。"[1]人有两种成长,一种是躯体的成长,一种是精神的成长。躯体的成长靠的是食物,精神的成长靠的是阅读。一个人的人生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的质量。要使一个人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饱满、奋进、愉悦的状态,除了一小部分需要食物的保证,绝大部分是由阅读来提供"能量"的。因此,采取"立体"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地引领、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最终让学生养成自能阅读的良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情绪、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校园阅读环境的创设上我们花了一番心思。  相似文献   

11.
书与暑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东坡又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读书对一个少年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少年时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2.
阅读对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那些"太忙了,没时间读书"的说法,在我看来,都是借口,是因为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我所看到的美国人会利用一切时间来读书:车上,飞机上,做家务的间隙,等等。  相似文献   

13.
"成长书吧"是新时期辅导员工作模式的新的探索形式,它主要以"悦读、成长"为主题,以阅读经典为基础,致力于引导大学生消除读书的误区、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以增强其读书的方向性、目的性、有效性;使得大学生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充实思想、锻炼能力,学会做一个人,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营造"处处见经典、人人读经典、时时论经典、常常用经典"的良好氛围,使得大学生的阅读意识得到了不断深化,阅读"质"、"量"逐步上升,阅读形式持续创新,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意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有人发现:有的父母自己不读书,却十分重视孩子的读书;有的家长见书就买,却不知道怎样去指导孩子读书.孩子的成长与读书是分不开的,但选择性的阅读往往会事半功倍.心理学家也渐渐地认识到散漫式的、没有选择性的阅读会使学生养成散漫式的思维方式.社会上的一些课外读物没有教育意义,而小学生生活阅历少,缺乏辨别力,容易受到影响.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指导学生选择好课外读物.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没有阅读就没有一个人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发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人生因读书而芳香四溢,写作也因阅读而内容丰富!一、情趣高雅有品位通过读书,提升心灵的境界,使文章具备一定的品位。当代作家王安忆曾谈到写作的意义即建筑一个"心灵世界","它的意义在于,在世界上设立一  相似文献   

16.
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决定着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高度和宽度。曾听一些教育专家讲过,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只要你能成功地培养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可以发自内心地愿意读书、渴望阅读、爱上阅读,那  相似文献   

17.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目前应试教育的泛滥使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变得十分狭小,许多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功利取向,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学校要采取“习惯培养三步走”策略:一是按基础性习惯、学科共性习惯和特色习惯三大主题,每月一个主题,每学期滚动实施,循环强化习惯养成.二是采用“阶梯状培养模式”和“精品课堂引领”两条途径,走阵地建设之路,稳固建构培养模式.三是探索出“五段十级”阅读评价体系、启动三项读书活动,走特色培养之路,强化阅读习惯养成.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课外读物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健全他们的人格具有深远的影响。成长记录袋是一种评价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良方。应用阅读成长记录袋能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0.
<正>"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培养人的文雅气质,洗涤人的心灵,丰富人的智慧,读书的好处很多,能让人的生命散发出书香气。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是这样形容书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读书是多么重要。并且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阅读的范围要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