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电视新闻采访作为电视记的职业活动,始终贯穿在电视记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判断其新闻价值及其搜集选择报道素材,酝酿新闻主题的全过程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纸、广播新闻采访相比,有共性的一面,但也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在共性方面,三都要遵循新闻采访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个性方面,电视新闻采访与字、广播的最大区别就是镜前采访,它把电视记的采访活动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使记的采访活动由单一的采集手段拓展为一种表现手  相似文献   

2.
一个电视新闻记者主要的武器应该是采访短新闻,如果采访不好短新闻,那你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以及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社会作用,进而对目前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制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了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制作技巧,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客观性是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客观性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电视新闻采访取得更好的成效,进而提升电视媒体以及电视新闻记者的竞争力。本文以民生新闻采访作为案例,对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把握客观性的重要价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客观性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强化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民生新闻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之态,各地电视台都能寻觅到其身影。作为备受关注的电视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立足平民化视角,置身于百姓立场,对热门的社会事件进行挖掘、评论和报道,充分彰显出了对百姓与弱势的人文关怀。对民生新闻而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采访的视角和策略,与具体的采访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各基层电视媒体应高度重视民生新闻的选材与采访,切实提升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本文从民生新闻的概述入手,对如何做好基层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采访工作进行探析,就此提出相关采访策略,以期为提高优化民生新闻质量,促进基层电视媒体发展提供可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燕军 《报刊之友》2014,(2):111-111,125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就是真实客观。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作为与百姓直接接触的新闻采访,要真实的反映人民生活,客观的传达群众心声,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的好新闻。目前新闻采访中客观性缺失严重,本文就此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分析了新闻采访客观性的必要性,并着重分析了保持新闻采访客观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闻报道的前提和新闻报道的基础,采访是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采访的新闻作品其质量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要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特别是新闻电视作品的质量,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本文将根据电视新闻的特点,具体探讨这些新闻电视的采访技巧,希望对新闻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张宝坤 《报刊之友》2014,(2):109-110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真实性是新闻采访报道的最高原则,它是新闻采访报道的生命。如何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最重要的就是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要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新闻的采访报道对民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成为新闻采访报道的主流。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本文将对新闻采访的客观性进行分析,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着重探讨如何加强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方汉林  张辉 《新闻前哨》2001,(11):29-29
要使电视画面语言成为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构图、布光、镜头运用、画面组接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要了解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当今世界瞬息万变,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主要是在最短时间和最快速度获取新闻信息,了解事件真相。因此,要求记者有扎实的基本功,记者所采制的新闻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观众易于接受。其次。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来说话。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真实并不等于拍出来的画面就一定真实。这就要求记者在拍摄中把握好摄影技巧的同时,必须摒弃导演、摆布的拍摄手…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各种传媒方式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视媒体也不得不对传统的报道新闻模式加以变革,而电视播音员参与新闻采访正是充分发挥电视优势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将首先介绍电视播音员参与新闻采访的必要性,进而对其如何参与新闻采访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新闻知识》2001,(12):38-39
(接上期) [7]新闻采访的提问 提问可以说是新闻采访的核心,怎么强调它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新闻采访的生命力和迷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精彩,电视采访尤其如此.对新闻采访提问的研究就可以出一本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经济的信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人们获取经济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电视的经济新闻,所以,提高电视经济新闻的质量水平就已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电视经济新闻的采访与制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崔峰 《视听界》2000,(3):29-30
“模糊概念”一直是困扰新闻自身发展,影响新闻求真、求新、求深的一大障碍。就我国的电视新闻而言,如果说,早期的电视新闻生产还因对电视认知的局限和技术手段的落后,存在着对新闻把握上的程式和误区。那么,在电视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时代新闻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备,多媒体、数字、卫星等电视技术手段的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民生新闻在增强地方媒体贴近性、扩大影响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主要由现场同期声、采访、图像、文稿组成,而很多新闻内容都是在新闻现场的一次性采集中获得,所以采访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因此,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过程中,需要记者做好充足的准备,注重采访原则与技巧,保持明确采访思路,如此方能让民生新闻真正成为百姓的"扬声器"。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新闻基于其平民视角,报道的是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与时政新闻相比,其观众的亲近感更强,体现了信息的普遍性,因而在电视媒体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新闻类节目。如湖南卫视的《晚间》、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等,都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成熟社会新闻的个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下面就个人一线工作的亲身感受,浅议电视类社会新闻采访方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范威 《记者摇篮》2004,(8):23-23
观众是电视新闻的主人。观众喜欢电视社会新闻是因为社会新闻不仅反映、引导舆论,倡导文明,他还揭露社会生活、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拉近电视和观众的距离。所以社会新闻报道的应该是人们最关心最想了解的那部分内容。例如去年沈阳刚开过公交车IC卡收费听证会的那个周六。在社区搞面对面活动时.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新的传媒,随着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如今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与此同时,网络新闻的采访、写作和编辑也成了新闻业务中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网  相似文献   

18.
蔡迎东 《记者摇篮》2004,(10):38-38
所谓电话采访,就是记者或编辑在办公室或其他场合通过电话与采访对象取得联系,向采访对象调查了解某一新闻事实的过程。近年来,电话采访在广播新闻的同期声采录和电视的画面处理中得到较多应用。可以说,电话采访已成为通讯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种采访手段。但从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新闻采访和编辑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环节。在广播、手机、电视等传媒工具普遍应用的情况下,社会大众对新闻素材的及时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越来越强调新闻的现场性。在新闻行业的竞争中,主要就是新闻从业人员能力的竞争,要求其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职业操守与道德品质,加强新闻工作的全部展开。本文主要对新闻采访和后期编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闻按照内容和性质等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但是无论何种新闻,其最根本特点就是新闻信息和报道的客观性,对于民生新闻来说,它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确保了民生新闻的客观性,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赢得更多的受重群体。文章简单论述了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对新闻客观性把握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等,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论述和介绍,进一步规范电视民生新闻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