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作文训练中,“积累”的指导尤为重要。“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何来?“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如何扩大和丰富? 第一,生活积累。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如果每一次作文前,都需要组织活动,从活动中获取作文内容,这于小学生作文训练并无多大益处。作文材料的来源,既要注意“丰富生活”,更要注意指导让学生发现并通过记忆记载自己平常“丰富的生活”,才能真正解决文源问题,同时培养“积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作文平时积累与修改的重要性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应重视平时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所以作文教学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要求上有这两方面的表述,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又让学生最头疼。作文训练时,学生或是嘴咬笔杆,或是抓耳挠腮,可谓“苦不堪言”。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的作文还是言之无物。究其根本原因,是写作素材的欠缺,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南宋诗人陆游所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明了要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又让学生最头疼。作文训练时,学生或是嘴咬笔杆,或是抓耳挠腮,可谓“苦不堪言”。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的作文还是言之无物。究其根本原因,是写作素材的欠缺,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南宋诗人陆游所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明了要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学作文教学比较重视写作运思的训练,强调拓宽思路,提倡“多角度构思”、“快速构思”等等。比较起来,对写作材料的积累的训练,常常不被重视。不重视材料的积累,想提高作文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积累特别是读书积累在学生作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臧迎春 《教师》2011,(31):66-67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同样的道理,学好作文,不能只在课堂上局限于作文的小圈子里腾挪翻滚。即使有进步,也大多只是使学生学会了技巧的运用和辞藻的堆砌罢了。那样的作文是没有真情实感的。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不能在课堂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为作文服务呢?当然不是,它须与我们的阅读课紧密结合,由此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是一个细火慢熏的过程,绝不是集中十几节指导课强化训练所能达到的。以下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要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来源必须通过阅读积累语言,通过观察积累生活,通过单项训练积累技巧。要克服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靠教师的多方“激励”。用“积累”与“激励”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习作,必将会使作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智力操作活动,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不仅需要积累材料——内容,也需要积累技巧——构词成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学生作文的能力来自于学习训练,来自于不断的积累,片断作文就是一种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形式.它是句子训练的继续,是成篇作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积累素材、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练就扎实作文功底等是中考作文得高分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0.
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句诗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意义。写作文是一个由积累到表达的过程,亦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积累在作文训练中非常重要。那么,积累什么,怎样积累呢?在长期的作文教学研究和实践中,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快速作文”应当建立在长期,有意识的训练的基础上的,它要求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和重视作文书写效率的训练,从而“多、快、好、整”地达到快速完成作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 ,而不是单纯传授作文知识。作文知识可以教会 ,作文能力不是教会的 ,而是教师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的。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 ,应建立在引导学生综合积累的基础上。所谓综合积累 ,是积累习作素材 ,积累语言 ,积累写作方法 ,积累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一、怎样训练学生进行综合积累?积累是有意识、自觉地捕捉 ,没有教师的训练 ,就没有学生积累习惯的形成 ,因此综合积累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训练学生进行的。那么 ,究竟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积累呢?(一)积累素材。1 在生活中积累。教师要经常…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功夫在诗外”。本文拟从思维训练、素材积累、观察能力、口语训练等角度来说说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功夫在诗外”。本文拟从思维训练、素材积累、观察能力、口语训练等角度来说说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作文往往三言两语没了下文或者照搬例文一抄了之,写作水平不见提高。究其原因是教师作前指导心中无数,不了解学生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一味强调“发挥想象力”结果是空中殊不知想象力也是建立在“实际”之上的楼阁。作文没有语言的积累,没有生活的积累就等于“无米之炊”。因此,指导学生作文,就必须先让学生写贴近生活实际的东西,训练他们的笔述能力。为了不使学生无米下锅,平时在语文教学时我特别注意如下两点: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对作文教学的“难因”和作文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其中,对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立足生活,训练学生作文能力;拓宽学生写作渠道;改革作文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探讨,不仅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杨远猛 《成才之路》2009,(18):86-87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观察作文,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整体优势,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很难做到要言不繁,往往藏头掖尾,词不达意,需听者细加琢磨才能明白其意,这是“说”。至于“写”,作文真正“句子通顺”的不多,不少写得疙疙瘩瘩。而“句子通顺”是小学生作文训练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学生说写能力低,笔者认为与其语感能力有关。“感受→理解→运用”是语感发展的规律。语感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它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目前部分教师对语感训练只注意了“理解”和“积累”,让学生多读、多背,而忽视了“运用”。更有不少教师误以为语感训练只限于书面语言。其实,所谓“语文”,…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毛病:学生往往将作文抄上作文本后就万事大吉。教师批改后发给学生,可学生常常只看看分数,不看批改,或者看而不思,思而不明,一次作文训练就这样草草收场。这影响了作文训练落到实处,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每次作文训练,我尝试要求学生作后———小组批改———誊正———老师批改———学生再改的训练程序进行训练。现谈谈小组批改的体会。小组批改的好处是:1人们常常看自己的文章发现不了毛病,而读别人的文章能指出许多…  相似文献   

20.
作文的教与学常使师生感到棘手,一是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凑效,二是还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这几年我对初中作文教学进行了“三练两环节”的探索。“三练”:一是联系生活实际训练,二是格的训练,三是序列训练;“两环节”是指作文指导和评改的环节。现就一些做法和体会谈点肤浅的见解。一、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初中作文以小学阶段字词的积累和理解,简单的记叙和说明的教学为基础。初中三年要来个质的飞跃,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训练。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