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语文阅读课 (学生每周用 100分钟的时间在“语文学习室”阅读各类图书报刊 )。在鼓励学生积极读书的同时,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写 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亦称之为“随笔作文” )。也许因为是随笔,也许因为没有烦琐的写作框框的限制,绝大部分学生的随笔作文文笔生动,内容丰富。对随笔作文,我不作精批细改,但对任何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我都要视其内容、表达、书写等写下认真的批语。这些批语,有的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有的洋洋洒洒,一吐为快;但无一不是情随文生,情溢于墨。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的许多批语竟在学生中…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新学生,想让学生养成多读多写的学习习惯,便布置他们每周写一篇随笔。第一周收上来一看,愕然!很多学生竟无从下手,不知所云。一是不知“随笔”为何物.不知该怎样写;二是写惯了命题作文,一下子自由作文不知该写什么。有学越口是说:“还是写命题作文好,至少知道写什么.而现在成了无头的苍蝇,不知从哪儿写起……”  相似文献   

3.
新学期,新学生,想让学生养成多读多写的学习习惯,便布置他们每周写一篇随笔。第一周收上来一看,愕然!很多学生竟无从下手,不知所云。一是不知“随笔”为何物.不知该怎样写;二是写惯了命题作文,一下子自由作文不知该写什么。有学越口是说:“还是写命题作文好,至少知道写什么.而现在成了无头的苍蝇,不知从哪儿写起……”  相似文献   

4.
康靖贤 《现代语文》2009,(5):142-143
据新华社2004年2月11日讯,一篇600字左右的学生作文,其中用了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整篇文章都是十分简单的词语,毫无文采可言。笔者对中学生语言贫乏程度也做了相关调查。1.从500名初三学生中随机选了30名,对这30名学生的338篇作文运用雅词情况做了详细分析。每篇作文运用雅词约10个。2.给足够的时间,让180名学生写出所能想到的所有成语或四字词语。有54人写不到100个。3.从人教版第一册到第五册课文中,选出含有1000个雅词的800句话,以按拼音填空的形式,填写那1000个雅词。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一篇文童曾经说过这样一个事实:一篇5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其中使用了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闷死了”……整篇文章毫无文采可言,语言严重地“沙漠化”。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心: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总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总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总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语文新课标后附了“优秀诗文”和“课外读物”的篇目,使学生阅读有了明确的方向。—高兴!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坊间”早就流行过此语——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三星级普通高中,根据这些年的教学观察来判断.“三怕”中。学生最怕的是写作文,而且此境况不仅没改观,反而愈演愈烈,甚至个别班级的个别学生有“罢写”的倾向。大多数学生即使能挤出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也是材料枯燥,无病呻吟,生搬硬套,语病成篇,不伦不类,让阅读者批阅此等面目可憎的文章,真是无比痛苦。  相似文献   

8.
方韵磊 《现代教学》2008,(1):132-133
三年前,一位外区调来的教师带来了他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积累素材和训练作文的一个新做法——“百页本”。每天要求学生或抄文章或写文章:每周抄一篇自己喜爱的文章,写一篇对他人文章的评论或读后感,再写一篇随笔或是写教师命了题的作文。一定要完成一天500字的书写量,而且必须写在500格每页的文稿纸上,  相似文献   

9.
一单篇类模拟检测(1~25)1.题目:求索要求:深入分析题目,写出具有新意、深意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以《真诚》为题,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以《说“走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4.题目:责任要求:(1)不要写成诗歌;(2)700字左右。5.题目:突破要求:(1)不要写成诗歌;(2)700字左右。6.任选一题,写一篇200~300字的抒情短文。要求:注意整句与散句相结合。A.路B.根7.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A.机遇B.命运C.挫折8.题目:老妇人的自述──据叶圣陶…  相似文献   

10.
《辽宁教育》2009,(4):F0002-F0002
大连高新园区凌水小学坐落于高新技术园区。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学生1600余名。近年来,该校在“以行立人。以学立智”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打造快乐读写特色学校.引导学生读有字之书,书写生活感悟:读无字之书.谱写快乐人生:在读中品味快乐,在做中体验快乐,在写中抒发快乐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时空的“三全”快乐读写工程,形成了快乐读写两大策略体系。在快乐读写特色的创建中.该校师生收获着快乐的成果:100余篇学生作文在国家级出版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11.
向守万 《教育文汇》2011,(10):31-31
一次复查试卷时,我被六年级的一篇作文吸引住了。这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同学们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下面是一位学生《我想娶她做媳妇》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龙口市实验小学以新课改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构建了“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主题就是“三个发展”,即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此,他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就是他们采取的措施之一。两年多来,龙口市实验小学的每位教师每周写1篇教育随笔,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使教育思想、观念得到提炼和升华。截至目前,老师们已写出教育随笔3500余篇,约计240万字。他们还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选取本周优秀的随笔当众宣讲,促进了这项工作常抓常新。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加入到撰写教育随笔的行列里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查每位教师写的“周随笔”,我认真阅读那一篇篇“从课堂中来到学生中去”的透着师生心灵对话情韵的随笔内容,我已被深深地打动了,我变成了一个忠实的读,一个虚心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龙口市实验小学以新课改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构建了“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主题就是“三个发展”,即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此,他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就是他们采取的措施之一。两年多来,龙口市实验小学的每位教师每周写1篇教育随笔,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使教育思想、观念得到提炼和升华。截至目前,老师们已写出教育随笔3500余篇,约计240万字。他们还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选取本周优秀的随笔当众宣讲,促进了这项工作常抓常新。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加入到撰写教育随笔的行列里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龙口市实验小学以新课改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构建了“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主题就是“三个发展”,即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此,他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就是他们采取的措施之一。两年多来,龙口市实验小学的每位教师每周写1篇教育随笔,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使教育思想、观念得到提炼和升华。截至目前,老师们已写出教育随笔3500余篇,约计240万字。他们还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选取本周优秀的随笔当众宣讲,促进了这项工作常抓常新。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加入到撰写教育随笔的行列里来。  相似文献   

16.
作文批语:写作能力与生命培育的双重关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开设语文阅读课的同时,要求学生每周写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亦称之为“随笔作文”)。也许因为是随笔,也许因为没有繁琐的写作框框的限制,绝大部分学生的随笔作文文笔生动,内容丰富。对随笔作文,我不作精批细改,但对任何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我都要视其内容、表达、书写等写下认真的批语。这些批语,有的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有的洋洋洒洒,一吐为快。但无一不是情随文生,情溢于墨。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的许多批语竟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我的批语之后,竟然又写下丰富多彩的“续批”。许多学生反映:发下作文之后,他们…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写一篇与“水”有关的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19.
【真题再现】 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从“记住这一天”到“我眼中的色彩”.从“在学海中游泳”到“黑板上的记忆”。上海市的中考作文题,一直让人感到清新而精巧。  相似文献   

20.
《恰到好处》这篇短文.写于1962年.是杨述针对人们思想中存在的左的倾向而写的一篇思想随笔,在它不足千字的篇幅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的观点,阐述了实事求是的重要原则.说理透辟深刻,针对性强.简洁生动.真可渭短小精悍。文章虽短.却令人难忘,这不仅是因为阐述的道理深刻.更主要是因为它那高超的说理技巧。你也许要问:高超之处在哪里?别急,且听我细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