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陈耀敏 《职业圈》2008,(12):23-24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生产经营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资产面临的减值风险逐渐加大,完善资产减值的核算与相关信息披露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从准则实施环境方面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的预期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生产经营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资产面临的减值风险逐渐加大,完善资产减值的核算与相关信息披露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从准则实施环境方面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的预期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彭玉洁 《职业圈》2011,(11):126-126
财政部2006年2月16口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有关会计处理及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但其较大的自主性也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2006年2月16口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有关会计处理及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但其较大的自主性也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2006年2月16口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有关会计处理及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但其较大的自主性也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6.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资产要素的进行了定义,但不是十分严谨,文章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FASB、IASC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会计要素进行了比较,对事业会计资产要素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资产要素的进行了定义,但不是十分严谨,文章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FASB、IASC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会计要素进行了比较,对事业会计资产要素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建峥 《职业圈》2012,(27):61-6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谨慎性原则的角度考虑,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对存在减值情况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许多上市公司却利用这一规定进行盈余操纵。截至2009年3月18日,沪深两市共发布了367份年报。数据显示上述367家公司在2008年共计实现营业利润914.85亿元,净利润792.02亿元,净利润总额与2007年基本持平。统计同时显示,367家上市公司,2008年资产减值损失108.54亿元,同比2007年的55.78亿元上升了95.33%;单资产减值一项即吞噬了11.86%的营业利润。因此,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仍是我们不可小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应益华 《职业圈》2007,(5S):7-7,17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资产要素的进行了定义,但不是十分严谨,文章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FASB、IASC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会计要素进行了比较,对事业会计资产要素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苏林佳 《职业圈》2013,(14):80-81
我国有对连亏上市公司实施特别处理、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规定.且多以企业盈余为决定指标。这恰恰成为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研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滑明东  李晶莹 《职业圈》2008,(17):99-100
会计舞弊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在计量、确认、记录、报告等各方面故意违反国家会计制度和准则,人为地调整收入、费用,进而调节经营成果,从而人为实现调节资产、负债和财务状况的行为。文章对会计舞弊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会计舞弊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在计量、确认、记录、报告等各方面故意违反国家会计制度和准则,人为地调整收入、费用,进而调节经营成果,从而人为实现调节资产、负债和财务状况的行为.文章对会计舞弊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姚太平 《现代企业文化》2013,(17):127-127,129
如何判定无形资产是否可能已经减值是进行计提减值准备的第一步。任何企业都如同生物一样,总是生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资产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很可能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现分析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原因一般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一次性发布了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文章主要从金融资产、存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的计量及会计处理等方面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运用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卢亚迪 《职业圈》2013,(15):122-123
2007年1月1日。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开始在上市公司实行。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一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的制定有了明显的“原则”导向的趋势,这无形中需要更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同时也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充裕的“借口”。对此,如何平衡会计职业判断同盈余管理的关系,成为亟待理论和实践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回顾微观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本质特征和微观会计政策选择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探讨了新准则下企业微观会计政策的新途径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与会计科目等式化关系问题进行明晰化研究.实务界高端会计人士多年力呼:让会计点而即通且省时节力.  相似文献   

18.
讨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界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相似文献   

19.
孙秀花 《职业圈》2011,(18):123-124
讨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界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相似文献   

20.
在新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引用了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及其信息披露,对企业相关资产处理,特别是上市公司相关投资性资产价值和经营业绩将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带动对上市公司资产的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