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如何较好地开展器乐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使他们的主导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需求,尊重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坚持在艺术活动中的服务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赵静  刘思思 《教师博览》2010,(11):47-47
国外的艺术教育理念强调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关注、认识和体验,看重艺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和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3.
赞美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润滑剂,运用得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护理学教学的活动中运用学生喜欢听的赞美语言,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能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激发他们学习上的热情,唤起他们强烈的进取心,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学会如何赞美学生,让赞美艺术在护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探究性学习促进艺术兴趣的发展 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和主观需要置于突出地位。探究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让他们参与课题的选择、确定课题探究的方向、决定课题探究的形式。当学习成为学生带着兴趣自主支配的探究行为时,  相似文献   

5.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师应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个性”在艺术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6.
艺术类课程在教育改革中的目的就是要从偏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要强调生动有趣的艺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重要人文价值,用艺术的独特内涵,贴近学生的生活,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对生活的情感通过艺术的渠道得以宣泄,淋漓尽致地展现他们对五彩缤纷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艺术类课程在教育改革中的目的就是要从偏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要强调生动有趣的艺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重要入价值,用艺术的独特内涵。贴近学生的生活,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对生活的情感通过艺术的渠道得以宣泄,淋漓尽致地展现他们对五彩缤纷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创造性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为学生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音乐老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音乐教口币要充分重视和渲染作品中的“情”与“美”,促使学生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表现,从而使音乐教育真正起到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都是艺术家,教师要把学生在学校参与的一切活动都当做音乐艺术教育的源头,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艺术表现、艺术灵感、艺术创造力等,教师灵活地组织、引领,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主要说说通过音乐这门艺术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双边的活动,需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设法调动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出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使学生能从枯燥单调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地接受和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现就有关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教学艺术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他们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对学有创见、思有特点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有成功感,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少年儿童都是艺术家,教师要把学生在学校参与的一切活动都当做音乐艺术教育的源头,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艺术表现、艺术灵感、艺术创造力等,教师灵活地组织、引领,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主要说说通过音乐这门艺术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健康发展状况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对各种事物充满着兴趣;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每一位学生本身对事物的追求和兴趣各异,教师要结合他们的需求,关注他们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课堂是他们活动的阵地。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14.
艺术课程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教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教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艺术教育的根本目在于给学生带来欢乐的同时,让他们掌握艺术的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艺术能力。那么如何上好艺术课?  相似文献   

15.
美术教育本质应是让学生扬起想象的翅膀,飞翔于自由蓝天;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是表达他们内心情感的载体,艺术活动本质是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没有创造就不是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贯穿于艺术教育整个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充满幻想的、愉快的艺术活动中,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采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实现个性优化和身心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美好的生存才是艺术教育的意义所在.而多媒体的使用能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本文从4个方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开展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一要重视学生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二要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三要营造艺术教育氛围,把开展艺术节活动作为重点工程;四要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和指导,切实发挥艺术社团的作用;五要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丽娟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4):112-114,121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就是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指导思想上,要真正以学生为本,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为旨归;在工作方法上,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而组织;在工作措施中,要鼓励学生自信、自强,着力培养他们全面而和谐的素质和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与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在管理实践中,要突出每一个学生的价值与地位,让他们的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潘宝瑜 《教师》2014,(24):57-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教育要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积极、有效的语言,培养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善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9.
美术活动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对小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美术活动中,小学生常常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都倾注出来,使之成为他们自己天真的语言,他们时而自言自语,时而互相对话,表述欲望非常强烈,据此,我把美术活动与训练学生说话有机地揉合到一起,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观察中的说话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观察为基础的,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艺术对象的形象结构、颜色等特征,并用语言进行表达。所以我经常利用观察这一环节,让学生练习说话。如:在教学《鱼儿游游》一课时,我先出…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他科目的教育一样,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音乐教育则具有音乐艺术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小学生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孩子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在音乐活动中有素质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细心地、反复地观察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接受音乐教育时的一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做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