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Bhagwati指出,大国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从而发生福利的对外"转移支付".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对巴西、南非、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六个发展中大国的对外"转移支付"效应进行测度,结果显示:1995年以来,除了巴西和南非无偿享有了贸易伙伴国的福利,其余四国都发生了明显的福利对外"转移支付",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甚至遭受了收入贸易条件的恶化.并进一步从进出口贸易结构分析了导致外贸增长绩效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金砖四国目前是国际的焦点,因为他们都是巨大的经济体,并具有成为富裕经济体的潜力,凭借其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中、俄、印、巴的科研水平的增长是快速和多样化的,未来也将会处于世界知识中心的位置。以SCI-Expanded数据库为基础,对1981—2011年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国为作者国别发表的SCI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论文发表数量和研究领域情况展现金砖四国科研的发展现状,并展望金砖四国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和促进学术交流,为国家科技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ESI的“金砖四国”基础研究产出规模和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析了"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基础研究产出的规模和影响力.对ESI数据库1999--2009年数据的分析表明:尽管"金砖四国"与G7国家相比,基础研究产出规模和影响力仍有较大差距,但巴西、印度和中国增长迅速,只有俄罗斯发展缓慢.四国的数理化、材料科学、工学和农业等领域相对较强,但医学、生物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相对落后.中国的基础研究并非仅是论文数量的扩张,其论文总体影响力的增速远大于论文数量的增速.平均影响力增速也已超越"金砖四国"其余三国及所有G7国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金砖国家在不同双边贸易中是否存在碳减排的国际贸易途径,采用金砖四国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1年投入产出表,将经济分为11个部门,构建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金砖国家对外贸易隐含碳,并进行行业结构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从1995-2011年,一直处于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顺差国,而且样本期内净顺差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沦为"污染天堂";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绝对数逐年增加,行业贸易隐含碳特征有明显差异,金属制品、橡胶、纺织等行业处于贸易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而采矿业长期处于逆差,从2000年以后成为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顺差国,正逐渐沦为"污染天堂";巴西贸易隐含碳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不属于"污染天堂";一直处于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逆差,且逆差规模逐年扩大,说明印度不仅没有沦为"污染天堂",相反,正不断从对外贸易中获益。金砖四国隐含碳行业结构分解结果基本趋同,一直处于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逆差,且逆差规模逐年扩大,说明印度规模效应是隐含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构效应对隐含碳排放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技术效应对隐含碳排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曹广喜 《软科学》2012,(3):43-46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运用1980~2008年的金砖四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和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金砖四国的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金砖四国存在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金砖四国的人均碳排放拐点已过,经济增长对于碳排放目标的制约总体上已经消除,印度是延缓金砖四国碳排放拐点的一个最重要国家;人均GDP是人均CO2排放的一个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琳琳  覃正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87-190,199
以中国与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的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运用Kandogan方法及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方法,分析2003-2010年中国与金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及特点,并给出了促进中国与金砖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洪 《资源科学》2016,38(12):2326-2337
为了探索金砖国家在不同双边贸易中是否存在碳减排的国际贸易途径,采用金砖四国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1年投入产出表,将经济分为11个部门,构建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金砖国家对外贸易隐含碳,并进行行业结构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从1995-2011年,一直处于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顺差国,而且样本期内净顺差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沦为“污染天堂”;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绝对数逐年增加,行业贸易隐含碳特征有明显差异,金属制品、橡胶、纺织等行业处于贸易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而采矿业长期处于逆差,从2000年以后成为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顺差国,正逐渐沦为“污染天堂”;巴西贸易隐含碳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不属于“污染天堂”;一直处于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逆差,且逆差规模逐年扩大,说明印度不仅没有沦为“污染天堂”,相反,正不断从对外贸易中获益。金砖四国隐含碳行业结构分解结果基本趋同,一直处于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逆差,且逆差规模逐年扩大,说明印度规模效应是隐含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构效应对隐含碳排放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技术效应对隐含碳排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政策措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砖四国政府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政策措施的相似之处及相异点做了梳理和比较。认为:一方面,金砖四国创新政策正日益呈现趋同性倾向,并逐渐接近最佳国际实践;另一方面,虽然在政策的侧重点、目标与路径方面各有差异,但四国创新体系的政策措施仍缺乏某种根植性,只有从本国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全面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本国的创新政策,才有可能构建一个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论坛26日公布最新《全球信息技术报告》说,丹麦是世界上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和使用程度最高的经济体,随后是瑞典、美国、新加坡和瑞士等。中国的排名升至第46位,首次在“金砖四国”中居首。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以下简称东盟四国)在传统上对外贸易结构单一化,出口商品主要是橡胶、大米、石油、锡等农矿、热带产品,而消费品、工业品则严重依赖进口,贸易对象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为改变这种状况,东盟四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整贸易结构,发展民族工业,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逐渐扩大,创汇大幅度增长。1970—1988年,世界出口总额约增长8.5倍,东盟四国出口增长15.7倍,比世界出口额增长速度高1倍。工业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泰国已达80%,马来西亚为70%,菲律宾为50%左右,印尼约为4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期刊自引情况的研究对于分析期刊的研究方向以及评价期刊的学术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方法/过程]本文以2012-2016年《社会科学期刊引证报告》(JCR-Social Science Edition,JCRSSE)收录的社科类期刊的指标数据为样本,对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和收录的金砖五国(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俄罗斯)的社科类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这些期刊的指标数据(特别是自引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自引情况对于社科类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JCRSSE收录的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在影响因子和自引率方面均优于金砖五国的期刊。我国国际社科类期刊与其他金砖四国相比,在影响因子方面均高于金砖四国,且在自引率方面低于巴西、南非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和PPP制度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5,(7):25-29
以金砖四国为例,构建了PPP制度成熟度的分析框架,探究了经济发展速度和PPP制度成熟度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PPP项目数量及实施质量的影响作用,剖析了PPP制度成熟度的各个维度对基础设施PPP项目实施质量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商业贸易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长安通往世界各地的商路就已经存在,地理学家称之为"丝绸之路".尽管"丝绸之路"的目标是谋取经济效益,但是就其历史特性和商品性质来说,"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特性更为明显.诚如"丝绸之路"名字,商路贸易商品主要以"丝绸"为主,另外还有中国瓷器、茶叶等具有中国本土文化性质的商品,...  相似文献   

14.
跨越出口贸易的"绿色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它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对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是一种全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环保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著名学术数据库出版商汤姆森路透科技集团(其前身是著名的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近期分别对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过去30年来的科研绩效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科研绩效远远超过其他三个国家。该系列报告引起了  相似文献   

16.
<正> 许可贸易主要指专利许可贸易、商标许可贸易和专有技术许可贸易。近几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进口商品都设置了许多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使国际企业以传统的产品贸易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遇到了严重的障碍,而采用许可贸易方式,以技术出口代替商品出口,以技术出口带动商品出口,就能克服商品贸易壁垒,同样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取得出口商品异曲同工之效。  相似文献   

17.
资金是智库的“血液”。金砖国家中其他四国顶级智库与中国智库发展阶段相近,面临的国际环境相似。了解其顶级智库资金来源,对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增进金砖国家顶级智库之间的交流能够提供参考。主要通过数量研究和比较研究,考察、比较金砖国家顶级智库的资金来源情况,探求智库资金来源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相较于英美顶级智库,金砖国家顶级智库中,官方智库的发展优于民间智库,智库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智库的资金来源多样化尚显不足。对此,中国智库可从资金来源现代化、资金来源渠道、国际合作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不平衡和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迫切要求创新。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9月8日发布了《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给出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显示,瑞士保持第一,美国再下一位,名列第五,中国再进一位,名列第26位,继续领跑"金砖五国"。该报告为认识和评价创新型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报告认为中国的商品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高等教育培训和技术就绪度仍然薄弱,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对以上四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高科技化,世界的技术贸易正在迅速发展。据统计,世界技术贸易平均以每10年翻两番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10年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并呈现七。下几个趋势:1.技术转移出现两种趋势,发达国家因为进行产业结输和经济战略调  相似文献   

20.
借助SPSS统计软件,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金砖四国2000-2018年在华获授权的3 696项专利为依据,分析专利技术的时序变化、专利权人、优势技术领域、优先权和专利合作条约专利、有效专利、专利权利转移和被引用等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外国在华专利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具有明显的国家政策导向,其中大型企业专利权人是主导力量,个人专利权人是重要力量;技术保护是外国在华专利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主导产业优势是推动要素.对此,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根据不同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积极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加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以企业为主导、政府为引导、各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专利对策,吸引更多核心创新技术首次在华申请专利和进行技术转移,推动中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