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一册第一组课文阅读教学建议□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徐立清本组课文《长城》和《桂林山水》是写景状物的佳作,是学生学习写景状物文章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一组课文。这组课文在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能力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进行这一组课文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钱正权 《小学语文》2010,(11):48-50
一、一曲《爱我中华》感人的交响乐章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能就课文教课文,必须从一组课文的整体来考量,以一组课文的主题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共有四篇课文和一篇读写例话:讲读课文《太阳》、《火烧赤壁》,阅读课文《鲸》,独立阅读课文《晏子使楚》,读写例话《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一个基础训练。这组课文的备课,可以采取如下步骤和方法:第一.通览全册教材,了解这一组课文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组课文总的教学要求。一组课文是一册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册教材的教学任务,体现在每组课文中。因此,每组课文  相似文献   

4.
抓住一篇带动一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学高段语文统编教材的每一组课文都是以一个读或写的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这些读写训练项目贯穿一组课文的始终,从而使讲读课文到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现了从知识到技能到能力的转化过程。讲读课文作为这个过程的起点,它是具体体现读写训练项目的重点课文,抓好讲读课文的教学是教好各类课文的关键。因此,必须抓住“讲读课文”这一篇,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知识,从而带动这一组课文,求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相似文献   

5.
第七、八两组课文组成读写结合的一对,是前一对课文的深化。前一对课文是“从现象上看事物的联系和变化”,本对课文则是“从内在的因素上看事物的联系和变化”。第七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分清事情的  相似文献   

6.
重视图文结合培养综合能力──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组课文教学谈杨丽琼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组课文,是由四篇看图学文和一个基础训练组成。每篇课文的内容包括图画、跟图画相配合的课文、课后作业、生字等。“看图学文”是“看图学词学句”的发展,此类课文有利于学生理解语...  相似文献   

7.
测评过程 一、回顾课文,以诗煽情 1.同学们,本学期第五单元课文是一组有关母爱的文章,谁能回忆一下是哪些课文?(生回顾课文,并说说课文大意)  相似文献   

8.
从这期起,我们将陆续编发研究一组课文的备课和教学的文章。在一组课文里,教一类课文怎样交“钥匙”?教二类课文怎样把握“过渡”的特点?教三类课文怎样充分“放手”?读写例话在什么时候学习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怎样围绕训练重点精心设计练习题?怎样设计一堂课、一课书、一组课文的最佳教学结构?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希望大家联系具体课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写出有份量有见地的文章,积极为本刊供稿。  相似文献   

9.
读写例话提示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一组课文的统帅,它既是课文基础知识的总结,又是基础知识训练的重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学完一组课文,就有一点收获,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读写能力。因此,抓好重点训练项目的教学十分重要,必须把重点训练项目贯串在一组课文教学及习作练习的始终。下面以第七册第七组课文的教学为例,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一、要以组备课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将每一册课文分为若干组,每一组都围绕一个读写训练重点安排讲读、阅读、独立阅读课文,这些课文都有共同的特点和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备课时要根据每一组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统筹考虑,要一组一组地备课,不能备一课教一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根据每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和教材特点,确定该组课文教学的总要求。如五年制  相似文献   

11.
本册编写注意了以下几点: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造就一代新人。本册课文大部分采用五年制第八册的课文,少量的第七、九、十册的课文。新选的课文有:《缝纫鸟》《夜莺之歌》《山间又响马铃声》《可爱的草塘》《灰尘的旅行》《神秘的小坦克》。这些课文反映以下内容:①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认识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②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遵守纪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③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为四化建设而刻苦学习。 2.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课文、训练重点、课后作业题和基础训练,注意体现培养自学能力和发展智力。①安排三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本册八组课文,除第一组和第八组外,其他六组分别围绕着一个训练重点,按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的顺序排列,体现自学能力的训练过程。为突出三类课文的特点,这次编写,独立阅读课文不列课次,不列入考试范围,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六组课文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组课文,”学习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小学阶段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詹天佑》是这一组的第二篇课文,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现了四个关联词语。教学时.可抓住关联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第七册     
四、八个读写训练项目的重点及其相互联系: (一)第一、二组课文主要是对刚升入高年级的学生提出读和写的基本要求。第一组课文,提出了读懂一篇课文的四点基本要求。即理解字词;读懂每一句话;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草地夜行》要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十册第六组课文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河北承德市教研室张建中一、第六组教材简析六年制第十册的第六组教材由3篇课文、1篇读写例话和1个基础训练三部分内容组成。《给颜黎民的信》是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1936年4月15日写给颜黎民的一封复信。...  相似文献   

15.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把课文分为三类,目的是要让学生自觉地掌握读写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要较好地处理三类课文的教学,首先就要明确一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和各类课文的自学要求。现试以第十册第六组课文为例,谈谈各类课文的自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要着眼于“性格描写”的主线─—五年制第九册第6组课文的备课思考安徽省望江县教委教研室胡月南这组课文,以“抓住人物的特点”为重点训练项目。全组教材有5篇课文,一类课文有《古诗三首》、《将相和》和《少年闰土》,二类课文有《一分试验田》,三类课文有《一张珍...  相似文献   

17.
小语九册教材经过改编以后,每一组都围绕一项语文基本功训练,安排三种类型的课文,而且都按照讲读、阅读、独立阅读的顺序排列,以较好地体现语文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条件。在一组课文的教学中,要按照三类课文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学。从第一类到第三类课文,教师的讲解因素一类比一类减少,对学生自学的要求一类比一类提高。下面以第八组三篇课文的三个代表段为例,谈谈怎样体现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1—4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张云霞第一组本组教材包括三篇课文,看图学文《海上日出》《燕子》,讲读课文《古诗三首》。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学习这组课文要运用前面各册教材所学到的知识和读写方法,使已有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桂珍 《江西教育》2010,(10):23-23
人教版语文教材与以往的老教材相比,亮点多、新意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精读、略读课文后安排了一组选读课文,与每一组课文的专题一一对应。但从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看,选读课文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教师对“选读”概念的误读。选读课文题材丰富,文质兼美,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绝非可读可不读。  相似文献   

20.
一、单元专题导读,指导学习策略师:大家一定听过、看过孙悟空的故事,你知道孙悟空的故事出自哪本书吗?生:《西游记》。师:请大家翻到课文目录看第五组。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一篇课文选自《西游记》。你知道是哪篇课文吗?生:《猴王出世》。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三篇课文的出处。(出示课件:课文出处)师:本组的课文全部出自名著,你对这几部名著有哪些了解?生简略介绍对四大名著及《史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