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怎样做到“以写促读,读写双赢”呢?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前提倡“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等等,其实质是先读后写,其结果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学生没读几篇作品,却连写也越来越陌生了,其主要原因是阅读时没有一点压力。而“以写促读”则不同,是用写逼着你去读,用写逼着你去查阅相关资料,去读相关文章。这真是一箭双雕,变压力为动力,变懒惰为主动。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的瓶颈。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是师生共同面临的难题。“以读促写”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语文教学总结的规律。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本文就如何做到“以读促写”谈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的瓶颈。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是师生共同面临的难题。“以读促写”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语文教学总结的规律。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本文就如何做到“以读促写”谈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读写结合”,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方法。但在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中,很多老师以为读是写的准备和基础,写是读的任务和目的,因而往往只注重“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体现的是写作本位的教学思想。我以为,如果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出发,以写作为目的,阅读作为辅助手段,“以读促写”作为写作课的一种形式,这当然值得肯定;但如果把“以读带写,以读促写”当作阅读教学的原则,那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了。如何理解和把握“读写结合”呢?我以为“以读促写”可以,“以写促读”也完全可行,而且在实践中后者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以写…  相似文献   

5.
“以读促写”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在现阶段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备受重视。在实践中,如何真正做到“以读促写”,通过“以读促写”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高,是当前教师关注的问题。从课堂设计、读后感练习、仿写练习、大量阅读入手,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中段语文“以读促写”教学路径及其实践展开探究,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及写作教学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为有效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认为,在写作任务的驱动下,以“思”贯通“读”和“写”,优化设计读前、读中、读后、构思、写前、写中和写后活动,通过导读预测、目标阅读、思路探究、写作构思、技巧学练、初稿写作、习作评改等七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写作质量提升。建议教师做到为“写”而“读”,以“读”促“写”,为写作搭建支架;为“写”而“思”,以“评”促“写”,促写作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和“读”占据着主要地位。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任务的今天,为了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必须要明确“写”和“读”之间的潜在关联,找到“写”和“读”的契合点,帮助学生理清英语写作思路,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认真实施“创境促读、以疑促读、以评促读、以写促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情有趣地读,在读中思考、想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9.
试论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段落训练厦门市思明小学黄爱珍“以读带写”的一个关键问题“以读带写”,顾名思义是先读后写。在学生精读指定段落的基础上,教师从课文内容中“带”出新知识,指导学生学以致用,仿写片断。训练过程中,“读”是重点,“带”是难点,也是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0.
读写能力是两条并行的轨道,学习语文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平衡发展。小学作文教学要注意“读写并轨,写读结合”,具体可从“以读促导的作文指导教学”“以读促改的作文互动修改”“以读促评的作文交互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贵溪县教研室邹邦奴老师在县一中任教期间从1979年开始进行了数轮语文学法指导实验,成绩斐然。学生中多人次在各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在省地市刊物上发表习作。 邹老师的学法指导强调“引导”二字。利用迁移法规律引导,利用共生效应引导,通过无意识的模仿和习惯性的相互顺应,促使人际互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竞争意识。学法指导实验的内容主要是“以读促写,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写中寓读”。这种指导又分两方面:引读和导写。“引读”要求“读有所思,读有所爱,读有所得,读有创造”;“导写”要求“写有所思,写有所爱,写有  相似文献   

12.
韦君霞 《广西教育》2023,(14):133-136
本文针对当前以读促写教学设计“浅”“窄”“远”和“僵”等问题,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以读促写教学设计原则,即教学目标素养化、教学设计主题化、作业设计迁移化、学习语境真实化、学习评价多元化,并结合人教版必修三戏剧课文Unit 3“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阐述核心素养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何小玲 《辅导员》2014,(4):62-62
“读写联动”是一种新兴的课型,“读写联动”即读中悟写,写中促读。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促进和终极目标。“读写联动”是生成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处理“读”和“写”的问题,让“读写联动”切实地成为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呢?在进行了一学期的主题阅读实验教学后,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准以下几个抓点。  相似文献   

14.
读写结合式阅读教学设计例谈(上)—————湖北/余映潮所谓读写结合,也叫“亦读亦写”、“课文作文”,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其关键还是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5.
“以读促写”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写作教学模式,其教学价值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可。但是,由于记叙类文体的结构和语言的灵活性与特殊性,针对该文体的“以读促写”教学很难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试从叙事学理论中寻找记叙文“以读促写”教学设计的新思路和新视角,使教师能够从叙事文本中准确地捕捉“可迁移的写作策略”,并就此展开合理的教学设计,进而逐步引导学生达成由“输入”向“输出”的迁移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读是基础,写是提高,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借鉴课文,指导写作,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几句话:“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多读多写,多评多改”.整个学期,根据记叙、说明、议论等不同文体,借鉴课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几个单元,提高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17.
吴一穹 《现代教学》2014,(10):59-60
“R—W—E”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中“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写”。“读”(Reading)分为读的方式和读的重点两个部分。“写”(Writing)分为迁移和应用两个训练层次,使学生所读的信息有效运用到写作上。“评”(Evaluation)分为自评和他评两种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反思自我完善写作,以欣赏促反思。Reading(阅读)-writing(写作)--Evaluation(评价)三个环节的目标是有其整体性和一致性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以写促学”的写作理念及“过程写作法”的教学原则,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改革。采取“以听导写-以说带写-以读促写-以译帮写”等一系列互促改革措施,通过自由写作拓展学生写作思路,采用过程写作法加强写作过程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19.
读,是吸收,是积累;写,是倾吐,是表达。教师应指导学生紧扣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习作资源,以读促写,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读进去,写出来”。  相似文献   

20.
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输入吸收,写是输出表达。但现行的阅读教学重理解轻运用,培养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不是运用能力,读和写之间不能达成顺畅的转化,语言的“成活率”低。我们追求的是阅读和作文形成一体,无光云影共徘徊,读写之间互相促转化,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因写而读,读写结合,实现语文教学“1+1〉2”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