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习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而预习又在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从课前预习内容、预习方法、预习检查这三个方面论述了预习的相关策略,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它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有效预习。有效预习需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特点设计,以指导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预习环节是学习过程的起始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学的预习有利于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科学的预习应该把以前单一的口头预习变成多种形式的预习,从而增加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国文 《考试周刊》2013,(30):121-122
搞好学生自主预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针对高一新生目前自主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的原则及措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增强自主预习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亚军 《考试周刊》2013,(33):92-92,6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英语教师意识到预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前提保证,已经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光投向了学生,然而对于如何进行预习,还存在着误区。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安定区通过学习、借鉴、创新,实施了"走进高效课堂"、"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提高高效课堂预习的有效性。课前预习一直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课前预习,而有效预习更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通过对已学过的单词进行梳理,对新单词进行试读与记忆,为在课堂学习时与教师的思维互相沟通、碰撞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习作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预习的优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7.
预习是学生事先学习课文的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语文学习中,预习至关重要,特别是阅读课堂,学生经过一定的预习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会比较到位,这能为教师的课堂引导奠定基础,使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实现以学定教。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灵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从"创设预习情景,灵性提高自学能力""整合信息技术,灵性提高自学能力""引入协作预习,灵性提高自学能力""合理预习点评,灵性提高自学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8.
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养成预习的习惯,重视预习工作,对于数学学习十分重要。经过调研,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凡是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学生,成绩都会相对出色,凡是预习工作做得不好的学生,成绩一般都不会太突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预习对学习产生的积极效果,注意预习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徐玲 《考试周刊》2012,(44):63-63
预习对于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实践证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预习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从明确预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参与力,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保持学生的"热度"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自学能力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建立预习效果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联治 《考试周刊》2014,(73):44-45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应该甚至可以说更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序曲——预习环节上,语文课程教学更是如此。只要善于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就能为课堂引入源头活水,让课堂阅读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上课前,通过自己摸索、动脑获得新知的过程。小学语文预习是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出疑问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预习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指导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注重预习,使之为语文课堂服务。  相似文献   

13.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传授正确的预习方法,设置合理的预习作业,提高预习效果,启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说:"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通过预习,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探究、处理信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从而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预习的重要性已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日趋明显。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进而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在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预习,逐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也使课堂教学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预习是教与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预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时至今日,科学教师已打破看书、划重点字、词、句的墨守陈规,单一形式,盲目、随意的预习作业现象,开始根据学生特点、科学教材的特点,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科学地布置预习作业。面对学生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很糟的现实,文章从教学生掌握预习作业的方法、养成循序渐进的预习习惯、布置形式多样的预习作业、让学生感受预习作业带来的乐趣这些策略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预习的作用,借助课文预习的针对性、思考性、开放性和相关性四大特点,依纲靠本,充分调动学生主动预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提升课堂学习的起点,定位出课堂学习的重点,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预习质量,要让学生体会到预习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植入学生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19.
预习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预习任务和预习目标之外,更要切实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有效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导者,确保预习活动取得实际效果和良好质量,为具体数学知识点的更好学习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高质量的预习方式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高质量的预习过程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如何才能让高中学生实现高质量预习?作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师要指导学生由传统预习走向"系统化预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