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传播是价值传播 我们对外传播,要传播什么?我们有没有做一番思考,并形成自己国家的文化战略?如果我们一说到文化对外传播,就开始制定预算,开始收购海外媒体,扩大报刊版面,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可能欲速而不达,功利性或物质性太强,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会使人产生反感。  相似文献   

2.
正在对外传播领域内,突发事件传播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对外传播领域内各种突发事件的传播也越来越具有移动社会化传播的鲜明特征。即,在对外传播领域,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沿着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传播已经成为突发事件传播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进入公共视野的突发事件,传统大众传播方式和新兴移动社会化传播方式的运行共同勾勒了突发事件传播的真实图景。面对各种突发事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具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陕西红色文化也需要传播到国际社会,让世界了解陕西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真实、立体的陕西形象,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助力讲好中国故事。该文聚焦陕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陕西红色文化外译和对外传播现状的调研,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的提升策略,旨在提升陕西红色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效能,实现最大化的跨文化传输,使红色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加强,面向区外的民族文化传播、交流逐渐成为自治区形象传播和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状况基础上,尝试探讨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和策略。现状与问题1.资源开发不足内蒙古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这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13,(5):2-2
《对外传播》杂志于2013年5月迎来创刊200期。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广大读者的关爱给予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促使《对外传播》茁壮成长。一路走来,广大读者与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推动着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对此问题的回答,需要拓展、构建相互协同、相互补充的多元传播主体以实现控制力,提炼展现现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髓及建构对外传播的话语新叙述以实现沟通力,优化整合对外传播媒体以实现媒介连接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才能向海外受众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当代价值,诠释其世界意义,在实现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提升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对外传播》杂志于2013年5月迎来创刊200期。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广大读者的关爱给予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促使《对外传播》茁壮成长。一路走来,广大读者与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推动着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驻足回顾,是为了更好地起步前行。我们诚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与时俱进的,能够捕捉时代发展当中的伟大优秀精神和文化载体,结合社会发展方向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着手点,为此必须深入挖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放眼于文化传播视域,实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外多维传播,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闪光点、展现出中华优秀文化与时俱进的脚步、展现出中华上下5 000年革故鼎新的文化风采。该文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全球化文化传播语境下的文化认同,提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外传播的意义和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9.
人文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其共同的人文精神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为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目标。然而,当下构建对外传播人文共同体话语却面临百年变局下的新语境,即全球保守封闭主义思潮到来的人文交流中断,国际政治动荡造成的时代问题,人工智能带来的人文伦理迷失以及全球人文格局的改变。对外传播人文共同体既需要重构公共外交,赢得国际精英认同,也需要重新梳理对外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对外文化服务价值,并在传播策略上注重情感传播,促进人文共同体成员之间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美西方一些势力的刻意扭曲和阻滞的“他塑”困境,和理论创新自觉性自主性尚待增强、对外传播技术方法先进性灵活性不够等“自塑”困境。基于如何实现中国对外传播内容共享与效能共创这一核心问题,本文综合心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等视角对当前对外传播困境进行反思,并思考性提出中国对外传播“共性”模式建构与中国对外传播“守正”与“创新”的新探索,即坚守具有人类文明共享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传播核心内容,坚守具有世界利益共通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传播指导理念,坚守具有的主客双方共创性的媒体矩阵为传播特色渠道,以创新的时代文化、创新的利益主张、创新的互动渠道,实现具有感知绩效的长尾性互动,以“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目标,让新时代的中国以昂扬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就是在城市形象元素的资源库中提炼、发掘与扩散能体现城市精神的地脉和文脉,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提供身份性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根,是城市形象本质的抽象、积淀和塑造。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微传播时代传播载体的微博、微信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思维方式,其产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微传播以其独有的传播特点,为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微传播时代,中国如何发展对外传播,如何使我们的国家形象更有效地传递到世界各地,如何抓住新机遇、积淀后发优势、提高对外传播能力,是具有战略性且十分迫切的问题。我们只有充分把握微传播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中国对外传播研究者对于这些深刻变化的高度关注和系统思考充分体现在对外传播研究成果之中。纵观2012年的中国对外传播研究可以发现,在对外传播技术背景方面,从传播技术范式转移到微博外交兴起均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在对外传播的国家导向方面,国家重点在于统筹两个大局和创新传播机制;在对外传播的核心主题方面,主要侧重透视国家形象的他塑、自塑困境,以国家形象研究、外交传播研究、军事对外传播研究、边疆对外传播研究、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等为重点,确立立体的对外传播研究架构;在对外传播的媒介形态方面,注重建构多元传播主体,准确传递中国影像;在对外传播理论维度,则注重贯通历史现实,重视实践前沿的发展。未来,中国对外传播研究者还将不断进行深入、系统的对外传播研究,以满足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科学、创新的对外传播理论的迫切需求,并为中国对外传播的创新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成果支持。  相似文献   

14.
《对外传播》杂志将于2013年5月迎来创刊200期。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广大读者的关爱给予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对外传播》才得以成长壮大。一路走来,广大读者与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推动着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驻足回顾,是为了更好地起步前行。我  相似文献   

15.
正"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德鲁克的经典名言在大数据时代焕发出新的意义。对于对外传播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苦于没有有效的测量手段,在决策时,凭感觉做事的时候多,经过可靠论证的时候少。这种状态既不利于对外传播的目标实现,也不利于工作的改进。因此,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便利,将对外传播效果评估纳入国际舆论竞争的大工程中,并依据科学有效的评估结果,调整对外传播的策略和方法,是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和效率的必由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龙江红色文化四大精神,见证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艰苦岁月。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黑龙江人民群众为反抗侵略,实现独立与富强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奉献,具有很高精神价值和历史意义。该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分析了龙江红色文化的特征,通过调查法对龙江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求完善龙江红色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方法,找到了加强龙江红色文化内容建设、完善对外传播的渠道、调整对外传播的侧重点,以及扩大传播主体等方法,以此扩大龙江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传媒界知名人士曹景行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第二个受国际关注的时期,外部世界对中国从不关注到关注,从负面报道到更加客观报道。他认为,我们要利用当前这一有利时机,加强对外传播。针对当前我们对外传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从需求出发,注重对外传播的效果,使我们自己生产制作的外宣产品赢得市场;其次,要解除被围困的心态,否则会让我们固步自封;最后,要制定对外传播的"全媒体"攻略,为不同的人群提供适宜的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战略背景下,中医药的国际化传播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作为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药文化在对外传播中面临着许多阻力与挑战。该文分析了中药文化的概念与内涵,结合传播学的相关原理,讨论了中药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传播路径优化的策略,以此助力中药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海南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海南的过程中留下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红色文化的支持,以“琼崖革命精神”为代表的海南红色文化有利于构建锐意进取的海南形象。在5W传播模式下,分析海南红色文化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受众,探寻提高海南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提升海南红色文化域外传播效果、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沈昕 《对外大传播》2010,(10):43-43
民间外交参与对外传播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现代传播学认为,对外传播的类型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类大众媒体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