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专家委员会成员,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佳洱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礼恒院士,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
宋威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244-245,70
分析了国内高速铁路既有接触网改造工程的现状和难点,结合高速铁路既有线接触网的施工实际情况,从减少既有线工作量、缩小停电影响范围、高速铁路过渡工程永临结合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对高速铁路既有线接触网改造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试点工作的重点是控制路基沉降及变形,这与普通路基只需控制基础应力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在实际工程开展过程中,发现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尚且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潜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强化措施进行探究,以期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凭据。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7,(8):11-12
张春林,男,1938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曾参与国家低压电器“八五”至“十五”项目指南制定,是5项国防及重大工程配套产品的主设计。他现任天津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天津市老科协科技咨询委员会主任、天津市技术市场协会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5.
某高速铁路经过的大部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沉降问题,但目前国内外还缺乏在区域沉降地区修建高速铁路的经验.通过建立叠加模型来研究区域沉降与工程沉降的对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综合影响,为今后类似地区的高速铁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11,(12):5-5
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1934出生,上海人。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7.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证实,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差。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结合路基沉降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所起的必要作用,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布设方案和技术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详细介绍了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法及技术要点,以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安全运营及延长工程的寿命使用,为在以后路基沉降工程的测量工作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瑷琳 《内江科技》2009,30(2):29-29
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专业是学院为了满足高速铁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而增设的新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探索出“分段培养、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高速铁路建设中,桥涵工程是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为高速列车提供平顺、稳定的桥涵上线路,以确保运营的安全和旅客乘坐的舒适,由于速度大幅提高,高速列车对桥涵结构的动力作用远大于普通铁路桥涵。因此对高速铁路桥涵沉降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高精度。在线下工程沉降监测之前对各施工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和实测方法,充分做到事先控制。该文结合津秦客专桥涵工程沉降观测的情况,阐述了沉降观测的要求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铁路施工中,隧道工程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整个隧道工程中,防水技术与质量又是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以下以理论结合武广高速铁路浏阳河隧道的防水施工经验,重点探讨高铁隧道的防水板施工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专家档案赵令勋1934年11月生,福建惠安人。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1958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1958年9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该所研究室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区域开发与国土规划”副主编,中国产业发展规划协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长江研究会委员,深圳科技工业园信息与规划工程咨询中心主任,被聘为亚洲开发银行高级咨询专家和三峡建设委员会移民工程咨询专家等职务。  相似文献   

13.
孟家光,男,1964年生,四川峨眉山市人,西安工程大学教授、博士,中国羊毛衫专家。现任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副院长,纺织工程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GPS—RTK工作原理、测量精度控制和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作者简历:卢良恕,1924年11月3日出生于上海,浙江湖州人。小麦育种、栽培、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1947年1月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农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部党组成员)、中国农学会会长等,是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等。出版主编和专著10余部。曾荣获1998年度“中国工程科技奖”及2001年中国老科协“科技耆英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萍乡北站的松软地基情况,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加固。施工工艺选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质量容易控制及工程造价低廉等特点。既可以满足高速铁路建设的施工进度要求,又可以保证高速铁路的施工质量,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依据某公路工程以高架形式近距离上跨某既有高速铁路路基的工程实例,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公路桥墩基坑开挖、主体施工及公路运营对高速铁路路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公路桥梁对既有铁路路基的影响在安全范围之内,为类似工程的修建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京瑞 《科技风》2011,(5):121-122
我国高速铁路科技攻关研究表明:高速铁路高安全性、高舒适性要求轨道结构在列车荷载长期作用下保持高平顺性,这就要求严格控制路基、桥涵和隧道工程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沉降变形观测、评估是无砟轨道铺设过程控制中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高速铁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国家对于社会的铁路工程建设也投入了很大的成本和精力,对于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和测量模式的要求也在随着我们的社会科学进步的发展而越来越提高,高速铁路的工程测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于铁路的测量准确度的把握和提升,本文就是从高速铁路设计、施工、运营角度论证铁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提出新的铁路工程测量模式,阐述改变目前铁路工程测量流程和方式的优越性和可行性。笔者针对现今社会对于高速铁路的日益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做了一个系统的陈述,同时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借此能够使得读者更加的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从而保证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顺利进行,这也是我们对于铁路工程测量的一个处理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为因应新形势下测量教学培养的新挑战,建立完善适合当前高速铁路迅猛发展的工程测量培养模式,特别是应对新技术出现带来测绘工作在工程现场的新变革,有必要对当前的工程测量教学培养的各个环节做必要的调整.本文从5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当前高速铁路发展新条件下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些可行的做法,力求通过各个环节的完善,提升工程测量教学对各种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