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3月30日-31日,首届"海峡儿童阅读论坛"暨"海峡儿童阅读推广中心"成立仪式在榕城福州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嘉宾包括来自台湾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任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的桂文亚,原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台东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林文宝,来自大陆的有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版协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海飞,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方卫平,以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10月20日,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福州市教育局和(台湾)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主办,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州市钱塘小学协办的第二届"海峡儿童阅读论坛"在福建省福州隆重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嘉宾有中国版协副主席、中国少读工委主任、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主席海飞,台湾台东大学荣誉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  相似文献   

3.
据台湾《出版情报》报道,由于近年来台湾儿童文学创作风气日盛,对相关资料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台湾国语日报社、儿童文学学会和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三个民间团体于最近联合促成设立了华文儿童文学资料馆。该馆负责人表示,资料馆以收集、整理、典藏、陈列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之相关图书资料为主,提供儿童文学爱好者阅览、研究及与世界各国相关机构的交流,并鼓励世界华文儿童文学创作及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7月29日,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携手台湾国语日报社、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等两岸文化机构,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快乐读书会"暨"两岸儿童文学交流恳谈会"在台湾国语日报社召开。这是由大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冰波和王一梅领衔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10月11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旗下《儿童文学》杂志携著名作家金波、曹文轩、张之路、夏有志、金本、关登瀛、翌平、张国龙等走进北大附中,和同学们一起庆祝中国儿童文学的旗帜刊物《儿童文学》杂志创刊50周年,五十名作家、百所学校、千个班级校园"纯净阅读"季活动由此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儿童文学》杂志通过视频的形式,与在场的小读者、作家一起,回顾了办刊50年的历史,并向纯净阅读季《儿童文学》讲师团代  相似文献   

6.
隐隐的春雷     
《全国新书目》2021,(3):71-71
徐鲁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六届副主席。主要作品包括《为了天长地久》《罗布泊的孩子》《追寻》等。作品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入选中宣部"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  相似文献   

7.
张君成 《出版广角》2013,(21):50-54
2013年10月,创刊于1963年的《儿童文学》杂志,迎来了50周年生日,而这次生日的庆祝方式也不同于以往,《儿童文学》杂志携著名作家金波、曹文轩、张之路、夏有志、金本、关登瀛、翌平、张国龙等走进北大附中,用倡导"纯净阅读"理念的新形式来为自己庆生。说到《儿童文学》,有个名字不能被忽略,那就是徐德霞。自1978年开始在《儿童文学》杂志做编辑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正式接手销量严重下滑的《儿童文学》,并带其走出低谷,她与《儿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1月8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举行了"坚守经典续力畅销——《儿童文学》新书发布会暨2015新年联谊会"。儿童文学作家、编辑、书业出版同行和媒体等齐聚一堂,为《儿童文学》的发展群策群力。  相似文献   

9.
任溶溶,原名任根鎏,本名任以奇,广东鹤山人,1923年生于上海,长期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既是翻译家,又是儿童文学作家。他能用俄、英、意、日等多国语言进行翻译。曾获国际安徒生翻译奖、亚洲儿童文学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任溶溶的儿童文学作品写得自然、亲切、风趣、幽默。曾创作儿童诗和《妈妈为什么不去开会》、《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杂技演员》等故事。他翻译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名著,如普希金童话诗,叶尔肖夫童话诗《小驼马》,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英国童话《彼得·潘》、《柳树间的风》、《随风而来的波平斯阿姨》,瑞典童话《长袜子皮皮》、《小飞人》等。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出版广角》2013,(5):95-96
《儿童文学》创刊50年集思会2013年1月25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在位于东长安街的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举行《儿童文学》2013年第一季新书推广暨创刊50年集思会。《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  相似文献   

11.
据台湾《出版情报》报道,为鼓励和推动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以提高儿童文学水平,台湾“九歌文教基金会”今年将再次举办“现代儿童文学奖”征文比赛。本届比赛应征作品以适合9至14岁儿童及少年阅读的小说为主,文长要求3.5万到4万字。首奖奖金20万元,除一、二、三名外,还录  相似文献   

12.
7月11日,第一张台湾自制的原住民儿童文学音乐有声专辑《VuVu的故事》,结合音乐CD、有声故事CD及童话故事绘本推出。台湾风潮唱片藉原住民亚荣隆·撒可努讲故事的能力,以及留欧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节,徐闻县城北区北门乡农民为了参加县元宵游行,准备装置两部彩车,计划工本费八百多元。后来在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和辅导下,查找了馆藏资料,参考了《阿凡提》、《郑成功》的故事册设计了《阿凡提喜进城》和《郑成功坐龙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丛书"之一的《法国儿童文学导论》(湖南少儿出版计1999年版,以下简称《导论》)由年轻的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教授立足于丰富的史实和资料潜心完成。《导论》站在当代学者的立场,以专业理论家的眼光,梳理了法国儿童文学从史前期的雪泥鸿爪到20世纪丰富多元的当代儿童文学的漫长历程。在客观地、历史地再现儿童文学各个时期发展全貌的同时,也给予了清醒的、扎实的论证和剖析。作为法国儿童文学历史的探询者,方卫平教授立足于整个法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交叉点上,抓住了其儿童文学史演进过程中鲜明的时代烙印和…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2004年10月17~18日,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召开.来自台湾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学者马景贤先生、台湾联合报系民生报儿童文学组主任桂文亚小姐、台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林文宝教授以及台湾富春文化出版公司总经理邱各容先生,和内地研究儿童文学的专家们会聚一堂,共同探讨两岸儿童文学的发展和出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儿童文学学科重要奠基人、国际儿童文学格林奖的首位华人获得者蒋风先生在《儿童文学原理》引言中说:"虽然西方儿童文学创作的起步要比东方早,儿童文学创作的实绩也比东方丰厚,但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东方的起步却并不比西方晚……中国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起步既不晚于西欧也不晚于日本,这一历史功绩是不可抹煞的。"  相似文献   

17.
儿童出版物一直忠实地记录并呈现着儿童文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其中,一系列丛书的出版对推动儿童文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商务印书馆早期的"说部丛书",就翻译有史蒂文森的《金银岛》、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等儿童文学作品;而1909年孙毓修编辑的"童话丛书"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最早的一套  相似文献   

18.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2,(12):6
海飞:儿童文学的发展依然"黄金"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海飞在接受《出版广角》记者采访时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儿童文学繁荣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但前一段,业界有人预言,我国儿童文学和童书出版的"黄金时代"即将过去,"白银时代"即将到来。我认为,儿童文学  相似文献   

19.
《出版广角》2013,(1):64-73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作者:高洪波等编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8月上榜理由:"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经典影响人类,必然是从儿童开始的。阅读经典能够让心灵获得与智者甚至大师对话的机会,从而使心灵具备强大、细腻、宽容等优秀品质。儿童文学经典作为儿童文学领域传播高尚价值观的载体,无疑也有这样的功能。《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朱璐 《编辑之友》2011,(8):6-12
文化属于全人类,版权贸易的输出是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而儿童文学被认为是最具有世界性的文学,是最容易"走出去"的文化产品。2005年,国家确立了"走出去"发展战略,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全力推动下,中国童书出版"走出去"也由自发进入自觉,引进与输出比差逐年缩小,很多出版社在年度选题出版计划中都有针对海外市场需求专题策划的产品。尽管这些年来,我们也不乏像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曹文轩的《草房子》、秦文君的《男生贾里》这样能够在销售排行榜上与《哈利·波特》《冒险小虎队》等引进版超级畅销书平分秋色的经典畅销书,但总体上,这些成绩与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的大繁荣大发展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当前的现实是,在中国出版"走出去"当中,中国的儿童文学图书"走出去"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这与中国作为一个儿童文学出版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虽然并不能排斥由于语言、文化、审美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甚至西方文化优越心态下的对中国当代文化"歧视"等所造成的中外文化交流障碍的影响,但这确实也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原创儿童文学,在作品水平、作家实力、出版社品牌等方面都有待提升的现实。时值北京图书博览会召开在即,本刊邀请业界相关人士,探讨有关中国儿童文学图书"走出去"的现状、障碍,以及促进中国儿童文学图书"走出去"的对策,希望透过这个块面的思考和建言,对中国图书的"走出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