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长假旅游的兴起给酒店营销带来新的契机, 文章分析探讨小长假下的酒店的营销特点和运作流程,提出了酒店的小长假营销中的目标市场选择、营销目的选择、方案主题选择和活动媒体选择及小长假营销组织工作中应注意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崔岩  蔡璐 《职业圈》2010,(6):11-12
“小长假”旅游的兴起给酒店营销带来新的契机,文章分析探讨“小长假”下的酒店的营销特点和运作流程,提出了酒店的“小长假”营销中的目标市场选择、营销目的选择、方案主题选择和活动媒体选择及“小长假”营销组织工作中应注意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旅游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下人们对旅游的快速需要,在未来旅游将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旅游中的所有旅游人,包括旅游从业人员、非旅游从业人员、游客等都需要培训旅游知识,其中包含旅游文明、环境保护等的知识,文章提出了基于大旅游教育的教育模式,借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万绿湖风景区10多年来旅游发展历程的研究,探讨和分析了万绿湖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的内涵--走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种"生态环保"旅游的开发模式对湖泊型资源的旅游开发必将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良好英语语言环境对于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该文以语言服务为视角,从汉英公示语和窗口人员英语语言服务两个层面,梳理和调查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出台至今三亚英语语言环境建设的历程、现状,针对三亚部分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依然错误繁多、窗口工作人员语言服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从重视公共场所汉英标识语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旅游规划的视野下尝试构建对森林温泉的框架性认识.回顾旅游实践中几种森林温泉的旅游开发模式.通过对比、分析、归纳而由此认为,森林温泉在实践上完全可以并应该呈现出各种开发形式,抽丝剥茧引入"秘汤性"这一全新概念,并指出森林温泉的旅游开发模式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建设并维护其秘汤性.  相似文献   

7.
浅议成语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信息块"、"活化石", 以其高度精练的语言浓缩了文化的各方面的历史.文章在概述成语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成语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并且给出了相关成语文化旅游资源的几种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史术光  苏媛娥 《职业圈》2007,(8S):177-178
传统的旅游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下人们对旅游的快速需要,在未来旅游将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旅游中的所有旅游人,包括旅游从业人员、非旅游从业人员、游客等都需要培训旅游知识,其中包含旅游文明、环境保护等的知识,文章提出了基于大旅游教育的教育模式,借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得益于消费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不仅直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应对此次疫情挑战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一是一些行业运营模式单一,应急能力尤为薄弱.二是"文旅+科技"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对内容建设和质量管理重视不足.三是文旅产业和智...  相似文献   

10.
1935年,瑞士女作家艾拉·玛雅从北京出发,沿丝绸之路进行了一场历时八个月的中国之旅,并于1937年出版了游记《禁地之旅:从北京到克什米尔》。该作品在旅游文学、形象学及中国研究等领域有着特殊且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首先简要阐述"旅游文学"和"游记"两个文学概念,其次从旅游路线、旅游方式及旅途中的困难三方面对文本进行全面解读,再次阐述"自我形象""他者形象"等形象学概念,最后从风土人情、政治问题及社会问题三个领域探讨玛雅在游记中塑造的他者形象,即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1.
湖泊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城镇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分析了湖泊资源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湖泊旅游城镇化阶段性特征、开发模式以及空间耦合模式。结论认为,湖泊资源对于城镇发展的作用显著,两者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90年之前)、初期发展阶段(1990年-2000年)、深化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分别在湖泊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结构、湖区产业结构、旅游地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湖泊资源旅游开发模式包括旅游风景区、旅游度假区、城市滨水区、湿地公园、水上运动基地和综合开发模式六种,空间耦合模式包括链珠式、荷包蛋式、交错式、分离式,两种模式的交叉组合导致湖泊旅游城镇发展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泰州学派美学赋予了倍受轻视的"下"范畴以恰当的重要地位."下"这一范畴包含着三个层面,分别是物质本体、平民主体和实践行动.这些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存在,却作为泰州学派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春节是全世界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承载着海外侨胞对祖国、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在巴黎过春节,每一年的心情都不一样,每年都有新的感觉,现在春节也慢慢地演变成了在法华人和法国人民的共同节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巴黎的春节活动,规模最大的是十三区和第三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保障名城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双向共赢,应强化整合型保护和创意化开发,并在其间建立协同耦合机制。整合型保护,包含区域联动整合保护、城乡统筹整合保护、动态评估整合保护三个方面。创意化开发的耦合机制则需要区域旅游一体化、遗产旅游品牌化、遗产开发产业化等基本模式。黄山市歙县作为皖南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其名城旅游发展提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型保护与创意化开发,必须全面契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大尺度区域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5.
文化和旅游、文化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突破点。中国诗词便是经典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浙江山水诗词的特点是语言精练、意简神远、情景交融。诗词的成功对外译介需要考虑读者的反应和文化传播的审美规律。该文从语义、语用、审美三个维度展开了对山水诗词译介过程中不同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分析,尝试总结浙江山水旅游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文化翻译者应做出的英译策略,包括文化信息的分离、历史信息的整合、思维模式的同化三个方面。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山水旅游文化创新传播与对外推广的新策略,以期为促进文旅产业的模式创新、跨界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湛江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下湛江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伴随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基于各自产业特点,在发展中密不可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可行性。文旅融合需要结合具体旅游环节,整合相应的文化元素,在内部形态上相互融入。文旅产业链的核心组件是旅游目的地。文旅小镇模式、主题公园模式等成功的文旅融合案例为探索"文旅互促型"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对兰州市各家在甘南线上做的比较好、比较成熟的旅游公司的抽样调查结果,从旅游客源的空间分布现状、时间分布现状和甘南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学刊》2010,(6):106-106
董全权在《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第2—3期撰文指出:文化软实力衍生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本身就是现实的生产力。传统节日文化的背后实际上存在一条“文化产业链”,节日食品、节日服饰、节日吉祥物、节日文艺展演、节日旅游、信息服务、交通服务等,节日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元素,这些元素如果得到了适当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年味浙江     
《文化交流》2021,(1):21-25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腊月廿三的"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精华,承载了人们对合家团圆、健康向上、富足美满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并集中展示了我们的民族性格特征. 浙江既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也是一个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的大省.体现在春节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