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提升我们对有效教学的认识、端正我们有效教学的航向?如何探讨什么样的教学有效、什么样的教学高效?这些问题必然也成为学校教育以及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实践和研究,以追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理论体系则逐渐形成。本文旨在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来探讨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实现高中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
何谓有效教学?据有关资料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的教学预设与问题生成达成完美的结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论有效教学的发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教学的发展性是指有效教学是发展的,教师可以从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教师发展成长为有效教学的教师,这既从发展理论中找到了科学依据,又被教育研究所证实,还由教育实践所证明;发展的条件有:教师发展生理机能和心理能力、掌握教育知识、参加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以及开展教学研究;发展表现为不平衡性,这是由教师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效教学的多样性和实践决定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教学图式发展和教学专长发展的阶段理论可用来说明有效教学的发展阶段;有效教学的发展性提示通过自身努力和学校培养教师可发展成长为有效教学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打造有效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握互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适时生成、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智慧性、创造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进行有价值的生成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教学纷纷进入课堂,但出现了一些重形式不高效的问题,怎样的融合才是有效的呢?本文从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出发,提出有效融合的六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有效教学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核心追求。深入探讨有效教学,首先要对目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对有效教学概念不清的问题加以辨析。有效教学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的教学方案,而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有效生成。应以一种综合的有效教学观为指导重构有效教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伊平 《现代教育科学》2007,(4):79-79,37
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合作?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合作呢?下面,结合本人数学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明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与学"的关系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的教学和有效的学习效果?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有以下体会:一、对学习的重新认识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学生毕竟是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的推出,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即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成为实现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影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的阻碍。文章从问题出发,结合实践对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如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是每一位初中思品老师亟需探究的问题.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对在网络环境下就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进行若干探究.  相似文献   

11.
网络教育是继传统教育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网络课程教学也是继传统教学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文章以有效教学理论为导向分析了网络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从宏观层面构建了网络课程有效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构建出了网络课程有效教学实践模型,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ores a new pedagogical approach to teaching teachers to assume a learning or inquiry stance in their practice. It is based on an assumption that professional learning is a core capability of good teaching that is responsive to the changing needs of childre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One source of teacher learning is practice—one's own practice and the practice of others. Whereas there is much written about teachers learning from their own practice, there is scant attention in the field currently about learn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others. What do we mean by learn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others? Beyond visiting their classrooms, how might teachers access the practice of others so that they can learn from it? How does learning work proceed? This paper grapples with these questions as a frame for discussing one teacher education attempt at preparing teachers to learn from the practice of others. It begins by making a case for learning as a centerpiece of good teaching, and then proceeds to describe one example of how the inquiry practice of experienced teachers was used to teach teacher inquiry to a group of novice teachers in California.  相似文献   

13.
"教师即研究者"已是大家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共同追求的目标。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困难,进行有效教学,教师要实现专业化,成为幸福的教师,必须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注重实质积累;积极反思,从小处入手;相互协作,团队合作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我国兴起的"有效教学"研究,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层面均具有广泛影响力。运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研究时间、发文期刊、高产机构、核心主题、关键词热点主题聚类分析,梳理21世纪以来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该时期有效教学研究的热点分布与趋势变化,发现深度教学研究与核心素养研究是有效教学研究的新转向。  相似文献   

15.
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使学生有效的接受教育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与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研究密不可分,充分发挥教学与教学研究的互馈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对《工厂供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工厂供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以行动导向为原则,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思路,探索适用于高职《工厂供电》课程的教学实践,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对高师教育类课程有效性教学的调查主要从课程和教学两个角度,基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兴趣不高,教育类课程内容脱离教育实践,教育类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待改善。针对教育类课程教学存在的现状,我们从促进有效性教学的视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物理教育就是教学生物理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第一要务,培养物理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训练物理思维品质。本主要结合初中物理教与学的实践,就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方面谈了些体验。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必要弄清楚几个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缺失了什么?是否关注了促进公平的前提、教学的教育性和教育的教学性、课堂教学的若干隐蔽范畴?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追求什么?是否弄清了低效负效、真实有效和虚假有效、坚持能力为重的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如何落实?是否转变了基础教育教学的评价观、有效教学的实践观、有效教学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社会所必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中职教育应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生产一线,而实验实训教学恰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可替代的教学环节。分析了中职学校实验实训面临的困境,给出了实验实训与有效教学的有机结合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