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语文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向来是高中语文中的难点。老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学生往往会感觉到生涩复杂,甚至有些学生还无法掌握词类活用的含义是什么。因此,需要从词类活用的含义进行辨析,分析当今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所包含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一、词类活用的含义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小就知道每个词语都有其自己的定位分类,当确定该词的词性以后,该词在所  相似文献   

2.
“词类活用”是文言语法的特点之一,“名词活用”则是“词类活用”中最常见的现象。“活用”是指某类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具有基本智能以外的智能,懂得词类活用将在文言阅读及训练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将“名词活用”的特点分类陈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许多学生面对繁杂的文言词类活用现象而无从下手,久而久之,词类活用成为学生头痛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其实,复杂的词类活用也并非无章可循,只要我们删繁就简,找到其中的规律,就能有效地解决文言文的一大"心病".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语法现象,掌握词类活用规律,对于提高文言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新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词类活用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正确地判断词类活用,恰当地翻译,有助于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把握作者的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考考不考文言词类活用呢?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不但考,而且有文言文的题目,就有文言词类活用知识的考查。也就是说,文言词类活用的考查率,近5年来都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7.
姚祎 《考试周刊》2013,(88):41-41
文言文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和学习中十分重要。文章提出我们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文言文词类活用进行推断,可以根据语法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标志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等方法确定文言词类的活用现象。  相似文献   

8.
郑丽利 《教师》2010,(13):71-72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许多学生面对繁杂的文言词类活用现象而无从下手,久而久之,词类活用成为学生头痛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其实,复杂的词类活用也并非无章可循,只要我们删繁就简,找到其中的规律,就能有效地解决文言文的一大“心病”。  相似文献   

9.
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这种活用现象不仅在文言文中使用,在某些成语中也经常出现,教师可以在讲课时作为例证,一方面印证了文言语法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成语的积累,可谓一举两得。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虚词通文气,实词主文义”,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古文的关键,也是高考文言阅读题的一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掌握120个常用实词和课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而非生僻难懂词;二要吃透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单音和双音词、词类活用”,学会紧扣语境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考测点导航1.认识并了解通假字。2.了解并掌握实词的古今异义。3.了解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及文言实词的多义性,能根据该词所处的具体语境作出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词类活用现象。让学生准确把握这些大量存在于文言篇章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对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关系重大。我总结了自己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感到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教授,采用“以今证古”法,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例如:  相似文献   

13.
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是文言文阅读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全国各地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所考查的文言文词语涉及常用的典型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词语意义理解的考查,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掌握重点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4.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两种重要方法,它们普遍存在于各种体裁的文言作品中。要正确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一篇文言文的内容和主旨,务必要掌握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否则就有可能误读、误解。主要考查的  相似文献   

15.
【知识盘点】在文言文中,每一个词一般都属于固定的词类,但有时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作另一类词用,这种由这一类词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通过一定的语言环境来  相似文献   

16.
王珏  王穹 《阅读与鉴赏》2006,(11):52-52
文言翻译题是高考题中三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合一的题型,命题人经常从文言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设置若干个得分点,而词法主要考查实词的活用知识,为了让同学们在总复习时掌握好文言词类活用知识.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文言实词活用关系菱形图解例说》一文,首先设计了一个囊括十种词类活用类型的菱形知识网络图,图中以①-⑩数字序号标示了十种词类活用。因为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所以作者又配以活用的成语来解说每一词类活用类型,选用成语为倒句解说各类活用现象,意在压缩知识,例句部分只有345字,从而使知识易学易记.取得最佳复习效果。 本文以知识网络图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了,又以最简洁的例句(四字格成语)诠注了知识内涵,使知识在系统化基础上更加易学易记.这是本文的实用价值所在,也是本文含金量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能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备考指导]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以《桃花源记》为例:1.通假字。“便要还…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类活用,作为一个语法术语,是指一个词在它所属词类的句法职能之外的一种灵活用法.这种灵活用法,超出了它所属词类固有的句法职能,担当了别的词类的句法职务,临时用如别的词类,所以称为词类活用.作为一种特定的含义,词类活用往往简称为活用.词类活用的研究很有价值.在词类问题上,把词的基本功能和临时功能区别开来,这是一个重要原则.词类活用是属词的临时功能,它不能决定词性.如果一个词只有在具体句子的用法上才能决定它的词类,实质上就否定了词类的存在,在划分词类的时候,要看一个词的本质特征,要看一个词的基本功能.如果不区别词的基木功能和临时功能,“那就是把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混同起来了.”区别词的基本功能和临时功能,研究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19.
“文言词类活用”辨析的一条新途径五十五中刘炳生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初学者学好文言文的难点之一。所幸的是从事古汉语研究的前辈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其成果为初学者把握词类的活用现象,提供了诸多带规律性的指导,如识别名词变动词的八种方...  相似文献   

20.
考点导航“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的范围;“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该实词的唯一的义项。高考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正是考查考生判断这“唯一”的能力。文言实词的“含义”有如下主要内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单音词和双音词、词类活用等。范例点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