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趣的争论     
下课了,孩子们围着“司马光救小朋友”的图片,还在议论着、争论着。陈燧说:“其实,司马光不砸破水缸也能救出小朋友,只要去找一根竹竿,放到缸里,叫这个小朋友拉着竹竿爬上来。”曾伟说:“只要找一根大绳,一头叫缸里的小朋友拿着,另一头司马光和小朋友们象拔河比赛一样用力拉,就拉出来了。”沈健说:“到哪里去找竹竿和绳呀?”曾伟说:“家里去找呀!”任羽小朋友马上说:“不行!不行!到家里找竹竿和绳,缸里的小朋友早就淹死了!”一  相似文献   

2.
午饭后,岚岚小朋友趴在窗上往外看。突然,他高兴地喊:“啊,玻璃上能画画呀!”原来,他的手指无意间滑过玻璃,在上面留下了痕迹,极像一条小蛇。共他小朋友被他吸引了过去,兴高采烈地画了起来,在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中,我们不失时机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玻璃上是什么呀?”明明小朋友说: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  相似文献   

4.
张燕  张静 《山东教育》2008,(7):77-77
“老师,我们为什么不捐款呀?”“老师,我们也‘罚款’吧,四川地震了,很多小朋友没有吃的,也不能上幼儿园了,我们给他们点钱吧。”……今天一入园,孩子们就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要求着。  相似文献   

5.
主持: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地球上已经有60亿人口了吗?你听说过“人口爆炸”这个词吗?“假如有一天,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你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似乎带了点科幻的意味,或许你也会和大多数小朋友一样,不假思索地说:“找爸爸妈妈。”而我们的问题是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所有所有的人都不见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吕赟 《天津教育》2007,(10):31-31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次采访一名小朋友:“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行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相似文献   

7.
在泥工课上,我教小朋友用橡皮泥捏“糖果”,我先出示“糖果”让小朋友观察,看着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糖果”,小朋友馋得直咂嘴巴,不由得撅起鼻子嗅嗅“糖果”诱人的气味,含着口水说:“哇,好香、好甜呀!”我说:“我们一起捏香甜的‘糖果’吧!”小朋友都在精心制作“糖果”,不一会儿,粒粒逼真的“糖果”做成了。我们将“糖果”摆在桌面上欣赏起来,望着色形味俱佳的“糖果”,小朋友眉飞色舞地议论着,好像在参加糖果展销会。这时我看见滨滨小朋友好像嚼着什么,我说:“滨滨你吃什么?”他忙将嘴巴捂起来,我跑过去一看,原来他…  相似文献   

8.
曾经在《读者文摘》上看过这么一篇文章: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  相似文献   

9.
秋天的落叶     
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过,小树叶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像翩翩起舞的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小树叶慢慢地飘呀,飘呀,飘到了一块草地上,它惊喜地发现有成千上万个小伙伴在向自己招手。它高兴地“蹦”了过去,躺下来和伙伴们做着游戏。我轻轻地踩上去,啊!真柔软,好似踩在黄地毯上一样。小树叶还不时地发出噼里啪啦的摩擦声音,像在开树叶演唱会,歌唱着它们生命的履历——小鸟在它们头上筑巢,蚂蚁在它们底下安家,多少生灵都感受到它们的温暖与凉爽……小朋友们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在“黄地毯”上做着有趣的事。你瞧,那边的小朋友拿着画…  相似文献   

10.
晏红 《家教指南》2006,(11):20-21
孩子制造了出人意料的“儿戏”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相似文献   

11.
听的艺术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个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出去。”  相似文献   

12.
当有人间:“鸟有什么本领?”小朋友一定会很快地回答:“鸟会飞呀!”假若再问:“是不是所有的鸟都会飞呢?”小朋友也许仍会肯定地回答:“那当然啦!”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鸟都会飞的。比如,生活在南极的企鹅就不会飞,它被称为鸟中的胖子,由于企鹅有大半的时间在海里游泳,为了适应环境,企鹅的翅膀就逐渐演变成像船桨一样的前肢,慢慢地就失去了在空中飞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爱哭的贝贝     
贝贝一上幼儿园 ,就闭着眼睛使劲哭 ,从3岁哭到4岁 ,从小班哭到中班 ,眼睛也哭红了。贝贝第一天上中班。老师摸着贝贝的头说 :“贝贝早!贝贝好!”小朋友拉着贝贝的手说 :“贝贝 ,我们到草地上去玩吧。”可贝贝呢?他不理不睬 ,紧闭着双眼 ,只顾哭喊着妈妈。眼泪流呀流 ,流湿了衣服 ;眼泪流呀流 ,很快流成了一条河 ,河水越来越大 ,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响声。贝贝还在不停地哭。“是谁像我一样爱哭?”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来。贝贝有点纳闷 ,他睁开眼睛一看 ,天哪!一头长得很丑、浑身鳞片的家伙从水里爬到了岸上 ,坐在贝贝身边 ,“哗哗哗…  相似文献   

14.
飞机帽子     
小平的爸爸给小平买了一顶新帽子,这是一顶飞机帽子,蓝白两色的帽子上有一架凌空飞翔的飞机,好威风。小平戴着飞机帽子刚刚走进幼儿园,小明就跑了过来,羡慕地看着帽子说:“呀,真漂亮。”小平得意地说:“这叫飞机帽子,你有吗?”小明说:“能让我戴一次吗?”“不能。”小平回(?)得十分干脆。小花抱着个小皮球走了过来,“小平,让我戴一戴你的帽子吧?”“不给。”小平摇摇头跑开了。小平不想让其他小朋友戴飞机帽子,就一个人悄悄来到墙角的大树下,拿着帽子像甩纸飞机一样甩着玩。“呼”帽子飞得老高老高,像真的飞机在天上飞,引来了许多小朋友在旁边看。飞机帽子飞呀飞呀,一下子卡在了高高的树枝  相似文献   

15.
这一节课学的内容是练习上的读读背背: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按照课前的预设,我一步一步地引导着:“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小手林立,告诉我:“这个小朋友在用力压弹簧,看谁最强.”“是呀,你们想知道谁最强吗?读读这首儿歌吧!”大家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个别读、分工读、齐读,不一会儿,孩子们都把两句话读熟了.  相似文献   

16.
我以前上体育课,总是这样三个环节:开始部分,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上进行队列练习。接下去就是让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学做动作,大部分幼儿站在旁边等着,个别调皮的幼儿就“自管自”了。最后总是分两组游戏,小朋友是看人家做游戏多,自己做游戏机会少。所以,每当听到是上体育课时,小朋友会皱起眉头,有的还会说:“又是体育课!”这个学期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以体育游戏形式为主上体育课。如上“挥臂投准”课,一开始让  相似文献   

17.
老师象妈妈     
“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画画,老师多么辛苦呀!”“老师象妈妈那样爱我们,我们要谢谢老师!”“我到了小学,一定好好学习,戴上红领巾,回来看老师。”……这是上海市闸北区安庆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在离园欢送会上说的话。听着这一句句发自内心的真挚言语,看着这一个个可爱的孩子,班主任陈佩民老师的眼里满含着热泪。  相似文献   

18.
苹果的故事     
年轻的女老师在给小朋友们上课。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苹果,和蔼地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呀?”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屁股!”老师生气了,哭着去找校长,说学生侮辱人。校长气愤地跑到教室,指着小朋友们批评:“这么小就侮辱老师!”说到这儿,一回头看到黑板,更加气愤了,大声说:“竟然还有人在黑板上画了屁股!”苹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始了。科科、轩轩几个小朋友在兴高采烈地拍着球,看他们那么起劲,许多小朋友纷纷拿球拍起来。可是僧多粥少,球不够!“老师,我没有球。”“老师,他抢我的球!”一大堆小朋友嘟着嘴、一脸阴云地聚到张老师面前。张老师想了想建议道:“抢球也蛮好玩,你们就一起抢球玩吧。”那些本想将球据为已有的小朋友一听,也十分赞同:“来呀,来呀,来抢我的球。”一边说着,一边拍着球跑了起来。没拿到球的小朋友也欢快地一窝蜂围了上去,追跑开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通过改革美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来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几项活动:小班下元宵为了使小班幼儿能画出较富感性的图画,我们采用了将操作与绘画结合的方法,选择了下元宵这一课题。活动是这样进行的;在每个小朋友面前放着一盘粳米面团,老师说:“小朋友,你们吃过元宵吗?元宵是什么样子的?……”通过一连串启发式的提问后,小朋友动手做元宵了,他们愉快地揉呀,搓呀,盘子里的元宵一个、二个、三个地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