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读写笔记"的使用着手,分析了什么是"读写笔记",它在语文写作内容上的设计以及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平等尊重、开放激励;在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写"读写笔记"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我要学",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组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我能学",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信心;利用已有经验,成就学生"我会学",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用"的价值导向,学就是为了用。这一宗旨是明确的,因此在当下的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语言实践就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开展行之有效的阅读与练笔之间的对接,让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化为无痕呢,"随文练笔"是一种有效途径。一、"写什么"还是"怎么写""写什么"是决定其"内容",而"怎么写"指的是方法、技能。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很多专  相似文献   

4.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交通运输"一节为例,论述了如何构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一是动心,即基于"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底气学;二是动嘴,即基于"最佳活动区",让学生有能力学;三是动脑,即基于"最大困惑区",让学生有启发地学;四是动情,即基于"最强情感区",让学生有情感地学.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学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什么"决定着"怎样教"。谋定好"教什么",是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由于忽视学生具体学情,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频频发生。以"学"为中心,谋定"教什么""怎样教",能让教师的"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能让学  相似文献   

6.
英语课后作业的布置,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温故知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布置作业,达到"自主高效"的目的:让学生运用"一起作业"平台,达到乐学;让学生申请"免抄卡",达到要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索,达到活学。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与习惯。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己方面来讲的,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相似文献   

8.
"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它与当下颇为盛行的"生本"教学理念是一脉相通的。"让学",就是"让学生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首先,要求教师大胆地让学生学,不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就没有可能学会学。其次,"让学"还要求教师放低身份,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此外,"让学"也要求教师可让自己更多更好地学习。海德格尔"让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我想,在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层面,而应该转换阅读视角,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即让学生从理解"写什么"到懂得"怎么写",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素养(能力)的关键之一在于创设让思维高质发生的学习情境,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三种创构策略:一是主体性策略,即基于"立学",引导学生展开"切身式"思维;二是支持性策略,即基于"助学",促进学生展开"显身式"思维;三是结构性策略,即基于"建学",引导学生展开"构身式"思维.  相似文献   

11.
微语     
正海德格尔说:教学的本质就是"他得学会让他们学"。表达的就是一个关键词:"让学"。海德格尔的"让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让热爱"(让爱),一个是"让实践"(让知)。"让热爱"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让实践"会反过来促进"让热爱"。"让学",教师必须能够比他的学生更可教,是可教之人。——林晓枫(http://weibo.com/u/2288732962)  相似文献   

12.
"让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在历史教学中,"让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要求教师变"讲"为"引",通过让学生做,让学生说,让学生读,让学生议,促使课堂从讲授式向探究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作者结合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所进行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观察、模仿、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从看、听、说、读向写自然过渡。从课堂的"学"到"习",再到生活中的"用",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打造基于学本位的"五让"数学课堂,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需要,也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需要,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能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明白:想要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让学生喜欢英语,想学英语。在课堂中,教师要寓教于乐,运用有趣的教法,让学生在玩中学;要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让课堂生动有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也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质疑等为主要教学环节,以"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学讲方式"课堂教学,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什么",然后思考让学生"怎么学",进而使学生"学得通""学得牢"。  相似文献   

18.
龚雄飞 《教育》2013,(33):10-13
"学本式"卓越课堂,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实践模式,它强调课堂定位于学生的"学",基本思路是:课堂既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又要摆脱教师的"控制",要从教师知识灌输型课堂向学生自主探究型课堂转变,激活思维,诱导自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让课堂回归学生的世界,让课堂变成阳光灿烂、灵性生长、创新萌生、青春飞扬的舞台。"学本式"卓越课堂,可以从人性的视角、文化的视角、课程的视角来进行创新和培育。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越课堂指向学生创新培养的无限可能性;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  相似文献   

19.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家叶圣陶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追求的是通过我们的教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知道"学什么",自主解决问题学会"怎样学",养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变成"我要学",能够自主、合作完成学习全程达到"我能学",从而让语文课堂因自主而精彩。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笔者以为,当下的语文教学要真正走向生本,教师就必须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让学"这一观点最初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旨在"把学习的方便和好处让给学生,使尚蒙的学生觉悟、聪慧",以实现教学活动向"学"的回归。"让学"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