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略论古典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王岱英冰心在六十多年前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世界若没有女人,真不知这世界变成怎么样子!我所能想象得到的是: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在冰心眼中,女人就是“真”、“善”、“美”的化...  相似文献   

2.
《文化学刊》2012,(5):191-191
吴超平在《福建论坛》2012年第6期撰文指出,异质文化相遇时,误读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说来,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洞见’,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  相似文献   

3.
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吃饭,有位先生的手机响了。"是公益短信,"他说,"哦,给你们念念啊——‘知道中国一年要消耗多少一次性筷子吗?450亿双!相当于170万立方米的木材,大约需要砍伐2500棵大树’。太可怕了!这么巨大的数字!大家慨叹着。有人说:"我看过一篇报道,说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们造过一棵‘筷子树’,是用人们扔掉的几万双筷子造成的。"有人说:"我在随行医学院就亲眼见识过这样一棵‘筷子树’,好几米高,相当壮观!"有人叹气说:"那都是森林  相似文献   

4.
1989年2月1日,周有光致信陈原:"在迎春会上看到您精神抖擞,为您高兴!你我二人是用‘拼汉’电子打字机通信的先驱,我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做。这是书写方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根雕艺术是从泥土中走出的民间艺术,展示着民族文化的魅力。它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独特的艺术珍品,不仅走进了豪宅深院,也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很难想像,大自然的泥土中蕴藏着鲜为人知的奇形异状的美。那些被忽视的、被抛弃的各种乔、灌木及竹的废根,和自然界的景物一样,同样具有幽雅的形态,蕴藏着生命的内在活力。根雕艺术创作追求的是自然天趣的美。罗丹曾说过:“在艺者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的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发见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到它内心的‘真’。这‘真’也即是‘美’。”信奉自然应是根…  相似文献   

6.
老爸是个报人,每次他拿回的报纸,我都漠不关心.可是那天,他推荐我读他报上的几篇关于教育问题的文章,读完之后,觉得还真有点意思,尤其是<从"教育异化"谈起>中的一段话,让我产生了共鸣--"本应是天真烂漫的儿童和学生,从小就被训成写文章说话是这样写,这样说,而不是按自己心里所想的写和说.所以等到长大了,‘违心’之论已成习惯,讲违心话已经被社会接受为‘人之常情’,以致分不清‘人言’是真是假,那将会变成怎样的社会和国家?"  相似文献   

7.
栗子 《文化交流》2016,(8):60-63
正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将相聚在杭州这座美丽的东方名城。为让各国宾客领略杭州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悠远魅力,"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分别于6月和8月在北京和杭州举办系列活动。百余年岁月来,西泠印社跨越国别、地域,一直肩负着守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这是几代印人共同的信念。"在今天社会文化急速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把西泠印社这份‘坚守’和‘传承’告诉大众,是我们这一代社员  相似文献   

8.
"想要成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公民记者’?拿出手机,下载‘我报道’客户端,发送图片、视频或文字。——就这么简单。""报料、解读、评论,在信息获取日趋平等的社交网络时代,新华通讯社通过‘我报道’来听‘你’的声音。‘你’——可以是任何人。"新华社集成服务新媒体试点平台"我报道"6月17日向公众宣布上述消息后,立即被解读为新华社发出的拥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的使命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要尽力做好内容,避免产生反作用。我把文化事业看成是精英文化、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看成是解决老百姓基本文化那个‘低’的部分、把文化产业看成是解决老百姓文化需求中的‘中’的部分,老百姓‘低的部分’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所以要解决‘中的丰富性’和‘高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学英语     
人们常说:学习是痛苦的历程,不过我不明白,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老妈学英语的热情日益高涨,因而我的苦难就日益加深,每当老妈问我英文的时候,一般我都会先吃三片阿司匹林,缠好绷带,再运上龟背神功至第十二重。这不,她老人家又来问我了——老妈:"这个‘I’m very annoyed,don’ttrouble me.’是什么意思?"我说:"啊……这个……我很烦,别烦我……"老妈:"找打,跟你妈这么说话!"(于是被扁)  相似文献   

11.
班车文化是大连大学特殊工作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现象,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引导下,经历了从个体自发到有组织自觉建设的发展过程,完成了从认识体系到工作体系的转变,形成了"刚柔并济,双管齐下"、"加强刚性管理,为班车文化建设‘打底儿’"、"深化柔性管理,给班车文化建设‘拔高儿’"等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2.
邢台古城是一座我国现存极少的、珍贵的、融合着多种古代城市规划手法的"复合型"传统古城标本。通过对历史文献记录中的邢台古城与现状古城相互印证和分析,结合古地名、民俗、典故,探析邢台古城在规划营建中采用的"工官礼制,以‘七’为度"、"师法自然,牛形仿生"、"取法天像,‘七星八斗’"三种规划手法,对当今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季羡林究竟是什么“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的新作《病榻杂记》。其中,季羡林提出: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一事,引起广泛关注。季羡林写道:“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摘下来,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季羡林的这段话,说得何等的谦虚,何等的实事求是,何等的明白无误!此语一出,长期受媒体误导的读者,感到吃惊和困惑。他们问遭那么,季羡林究竟是研究什么学问的呢?他究竟是个什么“家”呢?  相似文献   

14.
《职业圈》2006,(4):57
神奇毛巾真叫绝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2005年11月下旬我苦心经营了近三年的酒店终于因不断亏损关门了!"生意难做,好生意是真难寻找啊!"这是我经商十年来最刻心铭骨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翼翔 《职业圈》2004,(12):52-53
效验神奇的"循经火疗" "‘循经火疗’真是太神奇了!这真是太神奇了!"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全国致富创业交流洽谈会上,笔者突然被一阵赞叹声吸引了过去.这是一个不太大的展台,前面却挤满了驻足观望的投资者.笔者凑上前去,才弄明白原来这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试用完"循经火疗"保健疗法后发出的赞叹声."循经火疗"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投资者留连忘返呢?  相似文献   

16.
正《文汇报》2013年9月11日头版"文汇深呼吸"专栏刊登了"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系列报道之七《"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了》。文章表示,"莫言热"带给翻译界的启示应该是"好的翻译可‘连译带改’",并强调"一部作品的最终译文不仅取决于原文,还取决于它的‘服务对象’,以及译作接受地人们的语言习惯、审美口味、公众心理等非语言层面的因素。或许,只有从根本上认识这一点,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途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那是一天深夜,电话铃响.拿起听筒,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老师,我是您班学生郑亮的妈妈--这么晚了打搅,真不好意思--有件事想问问您:郑亮这两天没出什么事吧?"我吓了一跳,忙问:"郑亮没有回家?"郑亮妈妈说:"回了,只是着了魔似的反反复复地说:‘这是不公平的'.现在,他睡下了,我放心不下,就给你拔了这个电话."  相似文献   

18.
正据日本共同社发文介绍,"如今杭州拥有中国最发达的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产业。借助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故事元素加上最前卫的数字技术,大量年轻的艺术家和技术创业者把杭州打造成了一个别具风格的‘动漫之都’,这座东方名城因动漫释放了更加多元的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19.
说中国富豪真土,是大多数富哥富姐不能同意的。他们住洋楼、开洋车、穿洋服、吃洋餐,甚至说洋话、泡洋妞,他们嘴上不嘟囔心里也会腹诽:"我咋会土?我哪疙瘩土?你孔庆东才土哩!看你浑身上下的打扮,连裤衩背心都算上,合计值不到二百块钱,你还北大博士哩!到底谁土啊!"然而这恰恰是中国富豪真土的铁证。东施为啥要效颦?知道自己土嘛!中国富豪为啥拼命要洋化?深刻的自卑嘛!  相似文献   

20.
沙舟 《文化交流》2015,(2):36-39
2014年12月18日,"东方文化论坛·杭州与新丝路"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开启。来自国内外丝绸文化、丝绸之路和丝绸经贸界的专家和精英们纷纷就"丝绸文化与人类文明""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府’杭州与新丝路建设"等话题,发表演讲,阐述观点,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学术心得。这次研讨会是由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跨界"活动,融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