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出版产业是由出版单位、技术服务商等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多种专业人才共同合作的结果,人为地将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出版和技术两个关键行业“复合”成一个行业,希望通过培养既懂编辑出版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独立完成,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值得商榷.数字出版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出版从业人员掌握开展数字出版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实现这一跨越性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出版单位,特别是拥有细分行业领域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的出版单位,如何利用数字内容资源优势,实现从数字化内容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型发展,是最重要的破局点.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13,(19):18-25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为进一步加快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升级转型步伐,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原新闻出版总署自2012年9月在新闻出版行业开展了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工作。根据申报比例要求,全国共有136家图书出版单位、155家报纸出版单位和139家期刊出版单位申报"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2013年4月,原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  相似文献   

4.
欣欣 《出版参考》2015,(13):70-71
7月14日,第六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此届博览会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分为展览会和高峰论坛两部分,汇集了各大出版单位数字出版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为数字出版行业提供了一次展示交流的机会,为期两天的高峰论坛共同探讨了数字出版的探索创新、转型升级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  相似文献   

5.
李翠玲  孙瑾 《出版广角》2023,(18):24-29
数字出版内容建设是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任务,直接影响和制约数字出版精品矩阵的打造。数字出版内容建设体系建构包含“两种类型”“三个阶段”,“两种类型”是指转化型数字出版内容建设和原创型数字出版内容建设;“三个阶段”是指出版内容建设所包括的资源数字化、内容产品化和建构体系化三个环节。出版单位打造数字出版精品矩阵的可行性路径包括推进数字版权授权工程、实施出版资源数字化策略、推动数字资源精品化建设、建立与数字出版内容建设适配的运营体系以及推动数字出版品牌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根据数字出版联盟成员之间交互式的资源流动关系,对成员在出版资源流动中的角色予以定义;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构建联盟内部资源流动的网络模型;论述成员单位对联盟内部资源的利用模式,即自行沟通的利用模式和通过联盟平台的利用模式。为降低成本和风险,提出基于数字出版平台沟通和基于网络购物平台进行交易的联盟运营机制,以提升各个出版单位在优质出版资源建设与贡献中的积极性,保障各出版单位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出版发展的深入,出版单位对数字内容资源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出版单位在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内容资源的获取、加工、整合,谁占有优质的出版资源并具有加工、整合的能力,谁就将占据行业的制高点。目前,排版文件的终稿是出版单位很重要的数字内容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前数字出版研究过多关注技术、流程、营销与盈利模式,缺乏对出版单位内部组织结构与优化的思考.组织结构是为数字出版产业服务的,传统出版社应该在内部机构、数字化平台和区域性全国性的战略联盟方面有积极的动作,找到在国家数字出版产业中的定位,优化一个顺应数字出版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形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加快改革解决我国数字出版转型中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管理体制、运营机制、领导体制、产业集中度、运营模式以及版权保护等几个方面入手,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外的数字出版是由传统出版单位发轫并引领,由此而实现了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成功转型,而国内的数字出版却由技术服务商引领,而在内容方面占尽优势的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出版方面却不见起色?提出了只有进一步深化并加快出版体制改革,才能解决制约我国数字出版转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刚落下帷幕的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来自全国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出版单位、新华书店、电教馆、图书馆、港台出版企业以及众多数字出版领域前沿企业的各路人马汇集,围绕"落实数字化发展战略、推进出版业升级转型"的主题,一方面展示了我国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技术商、网络运营商在数字出版上攻城略地、势头正劲,传统出版单位却是理论多于实践.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出版单位盲目上马自己不能掌控的数字出版项目;有的出版单位无所适从,被动观望,更有出版单位,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娱自乐"地享受着传统出版所带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2月27日,中国数字出版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体理事大会在京召开。联盟成立后,将致力于在促进资源合作、组织合作营销、开展维权行动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快推进传统出版社转型升级,更好地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联盟共有63家成员单位,其中包括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56家出版单位,技术服务公司、媒体等其他单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12,(13):20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4月7日,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国内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出版单位、数字出版技术服务商、风险投资机构作为成员单位共同发起的数字与新媒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安徽省合肥市成立。联盟成员包括: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江西奇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新时代下人才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数字出版发展面临变革,需要数字出版人才来推动此次革新。本文分别从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数字新媒体企业、高校等领域的数字出版人才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并对数字出版转型时期的人才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图书行业正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已完成转企改制,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主体。在这样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科技出版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如出版模式的转变带来的冲击、数字技术的颠覆性挑战、企业的资本逐利性特质以及受限于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等,但这些困难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本文针对科技出版目前面对的这些困难,在组稿和营销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曹岚 《出版广角》2016,(21):39-41
互联网的发展给数字出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发展的主体产业,数字出版需要著作权人、出版单位、监管机构等各方面一起努力去维护,只有建立了规范、健康的创新环境和发展氛围,才能推动出版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6):11-11
2007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5月30日,由方正集团主办的“2007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创新·共赢”。国内新闻出版行业近千人齐聚会场,共话中国数字出版的未来。会上发布了方正集团数字出版战略,并推出了一个数字出版物发行平台——全新的爱读爱看网(www.idoican.com.cn),能够在线为读者带来几十万种正版电子书和上百种数字报纸,在给读者带来轻松阅读感受的同时,与出版单位实现利益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面对数字出版的"高投入、高风险",中小型教育类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应在把控内容优势的前提下,与技术提供商开展合作,并以内容服务为出发点,逐步切入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19.
数字出版研究是当前传播和出版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以数字出版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五个数据库进行了跨库检索,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我国数字出版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正如数字出版产业本身发展并不成熟一样,中国数字出版研究也存在某些明显不足,传统出版行业的突围、版权体制的改进等是当前数字出版研究领域亟待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这是出版单位成立数字出版部门的外部要求。同时,发展数字出版业务也是各出版单位未来赢利的一个方向。《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数字出版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