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当代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文论述了托尼·莫里森的生活文化背景和创作经历,对托妮·莫里森作品中处在不同社会文化夹缝中的人们命运遭际的极富魅力的小说世界作一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秀拉>是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的新起点.该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十分引人注目,她们的生命轨迹隐含了莫氏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背景下黑人女性命运的深切思考和探索.从小说的表现手法来看,<秀拉>也基本上莫定了莫里森的创作风格.因此,对该小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莫氏的创作思想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3.
陈杏 《文教资料》2009,(11):33-35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托尼&#183;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追寻母爱的过程,进而揭示追寻母爱与重建黑人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我·自我·超我 --评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尼·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描写了三位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她们分别是秀拉、奈尔和夏娃.论文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小说<秀拉>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提出她们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的象征,体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压迫下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扭曲.  相似文献   

5.
托尼&#183;莫里森在2003年出版的第8部小说《爱》延续了其一贯探索美国黑人的历史和文化的写作风格,以“爱”为主题,以已故的男主人公比尔&#183;柯西对周围的人产生的影响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爱恨交织的复杂故事。象征是小说中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法,在这部小说中,手意象是被赋予特殊含义的。莫里森通过描写不同侧面的手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经历、矛盾和关系,在集中体现了黑人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揭示了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歌唱形式和召唤模式四个方面对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非洲文化特色进行了较为详尽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托妮&#183;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塑造了一个特立独行地追求自我的黑人妇女秀拉。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了秀拉追求自我的方式、意义,以及她自我追求的失败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鲁迅赢得世界声誉的是其小说.<呐喊>、<彷徨>共收25篇小说,比较著名的<孔乙己>、<明天>、<风波>、<社戏>、<祝福>情节展开的具体环境都是"鲁镇".本文以"鲁镇"为视角对这几篇作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关于主位与述位的理论,对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的一段叙述性语篇进行了话语分析,以总结该语篇中主位的结构模式及标记性主住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沈从文小说中的地域特色进行描述,并以小说<边城>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情节"和民族地域特色以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