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6年,我十二岁时,进了格致公学.格致公学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办的四所男子中学——育才、格致、华童、聂中丞中的一所.教育体制基本按照英国的公学,是培养纳税居民子弟的中等学校.我进校前已在私立小学毕业,原是去读初中的.或许学校认为私立小学的水平偏低,我和不少投考的小学毕业生都被压低了半级,作为小学六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收录.这样,秋季班都成了春季班.学校当时是有附小的,带有预备班性质.随着年级的递升,到我们班级升入初中,小学就自动取消了.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14,(Z2):18-19
<正>一、个人经历与文革遭遇1.我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赤洋口庄。当地土地贫瘠,大部分人都来东北经商。我随父亲来到东北。我一岁时坐闷罐(货车)来到开原县。小学是在华商办的私立小学,后考入开原女子国民高等学校,读三年时日本投降。后入私立文理中学又到东北中学第六分校,高二肄业。于1952年5月经同学介绍参加锦县中学做教导干事。锦县中学校址在石山站。校  相似文献   

3.
谈采访之道     
谈一点采访之道,究竟从何谈起?还是结合我几十年来亲身经历的工作实践来谈,比较实际.讲亲身经历,有些人总喜欢讲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几段,却忌讳自己也有过"走麦城"的一段.我想一反此例,就从自己在采访工作实践中的失败谈起.一九三○年我在上海法租界马浪路(今马当路)私立通惠当小学教员,曾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到附近私立民治新闻学院读书,这个学院规定两年毕业,而我仅仅读了一年书.一九三一年暑假将满时,院长顾执中先生介绍我进上海《新闻报》工作,当时他是该报采访科副主任,兼编随报附送的星期画报.刚进报馆时我不是去当记者,而是做他编辑画报的助手.真正开始当记者  相似文献   

4.
1948年9月,我和郑汝骊正处于待业状态,智建中带领东北招聘团来杭州为东北大学招聘教师、干部。于是一拍即合,举家前往东北。到长春的时候已经是10月、11月左右了,天气已经比较凉了,学校还给我们这些南方来的老师发了棉衣。初到师大我们到校之后都被安排在化学系工作。当时化学系老师很少的,给我们的印象也很不好,因为都是日本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8,(4):4-4
据新闻晚报:“尽管我们在招聘时.对男教师的条件一再放宽,但近三年来学校也只招到了一位男教师!”眼下不少小学开始“招兵买马”,看着校园里的“万花丛中一点绿”,武宁路小学孙校长感慨道。近日,上海市妇联最新出炉的一份《2006年上海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6年本市小学生男教师的比重持续下降,不少小学校园里都是娘子军一统天下。  相似文献   

6.
香港实行九年免费强迫教育,强迫教育包括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香港法律规定,在当局提供教学的条件下,每一家长都必须承担其子弟(6—15岁)入学接受文化教育的义务。 香港学童离幼稚园阶段以后,六岁开始进入小学就读。现香港小学学生近50万人在校就读。全港官立小学与资助小学580所,私立小学78所。私立小学学生只占全部学生1/10。  相似文献   

7.
1960年代中,我曾就读于静安区胶州路第二小学,常见仓库里堆有童子军乐鼓等装备,地上也放着“贫儿教养院”大字残缺石碑,垫底以供人走路.听吴凤琴、戴婉华老师说,许力生(体育老师)、郑克芗(总务)等老师都是从老校沿用下来的,我才朦胧知晓小学所在地是沪上一所知名私立贫儿教养院原址的一部分,救助、培养过无数贫困子弟,甚至于有救命的功德.白驹过隙,至今它建校已经百年了.  相似文献   

8.
这两天,只要打开电脑,输入"许椿、许爷、椿哥……"便有铺天盖地的哀思涌来,都是为了纪念我的师兄,广告界著名学者、天津师大的许椿教授。几千人为一个教师送行——离去当晚.在校学生自发筹办的追思会.两千多人;校方召开的追思会  相似文献   

9.
印度巡捕在租界的出现 1854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建立不久,即组建了负责在租界中管理道路交通、维持社会治安、调查犯法行为等的“巡捕房”。起先巡捕房所雇佣的人员都是西人,其中以英固人为主。由于西人巡捕的薪水较高,为节省开支,1865年4月开始招聘华捕(华捕的薪水只有西捕的四到六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珍惜荣誉     
在我的书柜里,已珍藏和保存着一百多本荣誉证书。这些荣誉证书人部分是新闻单位颁发给我的。我一直都很珍惜。 翻看证书,最早的一本是原随县广播站颁发的模范通讯员证书。那是1983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的我,忽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兴趣,于是我采写讴歌农村新人新事的新闻稿件投寄县广播站,当年我被评上模范通讯员。1984年我被《新农民》杂志评为模范通讯员。不久我在村小学任教,后来又干起了幼教。由于在新闻报道中干出了点成绩。后来我又被招聘到镇广播站从事宣传报道。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在中央、省地、市级报纸和电台采用。仅1986年我就被《湖北日报》、《襄樊日报》等8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或模范通讯员。  相似文献   

11.
1939年7月我父亲应叶景葵、张元济之邀,从北平来上海筹建私立合众图书馆。当时办馆的目的是怕战乱将大量的民族文献销毁和失散。图书馆靠私人集资,书籍则由江浙的望族捐赠。我们刚到上海住在现在的复兴中路思南路口的一座花园洋房里。楼下是办公室、楼上则是书库和我们的卧室。书库是原来的舞厅,开始书不多,主要是叶家、张家和杭州蒋家的。当时我念小学,寒假期间父亲就让我看水浒、三国和西游记。怕伤眼,父亲将馆藏的木刻大字本给我看,到小学毕业这些名著就都看完了。  相似文献   

12.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父母双方,祖辈几代都是教书人.1977年我有幸赶上国家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后的首批高考,从知青点直接跨人了师范院校,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如愿圆了我当教师的梦.记得当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当一辈子光荣的人民教师!何曾想,在学校干得正欢之时,我却因故调动了工作,离开了我酷爱的教学岗位,调往我先生当时工作的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当上了一名图书馆员,而且,这一行,我一干就是26年.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是中国转轨的一年。1992年是教育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9月17日,北京朝阳区较为僻静的枣营中学门口,又赫然打出了一块私立的牌子,名曰:正则私立学校。这是京城出现的首家私立全日制普通高中,借屈原《离骚》中“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之意,而得名“正则”紧随其后,首家全日制寄宿制私立学校——京华私立小学成立;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30日至6月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5月30日晚,温总理在欢迎宴会上发表即席讲话说:"2007年我访日回国后看到一本书,名为<35号投手温家宝>.访日期间,我和日本立命馆大学的学生打了一场棒球.从这本书里面我了解到,校方和学生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档案与史学》2003,(5):17-19
一、 幼年及小学时期1916年我出生在日本东京。[1]甫三月,母亲把我带回国交给外祖母抚养。外祖母住在近吴淞的宝山县杨行镇,这是四周田野的小镇。外祖母是位勤劳俭朴的妇女,不请佣人,凡事自操作。我对她的印象很深。我在幼年时对父母很生疏,母亲也难得来,父亲简直不认识。直到十岁时,父亲来杨行乡(离镇二里路外)置起了家,[2]我也随同外祖母来与兄弟姐妹跟着父母生活了。我进了镇上积谷仓小学三年级读书,直到小学毕业。 二、中学时期13岁时,家里搬到上海来住。进了私立持志大学附中初中一,读了一年,母亲觉得我是乡下长大的,性格粗野,持志…  相似文献   

16.
最近是招聘季,我接触到一些前来应聘的年轻人,其中包括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这几年来,在和应聘者的交流中,我有一点感触挺深:一些应聘者年龄不大,却比很多仍在一线奔波的老记者们有“经验”——坐办公室和谈条件的经验. 比如,一个应届研究生前来应聘,学历和获奖记录都不错,说起来理论术语也很多,然而聊到最后听来听去就一个观点:不愿跨出办公室,现在互联网上什么信息都能获取,通信也方便,何必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去一线?在他的印象里,记者要么等着条线部门安排采访,要么自己在电脑前就能获取所需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采访我?”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带着谦逊、探询的神情,“不!不要写我,和别的同志比,我还差得好远呢!”她就是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共产党员秦玲华。 (一) 今年31岁的秦玲华,是建设银行北京市平谷支行会计科长。她深知肩上这副担子的份量,深知哪怕在自己身上出现一次业务上的差错,都将会给建行的工作带来多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1967年11月,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孤魂野鬼似的日子以后,我们这批小学毕业生终于也要归口了。考试制度已经废除,全上海的小学中学都陷入混乱,校长领导被批斗,教师们纷纷组织各种造反队战斗队,互相对立和争斗,陷入了愈演愈烈的派性之争,学生组织之间武斗不断,不过也都是小打小闹,打群架而已。这一年多我基本上在家里闲居,没有到学校去,到暑假就接着了学校通知,说这次小学生进中学都是按照地区划分,我所住的凤城地区归附近一个普通中学叫靖南中学。但好像也没有任何教师来联系,就这样我从邮递员手里拿到  相似文献   

19.
2017年开年,长江日报即发布了年度招聘公告,公开对外招聘新闻记者、图片编辑、评论员和新媒体人员.招聘公告的开头语便是“因事业发展需要”,这虽然是一句套话,当然也是一句实话.在一些纸媒经历寒冬之时,长江日报却每年都在吸引新人加盟,这成为湖北新闻界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20.
“腐朽神奇指掌间,旧帙重整见华篇;翰墨案头笺三尺,泱泱华夏五千年。”这几句话,是20世纪90年代时,我对中国书店古书装订修补与复制出版工作的感受与感慨。其具体缘起来自于中国书店出版社木版刷印和古籍影印等古籍整理编辑工作,最主要的形象触发者是两位退休后受聘在中国书店出版社做编辑工作的老师傅王志鹏和杨中温。这两位老师傅都是在解放前就开始从事古旧书业工作,是中国书店的老专家。本文单就王志鹏师傅作介绍。王志鹏师傅1916年生于河北省新城县高碑店镇,现年九十岁。只念了四年小学,即于十四岁时到北京琉璃厂邃雅斋书店当学徒,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