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血液全血和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影响,并探讨2,3-DPG与运动性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国家跆拳道青年队和北京石景山运动技术学校中长跑28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运动员的性别和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分为女性贫血组(n=8)、女性对照组(n=10)、男性贫血组(n=4)和男性对照组(n=6).应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HiCN)和紫外测定法用于测定运动员血红蛋白和2,3-DPG水平;结果:运动性贫血男女运动员表现出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运动组的特点(女性对照组134.40±6.74 mmol/l,女性贫血组119.75±6.48 mmol/l,男性对照组144.00±7.04 mmol/l,男性贫血组109.75±11.50 mmol/l,P<0.01).无论是分性别还是不分性别,全血2,3-DPG和红细胞2,3-DPG均未表现出贫血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血和红细胞2,3-DPG的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性贫血运动员不比正常对照运动员具有更高的2,3-DPG;水平,说明从氧分离曲线右移的适应性角度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动力性与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在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旋转力量及稳定性的训练效果差异,为其提供针对性训练策略。方法:采用实验法将20名(男女各10名)上海羽毛球队一级运动员随机分配到动力组(n=10)和静力组(n=10)进行12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等速肌力和生物反馈动作控制测试。结果:(1)干预后,动力组在60(°)/s的等速测试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静力组相比,躯干向左、向右旋转的最大力矩显著增加(P<0.05),平均功率和最大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180(°)/s的等速数据中的平均功率、最大力矩和最大功率指标与干预前以及与干预后的静力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干预后,静力组的60(°)/s和180(°)/s的等速测试中3项指标与干预前、干预后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干预后,最大稳定角度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2组对比,动力组在45°、135°、-135°、-45°方向上优于静力组(P<0.05),静力组在0°、90°、180°、-90°方向上优于动力组(P<0.05)。结论: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不能显著提升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旋转力量;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升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慢速旋转力量的最大力矩,以及快速力量的最大力矩、平均功率、最大功率;静力性和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分别在某些关节角度增加核心稳定性,两者结合是提升躯干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可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化需求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对耐力、力量、速度三组优秀运动员及常人对照组分别在安静和40%最大等长手握静力负荷状态下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1)与安静状态相比,静力负荷状态下各组受试者的心脏射血能力均呈现为一过性地轻度下降;(2)无论是安静还是静力负荷状态下,耐力组的心功能均优于其它三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男子皮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周期心脏机能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跟踪检测了8名优秀运动员和8名普通运动员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血浆心钠素(ANP)的浓度.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训练2周后,cTnT显著增高(P<0.01),4周后回到训练前水平,同时血浆ANP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普通运动员训练2周后cTnT显著增高,4周后仍持续上升,但ANP呈下降趋势;两组运动员不同状态下平均心率均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高水平运动员心脏具备良好的储备能力和内分泌功能,普通男子皮艇运动员训练中期可能存在心肌损伤,但属可复性;综合cTnT和ANP浓度以及心率的变化,可用于训练中对心肌损伤情况的监测和运动量的辅助评价.  相似文献   

5.
不同性别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生理生化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性别优秀游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生理机能变化特点的研究,总结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制定出运动员生理机能的评定方法,监控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状况,保证教练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方法:通过血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对运动员的基本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每周测定一次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尿素氮和睾酮值。结果:高原训练期间血液成分RBC、Hb、Hct明显升高,女性增高幅度大于男性;下高原后与上高原前相比,血液成分男性无显著性差异,女性明显高于上高原前;男性在整个高原训练期肌酸激酶(CK)和睾酮(T)均无显著性差异,尿素氮(BUN)仅在高原训练第4周和下高原后有差异;女性CK值在高原训练第3周、第4周和下高原后存在差异,BUN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下高原后存在差异。结论:高原训练对提高血液成分RBC、Hb、Hct效果显著,且对女性的持续效应要高于男性。BUN可作为高原训练期间评价女性机能状态和训练负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少年运动员心功能对动静力负荷的适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少年耐力和力量运动员心功能在动力和静力负荷后各项指标变化的测定,讨论了STI、SV、SW、mW等有关指标的适应,进一步讨论运动员心脏心肌增厚的成因,并对运用运动员心脏作功指标及心肌耗氧指标探讨运动员心脏成因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及数理统计法,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对我国退役精英运动员的再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退役精英运动员在体育行业内实现再就业的比例较高且职业地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者最多;男性获得的职业地位优于女性;来自城市家庭者再就业状况总体优于来自农村家庭者;具有较高社会阶层背景者的职业地位优于较低社会阶层背景者;运动成绩较为突出者职业地位相对优越,但在同档次运动成绩获得者中,再就业的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程度较高者的职业地位优于较低者;不同项目退役精英运动员再就业的职业地位差异较大;伤病、残疾、较低的文化程度是导致退役精英运动员流入社会底层的主要因素,现行体制是造成再就业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静力负荷时女运动员左心室功能反映,结论认为:1.30%MVC或50%MVC作为静力性负荷是超声心动图测定负荷状态下心脏功能的有效方法;2.静力工作时女运动员左室每搏功、每搏指数、左室做功指数等心脏功能指标增加,与一般人相差显著;3.静力负荷时女运动员心肌耗氧和心室壁应力增加较一般女子少;4.静力工作时,女运动员心脏STI的变化生要以pEp、ICT的缩短为特征,同时,LVETI增加,pEp/LVET比值减少。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是现代心脏病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健康人和病人都可能发生心律失常。运动员中发生心律失常的,与不从事运动的健康人比较更为多见。我们在三届全运会期间对马拉松、中长跑和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了在固定自行车上的最大负荷吋的测定(测定方法见本期第54页一文),在负荷过程中未发现有心律失常情况出现,皆为窦性心律。但在安静时和最大负荷后恢复过程中,在所测男女运动员中都有发生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的情况。现将n6名男女运动员的测定材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运动场中两性关系入手,就媒体报道的质与量方面对男女运动员性别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性别失衡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与男性运动员相比,媒体对女性运动员的报道存在质与量上的失衡;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消费时代的经济利益驱动、把关人男女平权意识的缺失和女性运动员自我意识的扭曲是造成失衡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未来争取两性平权报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递增负荷对12名速滑运动员左心室结构功能试验表明:递增负荷前速滑运动员左心室WTd、LVDd、LVDs、EVD及EV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O、CI、HR、EF、△%D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SV、SI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SV、SI是评定心功能的敏感指标。负荷后男女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LVDs无显著性变化外,WTd、LVDd、LVDs、EVS、CO、CI、SV、SI、EF、△%D均比对照组显著性提高。男女实验组、对照组负荷前后比较EVS明显下降,CO、CI、EF、△%D显著增加;女子实验组在CO、CI、EF、△%D明显增加同时,SV、SI显著高于递增负荷前。  相似文献   

12.
运动生理学     
G804.2 9704437对我国游泳足球田径专项退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的研究[刊,中,A]/龚惠兰,罗兴华,胡敏//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17(2).-20-23表3(DW)游泳//退役//心肺功能//足球//血液动力学对133名退役运动员进行心肺功能及血液动力流变学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心肺功能各项参数依然是男性优于女性;训练对退役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还保持某些专项特点,但各项参数低于现役运动员及体院学生;退役运动员在40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研制的AZN-Ⅱ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用于评定人体机能,国内曾有过一些报道〔1〕〔2〕〔3〕〔4〕,但有关静力负荷对运动员血流动力流变学参数的影响尚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力量和耐力项目的男、女运动员从事静力负荷时血流动力流变学参数的变化,来探讨该仪器在评定运动员心血管功能方面的使用价值,进而为科学训练提供实验依据。对象与方法实验对象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男、女运动员共44人(男、女各22人),运动员等级为1-3级,训练年限4-16年。按运动项目的特点划分为男、女各2组,每组11名运动员:(1)耐力组,包括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年亚健康人群的血清生化指标特点。方法:以筛选出的中年(35~55岁)亚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203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72例),以中年健康人群作为对照(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检测其空腹血尿酸(UA)、血糖(GLU)、血脂及肝功能相关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生化指标,并分析各生化指标的特点。结果:中年亚健康人群的UA、TC、TG、TC/HDL-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亚健康男性高于同年龄段的亚健康女性(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亚健康男性低于同年龄段的亚健康女性(P〈0.05);GLU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健康男性的TG水平达1.86±0.94 mmol/L,明显高出正常血脂上限水平1.7 mmol/L,表现出边缘性升高;亚健康组与健康组的ALT、AST、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亚健康男性的ALT、AST、ALT/AST和ALP显著高于亚健康女性;亚健康男性三个年龄段的UA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亚健康人群的TG及TC/HDL-C水平均有增高的趋势,HDL-C则呈下降的走势。结论:中年亚健康男性的血尿酸和血脂等生化指标表现出异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0名男性优秀耐力运动员和30名健康无训练者在安静时和卧位逐级蹬车负荷(100瓦、150瓦、200瓦、250瓦,每级负荷3分钟)中进行了超声心动图研究。耐力组的舒末内径(LVIDd)和心搏量(SV)无论是在安静时还是在各级等量负荷中,均显著性地大于对照组(P<0.01)。随着负荷量的递增,对照组的LVIDd逐渐减小(P<0.01),耐力组的LVIDd则逐渐地增加(P<0.05)。直到250瓦负荷时才略有下降;两组的左室缩末内径均逐渐缩小,但以对照组缩小的更为明显。低强度负荷(100瓦和150瓦)时,两组的SV均较安静时增大,但在高强度负荷时.耐力组SV继续增高,对照组SV则急剧减少。低强度负荷时,两组的心输量(CO)呈平行增加,高强度负荷时,耐力组CO的增长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有训练的耐力运动员的心力储备优于无训练者。两组的EF、mVcf和△D%以类似的方式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安静及各级等量负荷状态下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有氧训练似乎对心脏收缩性无明显影响。笔者认为,动力性运动负荷中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评价运动员左室功能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16.
向毅 《体育世界》2014,(1):88-89,91
针对下肢的训练中,静力练习组和动力练习组在同等练习条件下,采用同样的练习手段、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通过3个月的训练,应用CT测试仪器,测试运动员实验前后下肢肌肉的训练效果。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探讨在相同负荷下动力性与静力性练习对下肢肌肉形态变化影响程度的致因,以及下肢肌肉形态变化的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总结与分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健美教学中,正确的认识动力性与静力性练习方法的性质、目的和作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住低练"过程中,运动员安静时血清酶的变化规律.方法20名运动员随机分为高住低练组和低住低练组,每组10名,分别测定运动员在此过程中安静状态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结果在高住低练的初期,运动员血清CK、LD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住低练4周后,血清酶活性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可连续到高住低练后2周.结论提示运动员在2 500m高度进行4周高住低练,机体对缺氧负荷和运动负荷的适应后,能降低由于运动引起的血清酶活性的升高,对防止肌肉组织的损伤和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彩色多普勒声心动仪对12名(男、女各6人)参加冬奥会及世锦赛的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及对照组红12名(男、女各6人)同龄人进行了定量负荷前后左心室形态、功能及心肌耗氧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安静时速滑运动员左心室后壁厚度(WT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宜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容积(EVD)及左室收缩末容积(EVS)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指标CO、CI、HR.EF、△%D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SV、SI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SV、SI是评定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定量负荷前后比较,对照组男女WTd、LVDs、EVS均无显著性变化,实验组上述三项指标男女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即WTdt增厚,LVDs和EVS缩小. 男士对照组除了CO、CI负荷前后有显著性提高外,其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男女实验组CO、CI、SV、DF、△%D等负荷前后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值得一提的是SI除女子实验组外,其他3组负荷后均有下降趋势,其生理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22名山东省皮划艇运动员为期4周的训练周期前后的ILT阈值水平进行了测试。受试者在MODES皮艇测功仪上分别以30%、60%、75%和100%4级强度递增负荷,每级负荷3min、间歇30s,分别取安静、各级负荷后即刻和恢复期1、3、6min时刻耳血测定血乳酸。 测试结果指出:男女皮划艇运动员的ILT乳酸浓度均低于血乳酸4mmol/L的乳酸阈,ILT功率值亦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6项注意分配训练任务对散打运动员进行4周注意分配训练,监测反应速度、动作准确性两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注意分配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反应速度和动作准确性影响,并通过反应速度和动作准确性来评价注意分配训练的效果。结果表明,4周注意分配训练对优秀散打运动员反应速度和动作准确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可能是由于训练时间较短造成的;男、女散打运动员在反应速度和动作准确性上有所差异,男性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优于女性;从速度—准确性均衡性上看,反应速度在235~295ms之间时,男子散打运动员的动作准确性下降的程度小于女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